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岳
(東??h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江蘇 東海)
在兒童保健科門診,身材矮小是常見的臨床疾病,其病理機制較為復雜,主要受遺傳、環(huán)境的影響,會造成患兒軟骨發(fā)育不全,從而延遲軟骨內骨化速度,引發(fā)身材矮、身材不成比例或者膝內翻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患兒在后續(xù)成長中即有可能會出現神經系統障礙和肌肉骨骼疾病[1]。因此必須選擇一種科學的治療方案,有效促進患兒成長,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為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需予以相應的干預措施,增進患兒家長對兒童矮身材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患兒及家長的依從性。基于此,本文對矮身材患兒實施不同干預方式對照研究,現將具體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對來本院就診的矮身材患兒進行調查研究,研究時間設定于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間將114例患兒按照隨機分組法分設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有患兒57例。對照組患兒平均年齡為(4.2±2.2)歲,其中包括37例男患兒和20例女患兒。實驗組患兒平均年齡為(4.4±2.6)歲,其中包括39例男患兒和18例女患兒。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等各項資料對比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有進一步分析和對比的價值。納入標準:(1)患兒最大年齡不超過14歲,最小年齡不小于2歲;(2)患兒經一系列相關檢查被確診為矮身材疾病者;(3)本次研究均在患兒及家長同意的前提下進行。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遺傳代謝性疾病者;(2)排除合并顱腦腫瘤者;(3)排除因醫(yī)源性原因形成矮身材疾病者。
給對照組患兒實施一般護理,對患兒及家長講述相關病理知識,根據病情需要予以相應的服務和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具體教育方式如下:(1)健康教育方法內容。①飲食指導。保證患兒每天一個雞蛋,500ml牛奶(不可用酸奶代替,太甜,糖分高),50g瘦肉(牛羊);讓其少吃生長期短的肉類的水產品、豆制品以及高熱量、高鹽分、高糖分的食物,不吃保健品。同時保證患兒每天維生素D400IU;維生素A2500IU;鈣和鋅結合孩子年齡狀況分析。②睡眠指導。睡眠與生長激素分泌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正常兒童會在睡眠45-90min后開始分泌生長激素,若睡眠時間推遲,生長激素的釋放也會延遲,所以醫(yī)護人員需向患兒家長說明睡眠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要求兒童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同時要求患兒每晚10點前入睡(是睡著),至少8h睡眠時間,避免起夜。③運動指導。兒童身高和骨骼發(fā)育與體育運動有著密切聯系,長期運動可使患兒新陳代謝更加旺盛,骨細胞增殖速度更快,管狀骨更長,骨質更加堅實。所以護理人員需告知家長督促患兒進行身體訓練,保證每日運動時間40-60min,可選擇慢跑、踢毽、跳繩、跳舞、籃球或游泳項目,強度以患兒出汗為準(心跳140次/min)。④情緒。與患兒進行情感交流,可每日表揚患兒一次以上,不得打罵患兒,尤其是進餐和睡覺前。⑤身高、體重測量。定期對患兒身高、體重進行測量,每月至少測量一次。(2)人工智能骨齡評價。人工智能骨齡評價結合骨齡自動評價圖文報告開展健康教育,極大的解放醫(yī)護人員時間,從而更多的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長依從性。
觀察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兒童年平均身高增長值。
對健康教育臨床效果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將其納入SPSS27.0統計學軟件,以(±s)表示年平均身高增長值,以(n,%)表示護理滿意度,組間數據分別采用t值和卡方值檢驗,若對比明顯則用P<0.05來表示。
經實驗對比,實驗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有明顯對比P<0.05。詳情見表1。
表1 觀察兩組矮身材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n,%)
對照組患兒年平均身高增長值顯著低于實驗組,數據有明顯差異P<0.05。詳情見表2。
表2 觀察兩組患兒年平均身高增長值(±s)
表2 觀察兩組患兒年平均身高增長值(±s)
組別 例數 年平均身高增長值實驗組 57 5.54±1.38對照組 57 3.92±1.26 T 6.5450 P 0.0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也呈上升趨勢,家長和兒童也對身高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受遺傳、環(huán)境、疾病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兒童存在矮身材癥狀,不僅會影響兒童的正常發(fā)育,還會對其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所以必須采取一種科學的治療和干預手段,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增加患兒生長速率,以達到提高身高的目的[2-3]。
兒童矮身材病理類型大致可分為特發(fā)性矮身材、小于胎齡兒、生長因素缺乏癥等。由于導致兒童矮身材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治療期間需先找到致病原因,再根據病因以及患兒年齡階段對矮身材患兒進行治療[4-5]。目前,臨床多采用相應的干預措施,提高患兒及家長的依從性,以提高預后,促進患兒的發(fā)育成長。健康教育是一種一對一的教育形式,通過與家長及患兒面對面溝通和交流,能夠讓其對疾病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并明確治療大致流程,嚴格遵循醫(yī)囑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兒及家長的配合度,以確保臨床治療的有效性。同時在干預期間,醫(yī)護人員需對患兒情況進行全面評估,了解影響患兒身高的相關因素,強化對患兒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和控制,以確保患兒的安全[6-10]。
本次研究表明,實驗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和年平均身高增長值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將健康教育作為矮身材患兒的干預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患兒及家長的配合度,還能促進患兒成長發(fā)育,改善患兒及家長心里狀況,是一種較為科學的干預方式,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對矮身材患兒實施健康教育,不僅能夠改善患兒及家長負面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還能激發(fā)患兒生長潛能,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