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愛斌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古文教學;方法
小古文,簡而言之就是篇幅較為短小的文言文,在我們每個階段的語文學習當中,都會有對應的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更為深層次的了解我國的古代文化,學習古人的智慧,在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中都非常有意義。所以語文教學工作必須要能夠重視古文教育,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體會到古文的魅力,學習到良好的文言文知識,在良好的教學方法應用下,達到教學目的。
一、培養(yǎng)學生建立古文學習興趣
首先,對于古文的教學,要幫助學生建立古文的學習興趣。因為古文,從語言形式上看,是較為難以理解的,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和趣味情景的構建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有興趣展開古文學習,在教師的指引下,展開進一步的古文學習。
例如:首先,可以從古文的內(nèi)容中來挖掘趣味。如對于五年級下冊《自相矛盾》這篇古文的學習,古文講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在多媒體技術的利用下,可以對應的為學生展示古文所描寫的內(nèi)容,將兩個人的對話以漫畫或是動畫的方式展示出來,既便于學生理解不同的話是誰說的,厘清古文對話內(nèi)容,也可以為古文教學增添樂趣。所以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上是十分有幫助的,教師要能夠在古文教學中加以利用。另外,對于古文的故事內(nèi)容,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講解,可以轉化為我們自己使用的語言,來進行課堂交流與演示。讓同學們能夠以扮演角色的方式來重現(xiàn)古文內(nèi)容,這對于課堂氛圍的構建十分有效。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學習情景下來建立良好的學習興趣,那就可以結合古文來展開更好的學習。
二、以誦讀能力的建立帶動古文學習
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古文的學習來說是非常合適的。古文通常語言精練,富有深厚的韻味,所以要讓學生能夠讀懂古文內(nèi)容,就要進行反復的誦讀,了解古文所體現(xiàn)出來的情感。那么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在不斷閱讀的基礎上來展開積極的誦讀能力培養(yǎng),掌握誦讀方式,在此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的高效學習。
例如:首先,對于古文閱讀,要讀通順,能夠?qū)⒐盼牡淖忠糇x準、斷句準確、讀的順暢,才能將古文的味道讀出來,提升學生對于古文內(nèi)容的理解。其次,就是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語感,能夠在讀熟、讀懂的情況下來將古文內(nèi)容進行充分的吸收與學習。以上步驟都是建立良好誦讀能力的關鍵。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也要帶領學生來學習如何進行古文的誦讀,能夠給予斷句和情感投入上的幫助,掌握古詩文的內(nèi)容,展開細細的解讀。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進一步的誦讀練習。在多媒體技術的利用下,還可以為學生的古文誦讀搜集視頻,展開誦讀學習,展示規(guī)范的誦讀方式。在不斷練習的基礎上,就能夠加深學生對古文的理解,加深記憶,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拓展課外古文的學習,增加知識儲備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流傳下來的文學內(nèi)容也較為豐厚,那么對于古文的教學開展,教師也要能夠?qū)耐卣拐n外古文的補充,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能夠在拓展學習量的基礎上,加深對于古文的喜愛之情,豐富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做好文化的傳承者。
例如:相對來說,雖然學生會接觸一定的古文學習,但是教材中的古文內(nèi)容還是較少的。所以,對于學生來說,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可以進行對應的課外。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營造古文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對應的選取與之相關的古文學習,如在《自相矛盾》的學習中,教師還可以搜集成語古文,《刻舟求劍》《鷸蚌相爭》《守株待兔》等,進行古文的匯總學習,找到其中的共同點,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那么在課下,也可以為學生選取一些合適的古文閱讀內(nèi)容,如《趣味小古文100篇》等,學生也可以自己搜集感興趣的古文來進行閱讀學習。讓學生結合優(yōu)秀的古文展開語文學習,不僅是拓寬學生閱讀量,增加知識儲備的一種方式,同時對應對學生來說,也是做好文化傳承的一種途徑。作為青少年,就要擔負起文化傳承的責任,在對古文的進一步拓展學習中建立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為今后古文的學習做好基礎。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古文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能夠讓學生建立起對古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古文的重要性。然后再展開進一步的教學方法的指引,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學習,建立良好的誦讀能力,拓展學生古文的閱讀量。在此基礎上發(fā)揮古文對于學生成長的滋養(yǎng)作用,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下打好學習基礎,建立良好的文化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李筍.玩轉小古文——小學語文古文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23.
[2]徐贊.趣味引領,風景這邊獨好——試析小學語文課堂中“小古文”的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