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祺 晉能房地產有限公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設行業(yè)提出了更合理的建筑設計和建設計劃,做出了建設過程的合理規(guī)劃,并以法律條文形式設計了建設過程,符合法律規(guī)定。
在合同履行之時,由于相關人員對于規(guī)定資料和建筑工程項目內容的交接不到位,也會為合同管理帶來不小的風險影響。由于建筑工程項目合同管理雙方人員的履行不規(guī)范,使得一些本應該避免的風險問題不斷出現。例如,其一合同管理雙方的人員由于對必要法律常識的不熟悉不了解,疏于對合同基本條款的審查力度,相關資料的不熟悉,使得在合同履行之時才發(fā)現合同中的漏洞,導致合同管理先天不足;其二合同管理相關人員對于重要資料沒有進行有效的備份,導致部分資料因不可抗力等因素缺失或是丟失,一旦出現相關合同內容的糾紛,無法找到相關資料應對,不能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其三合同管理資料和內容中相關合同用語的不準確,比如盡可能完成、幾月左右交貨等模糊的字眼,容易發(fā)生歧義和誤解,導致合同后期履行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和爭議,對合同管理雙方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合同協(xié)定不是簽署成功就結束了,合同的簽署只是為施工過程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仍有許多建筑公司在簽訂好合同之后就翻臉不認人,完全不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條例進行施工:偷工減料、篡改設計、拖延工期等現象經常發(fā)生,這就導致合同的存在沒有發(fā)揮其原有的作用,合同上擬定的各項條約并沒有真正的落實到建筑過程之中,合同的真正效益沒有得到公司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因而其作用也受到了限制,并沒有真正得以發(fā)揮。
市場上一部分建筑公司為了節(jié)約成本,并沒有在公司內部設置專門的法務機構,在簽署合同之時也沒有委托專門的律師,而簽訂合同的員工也沒有受過專業(yè)的法律教育,對于合同條例以及簽署的條件沒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利用生活經驗和工作積累進行合同的約定簽署,這會造成很多方面的不利影響:一是合同不規(guī)范性導致其很難受到法律的認可,可能并未具有法律效應。二是在將來產生糾紛時,雙方難以就當時的約定達成一致,也不能采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規(guī)范性是合同的靈魂,只有合同符合規(guī)范,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在合同簽訂之后,建筑工程開始之后,仍然可以利用合同監(jiān)管評價合作方的施工情況,對于對方的用料、工期、設計等細節(jié)問題都可以根據合同一一比對,實現施工過程的動態(tài)監(jiān)測,避免在合同落實中出現問題,用合同條款約束對方、監(jiān)督對方是最有效的監(jiān)督體系。一旦出現不可調節(jié)的糾紛,還可以尋求法律的幫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由于建筑行業(yè)的合同擬定存在大量不規(guī)范現象,建筑公司必須要重視合同的擬定程序。首先前期要做好充足的社會調查和調研,深入了解對方公司的能力、信譽等影響合作的因素。其次是在交流談判的過程中要進一步了解合作的各項事宜,盡量做到全面細致。最后是合同的擬定必須要符合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合同的各項條款都要專業(yè)細致,每一條都要深刻研讀,不能有絲毫的馬虎,要認真與對方確認合作的細節(jié)問題,避免合作開始后因合同規(guī)定不明確而產生的利益糾紛和責任推諉問題。合同的切實有效制定能在最大程度上較低合作的風險,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在今后的發(fā)展中,企業(yè)務必關注索賠管理,對日常管理中的有用數據及紙質資料進行收集,并根據合同內容進行分類。一旦發(fā)生需要索賠的問題時,可第一時間聘請律師、委托仲裁機構進行責任認定,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尋找索賠所需的證據,最后完成索賠流程。只有這樣,工程造價合同才能成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有效文書,企業(yè)的應得利益才不會受到損害。當然,索賠管理這個步驟除了比較煩瑣,往往伴隨嚴重的造價問題,因此應盡可能采取措施控制好項目施工項目整體質量,避免在造價管理方面出現問題和分歧,盡可能不進入索賠程序,使建筑工程順利完工。比如,可以對工程造價管理的負面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對報價進行準確核算,加強竣工階段造價驗收,從而確保工程造價管理及風險控制的效果,在造價合同的規(guī)定和約束下,順利地完成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將可能存在的風險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
綜上所述,在建設期間,必須使用標準的施工合同促進項目工程的推進和實施,并使用完善的制度流程適當開發(fā)項目,保護工程項目的權利和利益。加強相關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明確限制所有當事人的義務和權利,實施建設項目,使項目的所有部分通過同樣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使建設工程項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