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凱,劉其武,張彥泰,陳偉鵬,蒙艷新,龔力路 (高州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高州 525200)
肝功能衰竭主要因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患者代謝紊亂、毒物聚集,無法排放,進而導致患者發(fā)生肝功能衰竭。該疾病在臨床上的死亡率非常高[1]。目前在臨床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血漿置換聯(lián)合雙重血漿分子吸附治療,可以暫時性的代替患者的肝臟功能,利于為肝細胞再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實現良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以6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將對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按照患者住院登記的前后順序對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療的6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分組,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4例。觀察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16~62歲,平均(39±23)歲。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20~64歲,平均年齡為(42±22)歲。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診斷據均符合《肝衰竭診治指南(2012年版)》[2]的診斷標準[3];②患者對此次研究了解,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活動性出血者;②對治療過程中所使用的藥物過敏者;③精神異常者。兩組患者的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血漿置換進行治療,建立靜脈通路、體外循環(huán),采用血液濾過模式,將血液凈化管路與血漿分離器進行連接,對患者進行血漿置換治療,采用5%的白蛋白溶液和新鮮的血漿,其劑量分別為400 ml、1 500 ml~2 500 ml,每次的血漿置換量要控制在2 000~3 000 ml,血漿置換達到1 000 ml時,患者給予常規(guī)外周靜脈滴注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滴注液的劑量要控制在3 g,避免出現低鈣血癥以及各種過敏反應。觀察組采用血漿置換聯(lián)合雙重血漿分子吸附治療,血漿置換的治療方式與對照組相同。應用費森尤斯血液透析機、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HA330-II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及BS330一次性使用血漿膽紅素吸附器等醫(yī)療設備。血漿置換后,將分離出的血漿端與血漿膽紅素吸附器相接,并與血液灌流器進行串聯(lián),實施雙重血漿分子吸附治療,每次的吸附時間要控制在3 h左右,血漿吸附量要控制在5 L左右,根據患者情況對頻率進行調整,1~2次/d即可[4]。另外,還要將血液流速控制在130 ml/min,血漿分離流速控制在26 ml/min上下。
1.3觀察指標:各項指標對比,主要包括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谷氨酰轉肽酶(GGT)、總膽紅素(TBIL)。治療后1天內進行采血,對患者的相關功能指標進行檢測。腎功能、電解質觀察指標: 尿素氮(BUN)、鉀離子(K+)。
2.1兩組各項指標對比: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腎功能、電解質對比:觀察組BUN、K+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肝功能衰竭是常見的一種肝病綜合征,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肝酶學升髙、伴凝血功能障礙等,在血液的循環(huán)過程中聚集了非常多的內源性有毒代謝產物,甚至還會包括一些炎性介質,對患者的肝細胞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肝功能衰竭時,膽紅素屬于一種內源性毒素,在患者的體內會不斷積聚,一旦超過一定量之后就會導致器官功能受損[5]。目前治療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肝治療模式,簡單來講就是以非生物型,即各種血液凈化技術的應用。在非生物型人工肝中主要包括血漿置換、血液透析等,血漿置換時,雖然可以有效清除一些體內的毒素、大分子物質、免疫復合物等,同時還可以補充更多的凝血因子,起到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利于干細胞再生[5-6],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清除水溶性的毒素比較差,在使用大量的異體血漿后就會導致患者發(fā)生過敏反應,影響治療效果。在本研究中,觀察組在單一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采用雙重血漿分子吸附治療,其治療效果非常顯著。觀察組ALT、AST、GGT、TBIL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BUN、K+治療后得到了顯著改善,且明顯低于對照組。由此說明,采用血漿置換聯(lián)合雙重血漿分子吸附治療可以有效彌補單一治療中的不足、降低過敏反應的發(fā)生率[7-8]。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tǒng)可以提高膽紅素的清除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抑制炎性反應,大量清除體內的毒素;同時還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的恢復情況,為肝移植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利于確?;颊叩陌踩訹9]。
表1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例(%)]
表2 兩組腎功能、電解質對比
綜上所述,采用血漿置換與血漿置換聯(lián)合雙重血漿分子吸附治療,易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促進患者病情恢復[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