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是充滿競爭性的一個時代,飛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逐漸增長的失業(yè)率、人均教育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無一不在說明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教育也需要創(chuàng)新,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事業(yè)關乎著民族復興與國家發(fā)展,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的教育道路于人民而言實屬關鍵。如今,在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創(chuàng)新教育脫穎而出,自提出之時就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與支持。文章將重點闡述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并提出一些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教學模式
一、 引言
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中國倡導實行素質教育,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比起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本身,小學教育作為實行素質教育的基礎階段,理應將教育的主體放在學生身上,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在中國的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也一度成為眾多學生的噩夢。小學數學是學生日后所有數學課程的開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需要用好小學數學這塊敲門磚,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數學課堂實行創(chuàng)新教育在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
二、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教學觀念落后,缺乏創(chuàng)新
與西方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不同,中國的課堂氛圍一般比較嚴肅、認真,并且課堂主要圍繞教師展開,大多數情況下都屬于“一言堂”“滿堂灌”。由于長期受到這種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弊端正在逐漸展現,其中教學觀念落后在當今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很嚴重的教育問題。部分教師不愿創(chuàng)新,墨守成規(guī),依舊選擇老舊的填鴨式、題海式教學,絲毫不顧學生的接受程度。現階段的教學觀念已經不再與時代發(fā)展相匹配,影響了教學質量,這也是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沒有教學目標或者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都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小學教師在處理教學內容時一定要十分慎重,注意突出重點。教師如果無法做好預設的教學目標,容易造成課堂教學出現無序性,并且教學目標具有導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勵功能等,因此明確教學目標對小學課堂教學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三)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個性發(fā)展
中國的教育體系一直是以課堂教學為主的,不得不承認課堂教學的確為社會培育了許多優(yōu)秀的人才,但是它也存在著明顯的弊端,最明顯的就體現在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個性發(fā)展上。目前一些小視頻都在側面說明西方人的算數能力很差,但是他們國家培養(yǎng)出的數學家卻不在少數,究其原因在于這些數學家從小就對數學有著極大的興趣,并且擁有極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弊端,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改變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與人格形成。
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條件
(一)教師與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師之所以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是由于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如果教師團隊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不能對創(chuàng)新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那么想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無疑是癡人說夢。此外,教師不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容易忽略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主要體現在能夠對現有的數學問題產生深入研究的渴望,并且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可以對數學問題擁有獨特的見解。創(chuàng)新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因此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不可忽略。
(二)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意味著要改變以往的“一言堂”,所以需要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及時跟上教學進度,并且和教師產生默契的配合。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更加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比如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動手能力等。創(chuàng)新教育的課堂主體會由老師變?yōu)閷W生,這意味著學生不能光聽老師講,還要學會獨立思考,對待問題擁有自己的見解。由于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后,課堂上可能會增加許多新的教學內容,比如數學游戲、小組討論等,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動手動腦能力,以便于快速融入課堂教學。
四、 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轉變“一言堂”的教學觀念,將課堂交給學生
上文已經提到過目前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十分落后,缺乏創(chuàng)新,基本上都采用“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想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首先教師應該丟棄過去的教學觀念,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一,教師可以根據數學成績、性格愛好等因素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展開小組討論教學,并且為了防止有學生產生惰性,可以幫助每一位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工作。例如,可以將小組成員分為領導者、記錄者、發(fā)言者等多個角色,而且組內成員應該輪流擔任不同角色,確保小組討論的有序性和公平性。第二,在課堂上可以開展“扮演小老師”的教學活動,教師提前一天發(fā)布教學任務,班級學生輪流當值小老師,在課上利用幾分鐘的時間為同學展現自己的預習成果。小組討論和小老師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將美術引入數學課堂,活躍班級氛圍
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只要善于觀察就會發(fā)現生活中到處充滿數學的影子,因此將美術引入小學數學課堂也是可行的。其中和美術直接相關的就是有關圖形的內容,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等圖形,然后讓學生用這些圖形來畫一副畫,比比誰畫的比較好。通過繪畫學生可以將抽象的圖形具體化,認識到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圖形。另外,在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的課本中,在學習年月日之后有一個活動叫做“制作活動日歷”,教師可以提議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其進行手繪,在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對年、月、日可以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采用多種數學課程導入方法,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一,故事引導法。筆者到現在還記得小學一位數學教師每次講新課時都會指幾位同學,讓學生對照著課本上的圖片引入框按照自己的理解講一個數學小故事,當時班上的學生都十分活躍,注意力也十分集中。第二,動畫引導法?,F在大多數小學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個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小短片作為課堂的開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秷D圖的智慧王國》就是一部關于數學教育的動畫片,比如第三集講的是神奇的圓形,學生通過觀看小短片,可以對圓形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也可以為接下來的課程學習起到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第三,謎語導入法。教師也可以以一個小小的謎語作為課程的開始,比如在學習認識時間之前,就可以出一個謎語如“哥哥倒比弟弟短,天天競走大家看。弟弟走了十二遍,哥哥剛好走一圈”。反應快速的學生可以猜出答案是鐘表,然后教師可以拿出鐘表帶領學生進行接下來的學習。
(四)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數學游戲,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數學課上少不了課堂練習,許多小學生是非常抵觸的,教師應該想辦法消除學生對練習題目的恐懼感,培養(yǎng)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數字還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他們也并不清楚加減法代表著什么意思,因此教師在出題時可以將數字具體化。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數字抱團”的游戲,選出幾名同學在他們背上貼上加號代表“+”,所有學生在游戲時可以和“+”自由組合,如當教師喊出“2+3”時就要求學生按照2個、“+”、3個的順序依次站立,排列正確的六位同學即為成功。再比如,在學習乘除法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兩組,讓其中一組面對黑板,在他們的背上貼上不同的算式,讓另一組手里拿著不同算式的人去尋找他們,兩位同學的算式結果相同即為成功。其實這就是學生十分常見的連線題,利用這種游戲的方式可以讓所有學生都開動腦筋,寓教于樂。此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與數學有關的游戲改變規(guī)則后用于課堂上,比如“鱷魚鱷魚幾點了”就十分適合幫助學生認識時間。
(五)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孩子總是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也許在他們的世界里,數學知識有著不同的一面,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支持他們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小學數學涵蓋了數字、圖形、方位、時間等多個方面,有的小孩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強,那么他(她)可能對圖形比較感興趣;有的小孩對數字天生比較敏感,那么他(她)對于各種計算肯定比較擅長。遇到學生擅長的題目時可以引導學生為大家講述自己的經驗,而遇到不擅長的題目時也要多多鼓勵學生,讓他們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并且及時補上短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應該多多觀察,重視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
五、 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實行創(chuàng)新教育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也需要學校的相互配合,雖然實行創(chuàng)新教育不會一蹴而就,但是只要能夠不斷在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上做出些許改變就是很大的進步。小學數學教師理應牢記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思想,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為開設更好的課堂教學貢獻出屬于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玲.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20(7):92,94.
[2]賴均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3):51.
[3]劉夢晨,周延軍,高印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5):148-149.
[4]楊瑩玲.教學生活化,課堂互動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分析[J].華夏教師,2018(12):83.
[5]黃勛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750-753.
[6]楊松.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赤子,2016(17):257.
作者簡介:鮮忠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居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