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封
【摘要】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學生素質千差萬別,如何在千頭萬緒與千差萬別中,抓住班主任工作的“牛鼻子”。本文以班級辯論會塑造班級精神文化為例,按照黨的“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要求,在七年級某班(以下稱“本班”)實施三次班級辯論會: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積極還是敷衍對抗;學?;蚪處?、班主任嚴格好嗎?勤奮努力學習有用嗎?同時,班主任在總結點評時,引申出人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正面引導,對班級精神文化的塑造起到了積極作用,帶動了班級正能量與凝聚力,培養(yǎng)了班級的集體主義精神及團隊協(xié)作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生主體意識、效率意識、質量意識等;
【關鍵詞】班級辯論會;班級精神文化;集體主義精神;學生主體意識
一、研究背景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學生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污穢,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種子”,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讓人可以揚眉吐氣。因此,從理論梳理方面看,筆者認為,當前的班主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積分制的班級量化管理
為了加強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的教學學習環(huán)境,積分制共設紀律、學習、衛(wèi)生和加分等項目,每人的得分由政教處、后勤處、值周員實施檢查得分。周末由政教處統(tǒng)計,期末逐班進行評估。本學期各項得分總和是100分,個人得分在85分以上,包括85分的班級,即為本學期受學校的表彰獎勵個人或集體,各項賦分標準如下。像這樣的《班級量化管理積分制細則》隨處可見,這種量化由學校量化一個班,再由一個班量化到人。量化管理是班級管理的重要抓手,但不是唯一抓手。
2.細節(jié)方面的扭轉教育
歐洲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由于失去了一顆鐵釘而失去了一個馬掌,由于失去了一個馬掌而失去了一匹好馬,由于失去了一匹好馬而失去了一個將帥,由于失去了一個將帥而失去了一個兵團,由于失去了一個兵團而失去了一座城池,由于失去了一座城池而亡掉了一個國家。這是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經典案例。何謂班級細節(jié)管理?班級細節(jié)管理就是在管理班級時發(fā)現(xiàn)暗含玄機,事關成敗的細節(jié),并對細節(jié)進行感知、洞察、思考和處理,從而使班級處于正常的發(fā)展態(tài)勢的一種管理方式。如果我們的班級管理能夠關注細節(jié),并且解決一些細節(jié)問題,我們的班級管理就可以說是成功的。比如,一個學生初來學校,熱情地和教師、同學打招呼,那他應該是個活動能力強而且活潑的“家伙”;一個學生郁郁寡歡、獨來獨往,那他可能有什么心事或者有一個特殊的家庭;一個學生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那他可能是個懶散或者放蕩不羈的人……細節(jié)管理教育也深入人心,但是否最佳,尚待考究。
3.家校溝通與合作成效作用方面
近年來,家校溝通與合作成效作用方面研究較多,特別是班級家委會的介入,良好的家?;哟_實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但筆者認為,家長與教師溝通的頻密,壓縮了學生自由的空間,本文持保留態(tài)度。
4.從實際情況分析中
班級管理中不免存在大量的沖突:比如,學生之間的沖突,班干部管理與學生的沖突,教師嚴格要求與學生之間的沖突,教師與家長意見的沖突,等等。如何解決各種沖突呢?學校班主任就得認準沖突之源,萬變不離其宗,任何事物發(fā)展發(fā)生總有其內部的機理——道,面對這些沖突,班主任的管理之“道”是什么?筆者通過一定程度的摸索,發(fā)現(xiàn)了班級管理中的“牛鼻子”——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即以班級辯論會為抓手,打造班級精神文化,實現(xiàn)班級管理中精神引領的領航作用。
二、理論依據(jù)
1.班級辯論會的好處
班級辯論賽不失為一種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吳繼松認為,辯論賽存在七種好處: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學生學業(yè)緊張,身為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理應調節(jié)他們生活的色彩,為他們注入輕淡的背景色。辯論賽是智慧的交鋒,能否立于不敗之地,取決于材料的多寡,以及選材……
2.篩選辯論題目
下面從引導性、相關性、全面性及辯論會可以達到的高度、廣度、深度進行選材,篩選三道主體,添加相關性的話題,大概每個主題用時兩周班會課60分鐘的時間。
(1)勤奮努力學習有用嗎?
相關性:能成才嗎?成功嗎?有出息嗎?
正方:勤奮努力學習有用
反方:勤奮努力學習無用
進而引出:各個人對自己要求高還是低,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以及存在的意義。
你的初中生涯特別是學習生活等能得到什么?初中對人生的意義在哪里?比如,養(yǎng)成好習慣,構建初中各科學習方法體系,養(yǎng)成初中生的思維方式。
(2)學?;蚪處煛嘀魅螄栏窈脝??
相關性:對學生有幫助嗎?班干嚴管好與不嚴管好。
反方:學校或教師、班主任嚴格不好
正方:學?;蚪處?、班主任嚴格好
以“假如我是紀律組長應該怎么做?”強調三點:嚴——實——細;①嚴格記錄;②做一面鏡子;③與值日組長的一致性;
(3)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積極好還是敷衍對抗好?
相關性:“三觀”與格局的大氣與小氣;方法的巧干與蠻干,并在辯論過程中適當引用添加好人好事例子,鼓勵大家做好事,為班級榮譽做貢獻,提升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
三、組織形式
1.組織形式
經梳理發(fā)現(xiàn),班級辯論會組織形式有:通用組織,團隊組織形式,三方組織形式。
本文選擇三方組織形式,通過3個方位,一正一反一中立主持;一正一反一和;通過中立方融合兩方意見,有助于班級思想的統(tǒng)一。
2.班級辯論會活動流程
(1)班級辯論會流程
20人一隊為正方,20人一隊為反方,10人一隊為中立點評主持方,并自由組隊,上報比賽各隊負責人。第二次辯論會開始正方反方互換角色。負責人組織各隊代表進行辯題抽選,確定立場。
(2)賽時
比賽正式開始,正方反方隊長立論陳詞,闡述已方觀點,時間各3分鐘。正方、反方每位隊員輪流發(fā)言,時間30秒,不超過60秒。正方反方發(fā)言完畢,中立方整合意見各發(fā)言不超過60秒,作出點評。班主任做最后總結。
(3)活動的意義
教育在于守望,七天也許看不到任何距離,但半年后會看到談吐不同,一年后會看到氣場不同,若干年后就會看到人生道路截然不同。辯論賽的意義在哪里呢?辯論賽,在希臘文里的意義是“對真理的共同探討”。而現(xiàn)在,辯論的意義已經涉及得更廣泛了。人們在求職、公關、推銷、處理糾紛,乃至大到競選演說、法庭辯論,小到自由市場上的討價還價,辯論幾乎滲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通過有主題、有意義、有高度的班級辯論會,學生們的觀點得到激蕩、融合,他們的精神面貌與思維境界得到了升華;班級的精神風貌逐漸改觀,班級的集體主義精神、團隊協(xié)作精神大放異彩;學生的主體意識、主動意識、自我意識、效率意識、質量意識落地生根,班級精神文化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
四、后續(xù)的影響
1.團隊協(xié)作精神
由班級文化建設的引領作用,班級精神風貌得到極大改觀。學生們互幫互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對班務工作爭相恐后,對班級榮譽爭相拼取,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好勢頭;比如,運動會賽場上的拼勁,跳長繩比賽是一個合作項目,2人甩繩子,5個人跳,難度極大,很多班級跳了10個8個就跳不下去,筆者班一個女生在5個人一起跳到80下后,由于腳尖用力過度抽筋了,躺在地上,在集體主義精神的感召下,在同學們的關心鼓勵下,她躺在地上幾秒后,強忍疼痛,繼續(xù)跳到結束。
2.“三觀”正
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正能量逐步外顯,比如,之前的追逐打鬧變?yōu)闉槿颂幨缆渎浯蠓?、舉止得體言行謙遜包容;學生之間友愛相處、互相關心、團結向上。比如,有一次一個學生在班上生病發(fā)生嘔吐,全班同學沒有圍觀,沒有捂住鼻子,沒有起哄,而是投去關心的目光,十幾個學生,遞紙巾的遞紙巾、幫忙抹嘴的、幫忙扶出去的、幫忙倒熱水的、幫忙打水、幫忙掃地、幫忙拖地的,三五分鐘后井然有序,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似的,教師與學生們繼續(xù)專注地上課。
3.各科教師的反饋和各科學習成績的提高
這里舉兩個最明顯的例子,其一,在他們初二最動蕩的時候:班主任換了三個,語文教師換了三個。英語教師,由于她本人需要參加各層次講課比賽,一直比到省第一名,經常出去比賽而缺課,班上的英語課幾乎是一周一人,但整個班只要有英語教師來上課,學生們都相當認真,沒有一位學生任何一刻提出厭煩和不適應等話語,最后全班的各科成績不降反升。所以,英語教師在初二期末學校安排初三科任教學教務工作,她自己得知不能跟班到初三教他們時,揮淚離開會議室。其二,初二期末考試前,有一天,筆者問只教了他們一周的代課語文教師:“這個班還有得救嗎?”她是這樣評價的:“心態(tài)多好啊,多么活潑可愛啊,你初一打下的基礎多好啊……”
借用《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秉持教育之道,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班級量化管理積分制細則[DB/OL]https://www.doc88.com/p-8416064627254.html.
[2]班級管理中的細節(jié)[DB/OL]www.banzhuren.cn/banjiguanli/5543.html.
[3]班級細節(jié)管理[DB/OL]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NJY910.020.htm.
[4]吳繼松.班級辯論賽的七種好處[J].湖南教育,1999(10).
[5]雅雯.班級辯論賽流程[DB/OL]https://
www.xuexila.com/koucai/bianlun/bianlunsai/
858649.html.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