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摘 要:高中勞動課程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定領域之一,兩者之間既有關系,也有區(qū)別。要促成勞動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需要基于勞動技術教育整合多種資源,推動勞動課程向綜合實踐活動課轉化。同時,要借助綜合實踐課教學理念,構建融合了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新的教育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拓展學生實踐活動學習領域。本文就高中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實施策略進行探究,以期對提高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水平有所增益。
關鍵詞:高中勞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融合策略
在開展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應該推動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通過知識和經(jīng)驗的相互結合,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1]。
一、高中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系
綜合實踐活動涵蓋了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技教育四大領域的內容。勞動課程則是綜合實踐活動特定的學習領域,有著重要的育人價值和教學功能,勞動課程可以獨立存在,同時又與其他學科課堂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于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
高中勞動課程有其教育內容、教學目標和教育標準,需要教師在勞動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意識和勞動觀念,并掌握正確的勞動工具使用技能,具備良好的技術意識和技術操作實踐技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中通過逐步積累而構建形成的課程,且在實踐活動中會不斷充實新的目標與主題,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涵、形態(tài)得到不斷豐富和完善。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設計和實施,能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行鍛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探究問題的能力。目前很多高中都在不斷提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關注程度,也會有專門的學科教師給予學生很好的學習和活動指導。積極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高中的實施,尤其是給予學生相對充分的探究空間,這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綜合實踐課程的趣味性,還能培養(yǎng)其思維素養(yǎng)、提升其分析問題與解決的能力。
二、高中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實施策略
相比于其他學科,高中勞動課程教育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與功能。課程教學重視對學生勞動技能意識的培養(yǎng),并通過勞動課堂教育和實踐,提高學生對于勞動意義及內涵的認知,注重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使學生充分了解了各行業(yè)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勞動品質,并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與人生選擇形成理性的認識,使學生得以認識到更寬廣的知識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境界。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使得高中勞動課程由原有的獨立設置的課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固定學習領域,使課程在形態(tài)上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需要教師思考如何將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有效整合,發(fā)揮傳統(tǒng)勞動課程的知識、技能方面的體系優(yōu)勢,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勞動課程教育內容。同時,要根據(jù)國家教育相關規(guī)定,落實勞動教育的目標,并基于勞動技術教育,充分整合學科在以往教學中所形成的豐富課程資源、教學設備以及師資力量,展開教學實踐活動,以使勞動教育主體性、學科性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在整合過程中,教師要借助研究性學習模式,通過發(fā)揮和運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對其他學科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其參與和提出決策的能動性,結合實際情況對綜合實踐課程進行選擇性教學,實現(xiàn)勞動課程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轉化。同時,要建立并借助社會實踐活動基地,整合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理念,構建新的勞動課程教育內容、方法,并充分體現(xiàn)其綜合性以及開放性的特點,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和充實新的社會實踐綜合課程內容,使這一學習領域得到不斷擴展和成就。
(一)由勞動課程轉變?yōu)榫C合實踐活動課程
新課改背景下,要促進高中勞動課程與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要以從如下方面展開:一是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自我見解的機會,以及實踐活動中增長技能,獲取成功。二是重視學生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深入體驗生活,并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經(jīng)驗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引導學生深入感知和體驗自我、社會以及自然之間的關系,并形成整體認知,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追求自我的提升以及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二)借綜合實踐活動呈現(xiàn)勞動課程教學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直接經(jīng)驗運用的課程教學,其通過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經(jīng)驗指導學生進行知識技能的合理利用,這種實踐活動課程對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將學生的生活體驗與學習樂趣緊密聯(lián)合,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突破[2]。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其重要的特點就是要關注體驗,關注實踐。在高中勞動課堂教學中,包含有很多教學方法,不過,教師最常用的是實踐操作法。就是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多動手,多用腦,并將自己的思考體現(xiàn)到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在掌握勞動技能中,體現(xiàn)在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態(tài)度中。此外,勞動課程還包括校內實踐、社會實踐以及家庭實踐等多種形式,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經(jīng)驗和實踐能力。
在高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對于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教師要關注跨學科融合,在實踐中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和知識應用。選擇課題要注意選擇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關聯(lián)的課題,包括語文、化學以及生物等相關的課題,這樣學生可以根據(jù)興趣展開研究并實現(xiàn)多學科知識的有效整合。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勞動課程與多學科知識整合的過程中,多與其他學科教師展開討論和請教,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整合”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鍵特征,"整合"取向的價值追求有助于實現(xiàn)學科之間的融合,突破單一學科的分科課程模式,讓學生走進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實現(xiàn)與學生經(jīng)驗的溝通,體現(xiàn)生本立場[3]。高中勞動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需要基于勞動技術教育整合多種資源,推動勞動課程向綜合實踐活動課轉化。同時,要注重建立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借助綜合實踐課教學理念,構建融合了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新的教育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拓展學生實踐活動學習領域。
參考文獻:
[1]馬春暉.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xiàn)狀與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20(24).
[2]孫杰飛.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探究[J].考試周刊2019(39).
[3]潘洪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取向及其實施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