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實驗的學科性、科學性、操作性、規(guī)范性很強。發(fā)揮實驗作用,引導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是當前實現(xiàn)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探究的重要途徑。文章針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就如何利用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了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實驗;初中化學;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35-0074-02
引? 言
實驗教學是基于對理論知識充分掌握的前提下,組織開展的一項探究活動。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讓學生對理論基礎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積極進入課堂學習的原動力,因而化學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積極、自主地投入化學課堂教學中。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問題引導、情境創(chuàng)設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課堂上所講述的化學知識、化學方程式等內容進行論證,然后鼓勵學生參與化學實驗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促使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1]。
(二)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產(chǎn)生興趣的同時,對化學理論知識和問題進行探究、思考和分析。當學生對化學現(xiàn)象產(chǎn)生疑惑時,就會去探尋真相,并在實驗動手過程中獲得答案。另外,在初中化學課堂開展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在探究真相、解決問題的實驗活動中,驗證化學知識?;诖耍處熢陂_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到實驗中,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思維碰撞,進而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三)有助于學生有效結合課內外知識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化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更新。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選擇初中生感興趣的內容,或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資料,組織學生開展化學實驗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將課內化學知識與課外生活常識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參與課堂上的化學實驗后,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實驗探究,不斷提升自主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2]。
二、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化學實驗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觀察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和了解科學的發(fā)現(xiàn)過程。當學生在實驗中領悟到化學的魅力后,就會對化學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3]。
例如,在開展“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演示一遍實驗操作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看到試管口有水滴出現(xiàn),而且藍色晶體逐漸變?yōu)榘咨勰4藭r,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學生對這種神奇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心,然后帶著問題去進行實驗,并結合課本理論知識提出結論:晶體中含有結晶水,加熱后水被蒸發(fā)掉,由五水硫酸銅變成了無水硫酸銅,因此藍色晶體變成白色粉末,由此得出化學方程式CuSO4·5H2OCuSO4+5H2O。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化學的神奇,激發(fā)對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二)利用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
化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此,教師可將生活案例引入化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例如,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教材中的“常見的酸和堿”一課,介紹了酸和堿的化學特性。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酸(如白醋、檸檬汁)、堿(如肥皂、洗衣粉)等與生活貼近的元素,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物質會有酸味、堿味。學生雖然對這個問題很陌生,但有很強烈的探究欲望。教師通過示范“將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加熱”的實驗,讓學生觀察反應現(xiàn)象,透過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即鐵銹會逐漸溶解,溶液呈現(xiàn)黃色,并且有氣體生成。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進行觀察、思考,能夠逐步加深對酸堿化學知識的理解,并提升實驗技能。
(三)利用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的能力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認識到,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如果沒有實踐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不會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的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對實驗教學進行統(tǒng)籌安排,加強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學生只有通過動手去實踐、動腦去思考,才能對化學知識有更全面的理解[4]。
例如,在學習“金屬鈉”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親自進行實驗,并預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實驗結束后對自己所見所思進行總結,并提出疑問,如鈉為什么遇到氯氣后會劇烈燃燒并生成白色固體?所產(chǎn)生的白色固體是什么物質?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并得出相關結論,如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同時也要擴大學生的化學知識面,告訴學生:金屬鈉的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少量金屬鈉著火時可以用沙子蓋滅,讓學生明白隔絕氧氣的滅火原理。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還能發(fā)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四)利用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創(chuàng)新能力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化學實驗的開展并不局限于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驗活動,選取日常用品進行實驗。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自然的水”時,教師在組織學生完成水的凈化過濾的實驗后,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相關材料制作簡易的凈水器,讓學生在課外實驗過程中提升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初中化學實驗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催化劑”
(一)利用實驗來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教師通過演示實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真實的情境,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不斷去求知、去探索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實驗的操作、探究中,進而進一步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二)利用實驗來論證化學理論概念,吸引更多學生參與
化學是一門理科類課程,一些基本理論概念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利用化學實驗開展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深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當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了充足的認識后,就會對理論知識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這個理論是成立的?我們應該如何通過實驗去驗證理論?學生在實際的動手實驗過程中,能夠對理論知識形成更具體、系統(tǒng)的認識,積極參與到化學實驗探究中,拉近與化學學科的距離,從而體驗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結? 語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實施實驗探究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以新的視角開展實驗教學,創(chuàng)設真實的實驗情境,讓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理論與概念,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進而發(fā)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孫瓊.如何讓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J].文理導航,2020(05):61,63.
[2]鐘曉英.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策略[J].學苑教育,2020(01):86-87.
[3]王慧.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思維培養(yǎng)方法[J].考試周刊,2021(83):118-120.
[4]吳秀峰.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優(yōu)化策略[J].甘肅教育,2021(19):47-49.
作者簡介:白小敏(1977.2-),女,吉林洮南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榮獲南京市溧水區(qū)“化學學科帶頭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