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朋
(商丘市立醫(yī)院呼吸內科,河南 商丘 476100)
肺源性心臟病即肺心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1]。該病患者肺部血管出現(xiàn)病變,肺組織功能出現(xiàn)異常,最終引發(fā)肺動脈高壓,給患者生活帶來嚴重影響[2]。目前,臨床常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該病患者實施干預,具有一定的護理效果,但該方式未注重培養(yǎng)患者的自護能力。而循證護理將獲得的證據(jù)和專業(yè)技能、經(jīng)驗等相結合,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诖?,本研究采用循證護理對肺心病患者進行護理,觀察對其生活質量和自護能力的影響。具示如下。
選擇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間我院肺心病患者86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各43例。對照組男18例,女25例;年齡33~63歲,平均年齡(48.86±2.48)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68±1.25)年。觀察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8.78±2.42)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6±1.20)年。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有可對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給予患者充足的氧氣;指導患者進行刷牙等口腔護理法;合理安排飲食,多食蔬菜,高蛋白等食物;介紹疾病基本情況及相關注意事項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選用循證護理:(1)循證問題:①按照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其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等,提出相應問題(腸胃蠕動慢,易便秘等)。②治療過程中,通過交流等,調節(jié)患者有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③了解并記錄患者飲食搭配情況,給其提出合理建議等。(2)循證支持:按提出的問題,查詢相關文獻資料、教科書和教學資料等,找尋證據(jù)證明,并總結出科學護理方案。(3)循證觀察:將循證問題階段獲得的資料做為依據(jù),將循證支持環(huán)節(jié)得出的結論做為基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等情況進行再次觀察評估。(4)循證應用:①按患者情況建不同微信群,采用人性化激勵方法激勵其加強自身管理。②督促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早晚對患者腹部進行按摩,10-30min/次;增添綠色植物,提供良好的排便環(huán)境;對臥床病人按時翻身、做腹式呼吸等,能下床者自主運動(如屈腿運動)等。③通過鬧鐘、提示卡等督促患者按時合理用藥,不要單獨長期使用一種瀉藥等。④制定并督促患者養(yǎng)成合理飲食習慣,多食潤腸通便的食物;每天早晨喝一杯溫水或淡鹽水。⑤應急措施:不能自行排便者,可采用灌腸法或人工采便法。兩組護理5周。
①生活質量:分別在護理前和護理5周后,采用生活質量評分表(QOL)[3]評定患者生活質量(健康狀況、肢體運動、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社會活動狀態(tài)),總分100分,總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②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4]對護理5周后患者自護能力進行測評,共43個條目,總分100分,且分數(shù)越高,自護能力越強。
觀察組護理后QO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QOL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QOL評分對比(±s,分)
?
觀察組護理后ESCA評分[(77.62±11.85)分]高于對照組[(69.36±12.06)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204,P=0.002)。
臨床研究表明,肺心病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患者住院時間較長,且若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會進一步延長住院時間,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給患者生活帶來嚴重影響[5]。同時,由于部分患者對該病缺乏認識,其容易產生焦慮等負面心理,且其具有較差的自護能力,對該病的治療和預后造成影響,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6]。目前,臨床常實施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但其對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較小,達不到最佳護理效果,故找尋一個完整有效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QOL評分、ESC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循證護理能夠提高肺心病患者自護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在常規(guī)護理中,護理人員通過合理安排患者每日食物的攝入等,干預患者的生活習慣,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同時,利用展板,投影,宣傳冊等方式,傳播病癥相關知識,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但該方式未注意到患者的主體性,無法較好的提高患者的自主能力,且護理范圍具有局限性。而循證護理利用有限的醫(yī)療資源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同時把期刊、教科書、網(wǎng)絡等獲得的信息與臨床經(jīng)驗結合起來,找出最佳的有效的依據(jù),在臨床工作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通過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相對應的問題,后根據(jù)提出的問題,通過查詢相關文獻資料、相關肺心病治療的教科書和教學資料等,最終總結出一套科學護理方案,其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同時該護理通過微信管理、讓部分患者自主運動(如屈腿運動)等,激勵患者加強自身管理,從而達到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同時,早晚對患者腹部進行按摩,并利用鬧鐘、提示卡等方式督促患者按時合理用藥等,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能夠提高肺心病患者自護能力,使生活質量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