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珩 王曉春 王曉霞 高秀俠
腎病綜合征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原發(fā)性根據(jù)病理可分為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MsPGN)、微小病變腎?。∕CD)、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膜性腎?。∕N)等,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常見于感染、藥物、腫瘤、過敏等疾病[1]。本文探討了FSGS、MsPGN、MCD、MN臨床資料的不同,為臨床診療提供一定參考。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醫(yī)院治療患者149例,經(jīng)腎活檢確診,F(xiàn)SGS組23例,MsPGN組8例,MCN組21例,MN組97例。排除標準:年齡小于18 歲;合并兩種及以上病理類型患者。
1.2 研究方法 回顧性分析比較四組患者臨床指標,包括年齡、性別、收縮壓、舒張壓、血尿酸、血肌酐、血白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紅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等。采用MDRD公式計算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2],將腎功能降低定義為:eGFR<60 mL·min-1·(1.73m2)-1。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多組連續(xù)性變量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Bonferroni法進行兩兩比較,以±s表示;等級變量行卡方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四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共納入149 例患者,男88 例,女61 例,平均年齡(42.04±13.94)歲,F(xiàn)SGS組23 例,MsPGN組8 例,MCD組21 例,MN組97 例。MsPGN組高血壓比例高于MCD、MN組,腎病綜合征比例低于MCD、MN組(P<0.05);四組患者間年齡、性別、腎功能降低未見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四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四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方差分析( ±s)
表2 四組患者臨床指標的方差分析( ±s)
注:與FSGS組比較,@P<0.05;與MsPGN組比較,★P<0.05;與MN組比較,#P<0.05
因素 FSGS 組(23 例) MsPGN 組(8 例) MCD 組(21 例) MN 組(97 例) F P年齡 41.61±13.11 38.50±13.16 37.33±16.74 43.45±13.46 1.319 0.271收縮壓 136.22±23.43 141.38±14.51 125.67±18.50 127.75±14.94 2.985 0.052舒張壓 87.78±14.77 92.88±10.43 81.24±10.41★ 83.41±9.43 3.389 0.020血尿酸 380.62±105.62 385.63±82.77 370.22±118.66 347.43±93.98 1.082 0.359血肌酐 82.22±41.36 94.13±70.37 63.29±26.88 61.38±25.06 2.179 0.118血白蛋白 32.76±10.11★ 40.39±3.70 22.64±6.82★@# 27.15±6.67★ 33.246 <0.001血膽固醇 6.53±2.88 5.05±0.88 9.06±2.98★@ 7.23±2.13★ 15.170 <0.001甘油三酯 2.96±1.95 3.11±3.26 2.28±1.53 2.40±1.58 0.711 0.555血紅蛋白 142.13±31.41# 146.00±13.85 138.62±17.95 129.49±16.73 4.346 0.006 24 h 尿蛋白定量 4501.39±2813.73★ 1246.88±734.54 5283.33±3460.52★ 4539.47±3365.61★ 26.134 <0.001
2.2 四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四組患者在舒張壓、血白蛋白、膽固醇、血紅蛋白及24 h尿蛋白量方面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FSGS組相比,MCD組血白蛋白較高,膽固醇較低,MN組血紅蛋白較低;MsPGN組舒張壓高于MCD組,血膽固醇低于MCD、MN組,血白蛋白高于其他三組,24 h尿蛋白量低于其他三組(P<0.05)。而四組患者收縮壓、血尿酸、血肌酐、甘油三酯未見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腎病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脂血癥,病因和病理類型復雜多樣,機制尚不十分明確[1]。FSGS、MsPGN、MCD、MN均為腎病綜合征的常見病理類型,其臨床表現(xiàn)相似,臨床上除了病理不同,臨床指標也應進行仔細鑒別,以幫助臨床診斷與治療。
本研究發(fā)現(xiàn)MsPGN組血白蛋白高于MCD、MN組,24 h尿蛋白量低于MCD、MN組,低白蛋白血癥多認為是大量蛋白尿的結(jié)果,但他們之間并不一定存在必然聯(lián)系[3];MsPGN組高血壓發(fā)生率高于MCD、MN組,尚未見相關(guān)報道。Chen X等[4]發(fā)現(xiàn)MCD組高血壓發(fā)生率、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MN組,腎小球濾過率低于MN組,本研究僅見MCD組血白蛋白低于MN組,未見兩組間明顯的24 h尿蛋白定量差異,可能因為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或者其他白蛋白代謝因素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FSGS組比較,MCD組血白蛋白較高,MN組血紅蛋白較低。MsPGN組膽固醇高于MCD和MN組,MCD組膽固醇高于FSGS組,甘油三酯未見明顯差別,不符合李文等[5]報道,他們結(jié)果顯示腎病綜合征不同病理類型間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均未見明顯差異,但MCD組和非MCD組膽固醇與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正向相關(guān)性。
綜上所述,腎病綜合征的不同病理類型,F(xiàn)SGS、MsPGN、MCN、MN臨床特征存在明顯差異,在診斷、治療過程中,臨床醫(yī)生應仔細予以鑒別并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鑒于本院病人數(shù)量少,樣本量小,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需要更多的多中心大樣本研究,同時完善補充更多的臨床和病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