張敏
【摘要】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學需要教師和教師之間建立聯系,通過建立聯系反饋學生的學習習慣,為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奠定基礎,尤其是小學數學和班主任工作之間更要加強聯系和合作,因為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而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所以想要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需要班主任和數學教師之間建立合作和聯系。
【關鍵詞】小學數學;班主任;整合策略
一、明確班主任和數學教師之間的關系
班主任和小學數學教師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比如我們從班主任的角度來考慮,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也是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教師,而數學教師想要開展高效的工作必須也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但是數學教師肩負著多個班級的教學工作,無法對某一個班級內的學生有全面的了解,這個時候數學教師就需要向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為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奠定基礎。通過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班主任和小學數學教師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二、做好對課本知識的拓展延伸
由于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因此班主任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落實好德育教育,加強德育教育工作,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具備洞察班級狀況的能力,結合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和學習表現了解學生的內心,并且深入挖掘教學中具有教育價值和意義的內容,在進行數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中爭取給到學生一定的人生指引,發(fā)揮出班主任育人的功能和價值,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綜合水平,就像在開展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圓》這節(jié)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課本之外關于圓的解讀,比如可以把圓看做一個整體,讓學生能夠去思考我們的家庭、班級、學校、社會就像是一個圓形,每個人都是圓形中的一點,那么我們就應該保持好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找準自己的位置,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能守規(guī)矩,為集體考慮,那么這個圓就無法形成圓,集體也就不復存在了。在這樣的數學課堂中教師成功滲透了德育內容,有效的發(fā)揮出了學生主人翁作用,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可以很好地提升班級的凝聚力。
三、注重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的應用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探究和學習的方式,在把班主任的工作融入到考查范圍之后,學習小組的分配一定要超越以往學生數學成績的限制,教師需要綜合性考慮學生的各個學科成績,而且要能根據學生的其他特點完成小組的劃分,這樣才能讓小組內的學生形成優(yōu)勢互補。在對學生學習小組進行劃分后要能對小組的學習進行有效的引導,加強學生之間的配合,而且要幫助學生樹立主人翁和競爭意識。比如在每一次的考試結束后,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學科分享,幫助有問題的學生獲得進步,促進學生個體學習的提升,提高整個團隊的凝聚力,這樣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提升班級管理的高效性。
四、班主任工作中滲透數學思維
(一)創(chuàng)新數學日記
教學日記記錄了教師的教學過程,同時也蘊含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方式的不足,通過教學日記去總結和完善教學方案可以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的開展,也可以料及而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想動態(tài),對未來開展更加高效的教學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再加上數學原本就是一門和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最終也是為了可以更好的服務我們的生活,所以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思維的限制,在數學教學中也要鼓勵學生記日記和周記,讓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獲得的數學思維去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對生活數據進行思考,進一步解決實際的問題。從而使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日記去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并且培養(yǎng)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學生個體的發(fā)展。比如在開展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數據整理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撰寫數學日記,就某個主題數據進行分析研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yǎng),而且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二)開展數學班會
主題班會活動是班主任管理班級重要的手段和形式。在目前小學教育管理中,教師完全可以將數學思維融入到班會活動中,讓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案例獲得深刻的啟發(fā)。作為數學兼任班主任老師可以在學期中適當的安排組織一些關于數學學科的主題班會活動,讓班會的內容和形式爭取變得更加的廣發(fā),可以通過數據反應學校的一些現象,或者融入數學家的一些經歷,闡述數學成就等等,這樣能夠很好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的獨特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的能力和知識體系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三)引入數學文化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所在,具有著激勵和凝聚的作用。小學生還處在大量的吸收知識的階段,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文化、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進行教學,將數學文化和內涵引入到課堂上,這樣既可以充實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多了解數學故事和名人軼事,這種教學方式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可以組織開展數學比賽或者講座以及構建班集體數學文化,使學生在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可以感受到數學文化,達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整合實現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達到了相輔相成和循環(huán)漸進的教學效果,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奠定了基礎。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和班主任要主動的建立聯系和合作,整合新的教學防范和手法,從而開展更加高效的教學,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春鴻.小學數學教學與班主任工作整合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19,(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