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王威 王雅寧 曹輝彩 王敏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中常見且高發(fā)的腫瘤之一,其15%的新發(fā)腫瘤率在男性惡性腫瘤中高居第2位,同時也是男性腫瘤相關(guān)死亡第2位的病因[1-2]。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作為前列腺腫瘤標志物的臨床價值得到了公認,但其特異性較差,與PSA相關(guān)的衍生指標——游離PSA(free PSA, fPSA)、PSA同源異構(gòu)體2(isoform[-2] pro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2PSA)、%p2PSA、前列腺健康指數(shù)(prostate health index, PHI)等逐漸得到重視[3-4]。本研究通過對90例低水平總PSA(total PSA, tPSA)患者進行分析,探討PSA相關(guān)指標在PCa疑似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診治的男性患者90例,所有患者直腸指檢均為陰性、血清tPSA為4~10 ng/ml、PSA密度(PSA density, PSAD)≥0.15 ng/ml并進行了前列腺穿刺活檢。根據(jù)前列腺穿刺活檢病理檢查結(jié)果,其中PCa患者48例(PCa組)、前列腺良性病變患者42例(非PCa組),并對PCa組患者進行Gleason評分,Gleason≤6分的PCa患者歸為高分化癌組(30例),Gleason≥7分的PCa患者歸為低分化癌組(18例)。PCa組患者平均年齡(71.73±5.42)歲,平均前列腺體積(48.41±4.36)ml,平均tPSA水平(6.95±1.77)ng/ml;非PCa組患者平均年齡(70.54±6.02)歲,平均前列腺體積(47.79±4.62)ml,平均tPSA水平(6.64±1.81)ng/ml,兩組患者的年齡、前列腺體積、tPSA水平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所有入試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年齡30~80歲;②4 ng/ml 2.PSAD計算:運用經(jīng)直腸多普勒超聲對前列腺左右徑D1、上下徑D2和前后徑D3進行測定,V=D1×D2×D3×0.52即為前列腺體積。計算PSAD=tPSA/V。 3.前列腺穿刺活檢:超聲診斷儀采用西門子Sequoia 512型,探頭為EC10C5,設置頻率為6.0~10.0 mHz,選用配套專用穿刺支架、巴德自動組織活檢槍和18G穿刺針,所有患者均采用5區(qū)13針前列腺穿刺法。 4.Gleason評分與分級:根據(jù)2016 年WHO發(fā)布的PCa分類指南對患者穿刺標本進行評分及分類,依據(jù)Gleason總評分及危險程度將PCa分為5個等級[5]:1級,評分≤6;2級,評分3+4=7;3級,評分4+3=7;4級,評分8(包含3+5、5+3和4+4);5級,評分9分或10分(包含4+5、5+4和5+5)。1級危險度最低;2級危險為低中度,預后良好,轉(zhuǎn)移罕見發(fā)生;3級屬中度危險,預后較2級差;4 級屬中高危險程度,預后較5級稍優(yōu);5級屬高危程度,預后最差。本研究根據(jù)2014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6],將Gleason≤6分者歸為中、高分化癌,Gleason≥7分者歸為低分化癌。 PCa組血清p2PSA水平及%p2PSA、PHI均明顯高于非PCa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Ca組血清fPSA水平與非PCa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指標的比較 ROC曲線結(jié)果:PHI、p2PSA、%p2PSA診斷PCa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別為0.864、0.783、0.708,PHI、p2PSA的AUC明顯高于%p2PSA;當漸進95%可信區(qū)間時,PHI最佳臨界值為28.45,敏感性為83.3%,特異性為83.3%;p2PSA最佳臨界值為15.45,敏感性為77.1%,特異性為76.2%;%p2PSA最佳臨界值為1.235,敏感性為79.2%,特異性為61.9%。見圖1。 圖1 血清指標診斷PCa的ROC曲線 分別調(diào)整PHI、p2PSA、%p2PSA診斷PCa的截點,使3項指標診斷PCa的敏感性都為87.5%,此時各項指標對應的最佳特異性分別為49.0%、42.9%和31.0%,分別減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檢的例數(shù),分別為44、39、28例,可見PHI診斷PCa的臨床價值顯著高于p2PSA和%p2PSA。 Gleason≥7分的低分化組PHI值顯著高于Gleason≤6分的中、高分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分化組與中、高分化組在fPSA、p2PSA、%p2PSA方面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高低分化癌組指標比較 PSA僅由前列腺上皮細胞合成分泌,炎癥或外傷等因素會導致其分泌量顯著增多,雖然具有良好的前列腺器官特異性,但是診斷PCa的特異性卻明顯不足。目前研究認為血清PSA主要由fPSA和與其他蛋白酶結(jié)合的復合PSA組成,而p2PSA則是fPSA組成部分的PSA同源異構(gòu)體被截斷后攜帶2個氨基酸的前導肽,因其在多種同源異構(gòu)體中突出的穩(wěn)定性,所以備受關(guān)注[7-9]。本研究顯示,在直腸指檢陰性、血清tPSA為4~10 ng/ml的患者中,PCa組的p2PSA、%p2PSA、PHI值均明顯高于非PCa組(P<0.05)。 各項指標診斷PCa的ROC曲線顯示,PHI、p2PSA、%p2PSA診斷PCa的AUC分別為0.864、0.783、0.708,診斷效能PHI>p2PSA>%p2PSA;PHI的最佳臨界值為28.45,此時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為83.3%;若分別調(diào)整PHI、p2PSA、%p2PSA診斷PCa的截點,使3項指標的敏感性均為87.5%時,各項指標對應的特異性分別為49.0%、42.9%和31.0%,可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檢。PHI明顯優(yōu)于p2PSA和%p2PSA。由此可見,相比p2PSA、%p2PSA,PHI診斷PCa不僅診斷效能良好,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檢。但本研究中PHI的AUC值高于國內(nèi)有關(guān)報道[10-12],我們考慮其原因為研究對象的差異性,本實驗研究對象的tPSA為4~10 ng/ml,而其他報道的研究對象在tPSA為4~20 ng/ml的人群及部分報道。 目前因為良好的前列腺器官特異性,血清tPSA檢測在PCa篩查中應用廣泛,但tPSA并不具備腫瘤特異性,所以對PCa的惡性程度及治療預后等不能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Gleason評分是目前國內(nèi)外應用最廣泛的PCa組織學分級方法,與PCa的預后具有良好的相關(guān)性——Gleason評分越高,PCa惡性程度則越高,患者預后越差。本研究中雖然PCa組內(nèi)的高分化癌組患者與低分化癌組患者的fPSA、p2PSA、%p2PSA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低分化癌組的PHI顯著高于高分化癌組(P<0.05),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PHI與PCa的惡性程度存在相關(guān)性,對PCa的預后評估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在直腸指檢陰性、血清tPSA為4~10 ng/ml的患者中,相較于目前廣泛應用的血清tPSA、fPSA、p2PSA、%p2PSA檢測,PHI檢測診斷PCa的臨床價值更高,并可對PCa的侵襲性及預后進行評估。三、研究方法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結(jié) 果
一、兩組血清指標的比較
二、各項指標診斷PCa的價值比較
三、各項指標診斷PCa的特異性比較
四、不同分化組指標比較
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