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玲玲
【摘 要】 米羅作品形狀多變、色彩簡略、構圖奇特,是點、線、面的創(chuàng)意結合。將其應用到小班美術教育活動中,可很好地契合小班幼兒獨特的感受力和奇特的想象力,他們的美術作品無拘無束,沒有明確的表現意圖,也不講究造型、色彩、構圖等,可以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美的欣賞表現力,養(yǎng)成耐心、細致、整潔、有序的良好性格及行為習慣,為終身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關鍵詞】 “米羅”元素? 小班美術? 教育活動? 構圖
“米羅”作品普遍具有很強的藝術創(chuàng)造性,看一眼之后就會留下深刻印象,和其他作品相比,“米羅”作品通常沒有什么形,色彩簡略,但通過漫不經心的自由彎曲和伸展游動,可形成一個多姿多彩的夢幻世界。將“米羅”元素運用到小班美術教育活動中,可為小班幼兒營造出一個創(chuàng)意無限的繪畫樂園,讓幼兒在開闊、沒有束縛的夢幻世界中自由生長,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基礎上,提升核心素養(yǎng),更好地完成美術教學目標。
1. “線”元素的運用,養(yǎng)成小班幼兒健康人格
“線”是最基礎的“米羅”元素,“線”元素形式眾多,存在粗細、長短、虛實、曲直之分。不同的“線”元素可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或輕松愉悅,或焦慮困惑,或簡單,或復雜。“線”元素多變的組合,可為小班幼兒營造豐富的想象空間。米羅作品中線條多呈現出簡單、稚拙的組合形式,看起來漫不經心、自由散漫、富有童趣,但并非看起來那樣簡單直白,而是通過精心策劃的結果。小班幼兒在參與美術活動時,對“線”元素的情感是無意識的,總是隨意涂鴉,不會通過“線”元素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小班美術教育活動中運用“米羅”元素中“線”元素自帶的感情特征,有助于激發(fā)小班幼兒對線有意識地描繪,通過“線”來抒發(fā)自己的情緒以及情感,能夠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更好地達到美術教學活動的目標。小班幼兒正處于旺盛多變的成長期,心理和情感都不夠成熟,需要教師精心呵護,耐心指導。在開展小班美術教育活動時,教師可利用“米羅”元素中“線”元素所代表的情感語言,為幼兒進行解讀分析,讓幼兒通過圖畫中的“線”來表示不同情感,實現從無意識用“線”到有意識用“線”的轉變,從而及時了解和掌握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變化,以便開展更加精確的情感交流和教育,幫助每位兒童建立起健康的人格。
2. 精心構圖,打造記憶再創(chuàng)造的情景
“米羅”的很多作品中,雖然從表面看漫不經心,自由蔓延,但卻通過精心策劃才形成,從圖像上看是一種記憶的再創(chuàng)造的情景,“米羅”作品擁有獨特的構圖思路,雖然會大幅度提升創(chuàng)作的難度,但一直都保持高昂的情緒,其構圖思路多來源于自然規(guī)律和米羅的內心世界。從畫面自身的角度來看,“米羅”作品構圖都非常豐滿,種類豐富,掙脫了傳統(tǒng)邏輯思維的束縛。非常在意線條的柔和以及造型上的棱角分明,事物的實際比例、體積、大小等,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傳統(tǒng)藝術理念固定的構圖形式。將“米羅”元素中的“構圖”元素運用到小班美術教育活動中,有助于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擴散思維能力,跳出條條框框的束縛,努力追求純粹的意識和思想,讓小班幼兒自主繪畫,激發(fā)出繪畫的興趣,愿意投入到繪畫中來,感受美術的魅力,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的欣賞力和審美能力。
3. 一畫多變,重視小班幼兒的自身需求
每位幼兒的個性、興趣愛好、發(fā)展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有差別,為提升小班美術教育活動開展的效果,需要做好因材施教,教師要掌握和了解幼兒的需求,并給予幼兒自信心,和每位幼兒都能進行深入的交流,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不同的指導和交流,幼兒畫出的畫面也不相同。因此,在小班美術教育活動中要開展“一畫多變”的活動, 先提供一個繪畫的原型,再通過轉動畫面、添畫、刪畫等方法,將原來的圖畫演變?yōu)橐粋€新的物像。比如:在小班幼兒掌握了小熊的基礎畫法之后,可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改變小熊的耳朵、鼻子、嘴巴、胡須等,形成新的小動物,如兔子、小貓等。然后為不同的新動物描繪上新的背景,以促使畫面更加豐滿。自然界中很多事物之間既有區(qū)別,也有關聯,通過借鑒共性、分析區(qū)別,能夠形成一個新的美術形象。此種教育方法,不僅可以為幼兒學習畫畫提供一個生動有趣的環(huán)境,而且還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米羅”作品有很多變形的、純真的作品,比如《犬吠月》《人投鳥一石子》等。這些作品都充分體現了米羅充滿詩情畫意、隨心所以、想象力豐富的個性,這些個性也使得米羅作品的造型五彩繽紛。比如《荷蘭室內景一號》就是米羅最具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代表作之一,該幅作品的內容為:在一個平涂三色室內,先映入眼簾的是樂器和演奏師。畫面下方有一條小狗,正在啃食骨頭;一只小貓,正在玩弄線球;一只青蛙,正在追逐蟲子;一個削過的蘋果;畫面的左側為一扇窗戶,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河流、天鵝、房屋等。這幅畫中包含了豐富的造型元素、多彩的畫面形象,非常值得小班美術教育學習和借鑒。小班幼兒天真爛漫,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在美術畫畫時經常會天馬行空的幻想,會創(chuàng)造出一些成年人無法看懂的作品。所以,小班美術教育中不能總是評價幼兒繪畫的技法以及作畫的質量,而是要為幼兒播下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種子,保證他們在繪畫中不會受到畫法、畫理的束縛和限制,從而充分發(fā)揮出人類最原始的審美和最自然的繪畫語言。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米羅”元素運用于小班美術教育活動,可以得到以下結論:點、線、面構成米羅的繪畫,也是主要的“米羅”元素,和其他繪畫元素相比,點、線、面元素具有嚴謹的構成、自由的想象、不竭的創(chuàng)造,它們跳躍而和諧地共處,帶給觀者最大的愉悅。將其運用到小班美術教育活動中,可充分展示出藝術和生活的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出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谷依一.夢與星星的碰撞——米羅作品中的裝飾性語言(下)[J].幼兒美術,2020(4):40-45.
[2] 張茜琳.《幼兒美術》期刊采訪“藝術小小步”叢書責編[J].幼兒美術,2019(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