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的研究與實踐

      2021-01-16 04:36:31周穎瑩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高職

      周穎瑩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 國際傳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2013年12月,教育部考試中心將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翻譯題型由原來的補全5個句子的單句翻譯改為涵蓋中國自然、歷史、建筑、經濟、教育、社會發(fā)展與傳統文化等方面150字左右的英文段落翻譯,分值也相應上調。四六級翻譯題型和分值的變化,不僅表明教育部對高校學生中國文化英語輸出能力的重視,符合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zhàn)略要求,還對大學英語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了大學英語改革的視域。高職大學英語作為必修公共基礎課與核心通識課,承擔著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一、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的現狀調研

      為了解高職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的現狀,筆者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面向湖南5所高職院校的師生發(fā)放了相關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025份,并隨機選取了20位學生與6位具備5年以上一線英語教學經驗的老師進行訪談。從調研統計數據來看,在英語教學中有70%的教師會偶爾加入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內容,5%的教師基本不會;82%的學生認為自己中國文化的英語闡述能力較低;97.68%學生都認可中國文化在英語學習與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對傳播中國文化的態(tài)度非常積極,并有意識地把它作為學習英語的目的之一。因此,在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相關內容十分必要。

      二、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表現

      中國文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教材內容空缺

      教育部在《關于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要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相關課程中增加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內容比重,[1]英語教材的改革迫在眉睫。盡管有一部分出版社已經邁出了教材改革的第一步,但僅僅浮于表面,形式大于內涵。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1》第5版為例,筆者發(fā)現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教材中涉及中國文化的內容較少。本教材共8個單元,閱讀部分有8篇文章,只有1篇與中國文化相關;寫作部分僅有兩個單元要求學生分別對春節(jié)和端午節(jié)進行不少于100字的英文介紹;聽力部分有32篇材料,僅有1篇談到了茶道、水立方及鳥巢;口語部分有42篇素材,也僅只有1篇對話中提到五四青年節(jié)和七夕節(jié)。其二,融入手法較為生硬。教材在添加中國文化時,并非巧妙地將其融合在每個單元的主題之中,而是在每單元最后一部分刻意地添加與本單元關聯度不高的中國文化內容。

      (二)教師中國文化意識缺失

      山東大學教授肖龍福曾指出,中國的文化生態(tài)教學嚴重傾斜,學習者在學習英語及日常生活中對英語國家的文化過分移情。[1]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在于許多英語教師認為中國文化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有負遷移作用,他們在教學中著力輸入目的語文化內涵,忽視母語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影響,造成學生過分推崇西方文化和其價值觀。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對這種狹隘的教學理念引起重視和反思,應意識到自己的言行無時無刻反映著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對于母語文化的熟悉和熱愛,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中國文化素養(yǎng)偏低

      問卷調查中,問及是否熟悉中國經典著作、神話傳說時,45.8%的學生答“否”;52.74%的學生表示當國際友人詢問關于中國四大傳統節(jié)日的相關文化時,能用英文粗略地介紹春節(jié)的基本習俗和內涵,30.72%的學生對于另外3個傳統節(jié)日十分了解,但不能準確地用英文表達;對于中國政治、經濟的基本制度以及重大政策,65%的同學表示基本不了解,更無法用英文表達。這些數據表明大部分學生人文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生對于中國文化敏感性的缺乏將直接導致中國優(yōu)秀文化無法有效傳承和傳播。

      (四)評價體系不全面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考試大多只注重考核語言知識,忽視文化知識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學英語的考核形式只有終結性評價,缺乏過程性評價。作為一門旨在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課程,過分強調筆試地位是極其不科學的。另外,在反映和評價高職在校生英語水平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B級)中,也沒有類似四六級考試中涉及中國文化知識的考題。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中中國文化元素的缺失,直接導致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中國文化的輸入,掣肘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

      三、中國文化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原則

      文化的導入是為語言教學服務,要將中國文化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整體性

      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學生、中西文化和教學環(huán)境組成的一個生態(tài)系統,各因素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具有內在統一性。教師在實施教學時,應以教材為本,遵循與各單元主題和本冊教材內容相關的整體性原則,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到引起學生的興趣,并激發(fā)他們去發(fā)現和體驗不同文化差異的積極性,有的放矢地將中國文化內容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確保添加的內容與教材保持關聯性和整體性。

      (二)階段性

      大學英語教學融入中國文化不能急于求成,應該遵循文化和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與特點。高職學生英語水平差異很大,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和目標時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語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領悟能力,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進行教學。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一般開設兩個學期,為保證教學的層次性,避免教學內容過于零散,第一學期可以從文化知識層次的詞匯教學開始,第二學期再過渡到文化理解層次的價值觀教學。

      (三)適度性

      中國文化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為避免教學過程中隨意盲目地導入中國文化內容,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教學思路,選擇有代表性的主題,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適度地組織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做到既不忽視語言技能的訓練,又能充分、有效地融入中國文化。

      四、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國文化融合的實施策略

      在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添加中國文化內容,必須保持文化教學生態(tài)系統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各因素的平衡發(fā)展。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一)深挖中國文化的價值,更新教學內容

      面對現有教材中國文化內容不足的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選取有代表性、民族性、本土性和趣味性的中華文化內容對教材文本進行適當的補充。這些內容不僅限于傳統文化,還包括我國先進的科學技術、“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的大國風范,以及“每個人都是英雄”的個人擔當。由于大學英語是公共通識課程,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于文化的認識和需求各不相同,有條件的高職院??梢跃幹菩1菊n程,如針對會計、金融類專業(yè)在編制教材時可加入和經濟相關的事件;針對軟件、多媒體類專業(yè)的教材可加入行業(yè)名企的創(chuàng)業(yè)史和前沿技術的發(fā)展趨勢;設計類專業(yè)教材可加入國內著名書畫家作品賞析,或地標性建筑物的介紹;藝術表演類專業(yè)教材可以加入國內著名主持人、舞蹈家、歌唱家的成長故事。當然,文化的滲透僅靠文本的支撐遠遠不夠,教師還可篩選高質量的文化紀錄片和短視頻,如央視記錄片《美麗中國》《舌尖上的中國》的英文版,BBC中國文化系列記錄片,以及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平臺上由權威語言教育類博主發(fā)布的英文視頻。教師在課前應先對這些材料進行消化吸收,擷其精華,有針對地制作成文化包來實施教學,如結合優(yōu)秀歷史可設計的文化包有“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中國詩詞”“書法之美”;結合我國節(jié)日、習俗可設計的文化包有“禮尚往來”“傳統節(jié)日巡禮”“二十四節(jié)氣”等??傊處煈行Ю秘S富的中國文化內涵來講好中國故事,從而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發(fā)揮教師學習共同體優(yōu)勢,提高文化素養(yǎng)

      文化教學對教師的素質要求非常高,教師中國文化知識儲備不足則無法服務于文化教學,但絕大多數英語老師掌握的跨文化知識較為零散,系統學習的時間有限,這種狀況可以通過以下方面進行改善:一是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以教研室為團隊,通過教師相互間的合作、分享、交流與反思,培養(yǎng)教師見賢思齊、主動生長的意識,在保持和提升教師英漢語言能力和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能有效補充中國文化知識,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二是教師可通過研讀經典的雙語對照書籍來獲得中國文化最權威的英語表達,用最恰當和精準的英文向學生傳達出中國文化的神韻,如《吾國與吾民》《西南聯大英文課》《中國傳統文化關鍵詞》《中華思想文化術語》《英語暢談中國文化》等書籍。豐富的網絡資源也為教師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學習資料,教師平常應該有意識地進行積累和學習,如中國文化網、人民網英文版、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官微、China Daily(中國日報)公眾號等。在學校層面上,作為繼續(xù)教育的一部分,可為教師開設文化培訓班,加強教師對國家歷史、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內容的系統學習。另外,還可以在每學期教師教學測評中加入是否實施中國文化教學這一項考核指標,通過學生、督導及教師同行的評分督促教師對中國文化教學的重視,有效推動中國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

      (三)加強文化對比意識,深化滲透力度

      文化語言學者Kramsch曾經指出:“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必須把該文化放在與本族文化的對比中進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切入包含著對目標語以及母語的再認識?!盵3]可見,對本國文化的了解是跨文化交際的基本要求,學生只有在充分認識本國文化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具備了解目的語文化的修養(yǎng),然后通過兩者的對比,在深層次上認識文化與思想的差異,塑造兼容并蓄的跨文化人格。因此,教師需認真分析學情,通過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有目的地在教學中層層滲透中國文化元素,增強學生的文化理解力。例如,中外名著分析討論法,教師可指導學生對同一個時代的中西方名著進行詞匯、句法、語篇的對比分析,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著作的鑒賞能力。關鍵事件分析法,教師引導學生從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角度對引起廣泛關注的文化、社會或教育事件進行分析,針對該事件進行英文辯論或演講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敏感度。短視頻大賽法,教師可利用新時代學生的特點,鼓勵他們挖掘學習生活中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素材,制作成原創(chuàng)英語短視頻,延伸學生人文與專業(yè)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文化體驗法,開展中國文化展示周、中西美食品鑒會、中西文化知識競賽和講座等,以此形成系列特色活動,將中國文化元素全方位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可設立文化實訓項目,以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作為“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承辦單位,孔子學院在該校設立了基地,每年“漢語橋”比賽該校都會派老師和學生志愿者全程參與,這為師生體驗中西文化差異并對外傳播中國優(yōu)秀文化提供了天然的平臺。

      (四)強化中國文化輸出意識,優(yōu)化考核結構

      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考試不僅單純考查英語應用能力,也考查他們對中國文化內涵的了解及文化輸出能力。高職大學英語的考核內容一般分為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部分,終結性考核又包含筆試(50%)和口語測試(50%)。過程性考核可分階段進行,教師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設置階段性的中國文化專項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地布置模塊化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分階段完成,并進行前測和后測,考核學生對該文化模塊相關詞匯和句型的表達。在終結性考核的筆試內容上,可減少傳統語法選擇題、填空題的分數,提高寫作或問答題等主觀題型的分值比例;還可借鑒四六級考試的形式,加入對中國傳統節(jié)日、風俗、祖國著名河山與景點的介紹或翻譯??谡Z測試中,可要求學生用英文對某個社會現象或文化現象闡述個人的觀點,鼓勵學生背誦千古傳唱的古詩詞英文版,翻譯中國紅歌歌詞并演唱,用英文推薦具有區(qū)域特色的本土文化等。

      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豐富了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思政教育的手段。教師應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文化自信”的理念,把以西方文化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換為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在平常工作和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再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尋找適合融入中國文化的切入點,使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成為教學常態(tài)。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學高職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大學求學的遺憾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石渠县| 枣庄市| 东乡县| 唐山市| 湄潭县| 巴林右旗| 桃园县| 安徽省| 洪泽县| 大庆市| 林周县| 邢台县| 团风县| 宿迁市| 丰顺县| 东辽县| 琼海市| 靖江市| 海原县| 马边| 湖口县| 曲靖市| 义乌市| 西峡县| 汶川县| 习水县| 怀化市| 楚雄市| 岳阳市| 九龙城区| 哈尔滨市| 大名县| 玉田县| 天峻县| 临清市| 芦溪县| 阜新| 双柏县| 桂阳县| 兰溪市|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