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宋文》輯佚三十三篇

    2021-01-12 09:24:54
    華中學術 2021年1期
    關鍵詞:元龍淳熙宋文

    吳 瓊

    (武漢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全宋文》乃宋文淵藪,輯錄了大量宋人文章,但仍有遺珠之憾。今檢宋刊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1],其附錄之文,可為《全宋文》增補七位作者,補佚文三十三篇,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茲先敘新增七位作者之文,后述可增補的佚文。限于篇幅,僅予補目,文章標題皆據原書。

    一、補人

    宋刊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附錄的文章,可為《全宋文》增補七位作者。下列七位作者及其文即不見于《全宋文》:

    1.何士先《聚樂堂說》

    《全宋文》未收何士先文。《聚樂堂說》敘建“聚樂堂”的起因,贊美周敦頤在移風易俗、教化世人等方面的重要貢獻。龔維蕃《重建濂溪先生祠記》云:“前此未有先生祠。紹興己卯五月,太守向子忞始奉祀于州學之稽古閣,編修胡公銓記之。淳熙乙未(按:原文作‘己未’,誤),郡博士鄒旉遷于敷教堂。戊戌,太守趙汝誼以其逼仄,更創(chuàng)堂四楹,并二程先生像,南軒張公為記。庚子,郡士胡元鼎與其鄉(xiāng)人何士先、義太初、孟坦中、歐陽碩之,創(chuàng)舍設像,教授章穎為記。故居有祠昉乎此?!盵2]據此,何士先于淳熙七年與胡元鼎、義太初等人在道州修繕周敦頤祠堂,創(chuàng)舍設像。聚樂堂蓋建于同時,此文當作于淳熙七年。

    按,何士先,湖南道州人,周敦頤同鄉(xiāng),字號與生卒年均不詳。淳熙年間曾任象郡(今屬廣西象州)文學,后通判永州。淳熙七年與胡元鼎、義太初等人修繕擴大周敦頤道州濂溪祠堂,以壯大道學。章穎《道州故居先生祠記》載:“自郡未新祠宇時,士人胡元鼎已近其遺址,創(chuàng)舍設象。懼其弗壯以久也,則又謀諸校官與鄉(xiāng)之善士,象郡文學何士先、連山戶曹義太初、孟坦中、歐陽碩之,思益大之?!疚跗吣臧嗽氯?,教授章穎記?!盵3]張栻《跋濂溪先生帖》:“右濂溪周先生二帖,某來桂林,邇先生之鄉(xiāng),因鄉(xiāng)之士何士先來訪,屬以考尋先生舊跡?!盵4]據《張宣公年譜》知,張栻于淳熙元年至四年知靜江府(治今桂林)[5]。其間,何士先任象郡文學,得以拜訪張栻。又曾國荃《光緒湖南通志》卷一一一“孝宗朝”條載“何士先,通判永州”[6],淳熙七年,章穎作記仍稱何士先象郡文學,則其通判永州當在此之后。

    2.傅伯崧《希濂說》

    《全宋文》無傅伯崧文?!断eフf》謂“薄宦蹭蹬,歲在庚午,季秋之月,適叨邵陵之麾,偶睹郡治東偏,壁間留字,乃前守潘君燾遺書廬陵楊公求記之語”,楊公即楊萬里。楊萬里《希濂堂記》末署“紹熙甲寅九月晦,誠齋野客廬陵楊萬里記”[7]。則《濂溪說》當撰于嘉定三年庚午九月,時傅伯崧為邵州知州。

    按,傅伯崧,嘉泰元年至二年知龍巖縣,二年于龍巖縣建靈濟廟[8]。嘉定三年知邵州,嘉定五年因事罷官[9]。

    3.徐邦憲《到任謁祠祝文》

    《全宋文》未收徐邦憲文。此文為徐邦憲拜謁周敦頤祠廟后所作祝文。題后注曰“癸酉五月二十七”,徐邦憲為紹熙四年進士,則此文當撰于嘉定六年癸酉五月二十七日,其時徐邦憲剛到江州任所。

    按,徐邦憲,字文子,婺州義烏人。幼穎悟,師從陳傅良,紹熙四年試禮部第一人,登進士第。三遷為秘書郎[10]。嘉泰三年十一月任校書郎,四年三月知處州[11],開禧二年,因反對韓侂胄北伐遭劾被罷[12]。未幾復官,除江西憲[13],為江南西路宣撫使[14]。開禧三年三月任奉議郎、運判,五月改除戶部郎官、淮西總領[15];嘉定元年三月以尚左郎中兼東宮侍講,四月除司封郞中,六月除右司升兼東宮侍讀;嘉定二年正月除宗正少卿仍兼侍讀,十月除權工部侍郞兼知臨安府[16]。嘉定六年任江州知州[17]。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卒于官,年五十七,謚文肅[18]。著有《東軒集》四卷[19],已佚。

    4.胡安之《書萍鄉(xiāng)大全集后》

    《全宋文》未載胡安之文。《書萍鄉(xiāng)大全集后》末署“紹定元年二月甲子”,知此文作于紹定元年二月二十日。

    按,胡安之,字叔器,江西萍鄉(xiāng)人,受業(yè)于朱熹,經史疑義多有著述[20],為南宋名儒。曾與程頤、程顥、張栻、朱熹共受祀于萍鄉(xiāng)五賢祠[21]。程公許淳祐元年至淳祐三年為袁州郡守[22],修葺張栻書院,聘其為主席,以教授諸生,學者稱其為自齋先生[23]。淳祐六年四月十九日,與呂燾、蔡模并為迪功郎、袁州州學教授[24]。

    5.劉元龍《請御書濂溪書院四大字奏狀》

    《全宋文》未載劉元龍文。據文末所署,知該文作于淳祐十二年六月,劉元龍奏請賜御書“濂溪書院”四大字予江州濂溪書院,“以發(fā)揮正學,崇厲儒宮”。

    宋代有兩位劉元龍,謝旻《江西通志》卷五十“紹熙四年癸丑陳亮榜”謂“劉元龍,都昌人”[25],卷五十一“景定三年壬戌方山京榜”載“劉元龍,都昌人”[26]。據文章“承議郎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劉元龍狀奏”“淳祐十二年六月”,知作者為紹熙四年進士劉元龍。劉元龍事跡史載不詳,據此文,知其淳祐十二年為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可補史闕。劉克莊有《劉元龍?zhí)珜W博士制》:“群天下之英材而養(yǎng)之學,必擇天下之名儒而為之師。爾資凝重而行醇愨,所以治其身者無闕,斯可以律人矣,往教擇宮士,必有觀而化者?!盵27]知其嘗為太學博士。

    按,劉元龍,都昌(今屬江西九江)人,紹熙四年進士。年少時就學于濂溪書院,后講學于此。曾任太學博士,淳祐十二年為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奏請御書濂溪書院四大字。

    另劉元龍《謝賜御書表》承接上一篇,劉元龍奏請御書濂溪書院四大字獲準,故上表致謝。據文末所署,知此文作于淳祐十二年八月。文章有云“臣早嘗游此讀書,晚又專其講席,粗尋顏子之樂處,頗識曾點之詠歸”。據此可知劉元龍早年曾就學于濂溪書院,后又在此講席。

    6.馮去疾《江州貢士增員記》

    《全宋文》未載馮去疾文?!督葚暿吭鰡T記》敘嘉熙元年秋,朝廷下旨增江州貢士名額二人。江州郡守趙善璙、程塏相繼為江州貢士增額上書奏請,文中贊頌趙、程二公對增額的貢獻,并表露出江州地廣才盛,增額二人猶不足的心聲。

    按,馮去疾,都昌人,嘉定十三年進士[28]。曾知興國軍,為朱熹門人[29]。宋理宗時知溫州軍[30],淳祐九年提舉江南西路,于撫州創(chuàng)建臨汝書院[31]。

    7.盧方春《南安周程書院記》

    《全宋文》未載盧方春文。文謂“淳祐癸卯,前小雪十日,余過軍謁同舍趙友子厚”,據知此文作于淳祐三年癸卯冬。

    按,盧方春,號柳南,永嘉人,嘉熙二年進士[32],工詩,有詩集《盧柳南小簡》一卷[33]。

    二、補文

    原作者已見《全宋文》,僅補其失收之文。

    1.潘興嗣《仙居縣太君墓志銘》

    《全宋文》第69冊載潘興嗣文,然未收此篇。該文是潘興嗣為周敦頤之母鄭氏所作墓志銘,其中載周敦頤父事、周敦頤幼孤事、周為母遷墓事等,可與潘興嗣《周茂叔墓志銘》相互印證[34],可補周敦頤相關事跡。

    2.郭見義《南安三先生祠堂記》

    《全宋文》第224冊載郭見義文,未錄此篇。文末曰“乾道元年,歲在乙酉,二月庚辰朔,左宣教郎南安軍軍學教授,河南郭見義撰并書”,知記文撰于乾道元年二月初一,時郭見義為左宣教郎、南安軍軍學教授。周敦頤、程頤、程顥曾于南安講學傳道,郭見義“辟室一楹,繪三先生之象而祠焉”,故有是記。

    3.章穎《濂溪田記》

    《全宋文》第277冊載章穎文,未錄此篇。文末載“淳熙六年七月望日,南郡章穎記”,知記文撰于淳熙六年七月十五日。該文所記乃一樁訴訟趣聞,周敦頤永州田產,民周氏與何氏爭之,相互訴訟達二十年。太守直閣趙公檢視濂溪倅永州時公牒,有云“有田若干,舊以私具,得為先塋守者資,族子勿當預”。趙公遂依此舊櫝將田產判歸守塋者李。文章記田訟事,頌揚趙公賢明。從中亦可窺宋代遺產分配、訴訟等社會現(xiàn)象。

    4.王溉《謁祠祝文》

    《全宋文》第219冊載王溉文,未錄此篇?!吨]祠祝文》云:“維宋淳熙十四年,歲次丁未,十一月戊戌朔,十六日癸丑,奉議郎權知江州軍州兼管內勸農營田事借紫王溉,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濂溪先生之祠曰”,知此文作于淳熙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時王溉知江州軍州兼管內勸農營田事?!度挝摹吠醺刃魑醇按耸?。

    5.黃維之《祠堂銘》

    《全宋文》第224冊載黃維之文,未錄此篇。此文作于紹熙元年十一月初六。文曰:“朱熹為之記而無其銘,于是銘之。”朱熹于淳熙四年作《江州重建濂溪先生書堂記》[35],無銘文,黃維之紹熙元年拜謁濂溪祠堂,故銘之。

    6.楊楫《謁祠祝文》

    《全宋文》第282冊載楊楫文,未錄此篇。此文為楊楫拜謁周敦頤祠堂時所作,與一般祝文類似,簡短精練,表達了對周敦頤發(fā)揚孔孟之道的贊美,文中有“楫假道江漬,獲睹遺跡”之句,宋時周敦頤江州祠堂尤盛,此文蓋楊楫道經江州時所作。

    7.陳孔碩《濂溪書院記》

    《全宋文》第282冊載陳孔碩,未錄此篇。據文末所署時間,知此文撰于嘉定六年。記文頌揚周子闡揚孔孟道學之功,并就周子“太極”“無極而太極”之說發(fā)表見解。時陳孔碩為朝奉大夫、廣南西路轉運判官兼提舉本路鹽事。此文由陳孔碩記并書篆,由朝散大夫江南西路轉運判官提舉學事兼權隆興府開封趙崇憲立。

    8.葉重開《道州州學希賢閣記》

    《全宋文》第290冊載葉重開,未錄此文。據記文,時趙彥駿為道州史君,呂濟與州學諸生請以建閣,趙彥駿即命趙栻領其事,閣成,據周敦頤《通書》“圣希天,賢希圣,士希賢”之義命名“希賢閣”。葉重開時為州學教授,應邀撰此文。文末署“淳熙己酉六月初吉,括蒼葉重開記,永嘉盧永年書”,知記文撰于淳熙十六年六月,由永嘉盧永年書。葉重開本年為道州州學教授,可補《全宋文》作者小傳之闕。

    9.李埴《留題書堂》

    《全宋文》第294冊載李埴文,未錄此篇。文末署“嘉定癸酉孟夏朔”,知此文作于嘉定六年四月初一,是李埴拜謁濂溪書堂時所題,同來者有普慈、馮繼、程錟,埴之子李鏞。

    10.李燔《袁州萍鄉(xiāng)濂溪書堂記》

    《全宋文》第296冊載李燔,未錄此篇?!对萜监l(xiāng)濂溪書堂記》撰于寶慶三年[36],載袁州萍鄉(xiāng)濂溪書堂修建始末。文謂“有屋三十楹……前為祠堂,中設元公遺像,旁列明道先生程純公、伊川先生程正公、橫渠先生張公、紫陽先生朱文公、南軒先生張宣公,從以拙堂,屏以光風霽月之樓。堂之左右為齋,曰志伊,曰學顏”,據此可知南宋書堂建制以及南宋道學的地位。記文又謂“邑大夫商侯勞之郊,延之學,屬之為學子講說,則更異其特然也”,“商侯為淮西總卿飛卿之從子,官九江”,可補商飛卿家世之闕。檢《宋史·商飛卿傳》[37]等文獻,未見商飛卿家世,據此知其從子于寶慶三年官九江。此文末附曹叔遠跋。

    11.李燔《南昌縣先生祠記》

    《全宋文》未錄此篇。據文末所署,知此文作于嘉定七年正月。

    12.陳卓《春祀祝文》

    《全宋文》第301冊載陳卓文,未錄此篇。題后注“丙子”,據陳卓生平,知此祝文作于嘉定九年丙子。

    13.魏了翁《留題書堂》

    《全宋文》第309、310冊載魏了翁文,未錄此篇。此文為魏了翁謁濂溪書堂所題。末署“嘉定十有五年秋七月庚申”,知此文作于嘉定十五年七月十四日。文中記載,同游者有眉山蔡震龍、李從周,合陽謝子欽,資中侯季任、楊約,太華李材,眉山張肇、程立之,臨邛高斯謀,劍陽張資深。《魏了翁年譜》載其本年七月于九江謁周敦頤故宅[38],未詳具體日期,亦未提及留題書堂事。據此文可補魏了翁行實。

    14.度正《書萍鄉(xiāng)大全集后》(節(jié))

    《全宋文》第301冊載度正文,未錄此篇。此文為節(jié)選,全文已不可見?!镀监l(xiāng)大全集》為周敦頤集,度正撰有《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致力于周敦頤文集的編纂[39]。

    15.王夢龍宗卿《婺本三書序》(節(jié))

    《全宋文》第308冊載王夢龍文,未錄此篇。此文末署“紹定改元二月既望”,知序文作于紹定元年二月十六日。

    16.王佖《江州州學四先生祠記》

    《全宋文》第325冊載王佖文,未錄此篇。文末署“咸淳乙丑,維夏閏五”,知此文作于咸淳元年閏五月。據記文,景定五年臨川鄧蜚英掌濂溪書院典教,合周敦頤、程頤、程顥、朱熹四先生之冠服,設立祠堂,祠成,鄧君特請王佖作記。時王佖任朝散大夫、直文華閣、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兼提舉常平義昌茶鹽公事。記文由朝議大夫、新除右文殿修撰、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兼江西安撫使、兼屯田使趙日起題蓋。

    17.饒魯《金陵記聞注辯》

    《全宋文》第343冊載饒魯文,未錄此篇。文中謂“嘉熙己亥之夏,余之金陵”“是歲六月甲子,謹書于瑞之西澗書堂”,知此文撰于嘉熙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是年,饒魯之金陵,有以周子學說及相關疑義發(fā)問者,故作此文記疑義并注辯之。文以大、小字區(qū)分,“大字記聞,小字注辯”,共注辯二十余條,又歷考程子之書,認為程子尊信周子深矣,反對今人尊信程子卻質疑周子。

    18.章琰《江州謝表》

    《全宋文》第338冊載章琰文,未錄此篇。此文與上劉元龍《謝賜御書表》同為答謝御書濂溪書院四字。是時,濂溪書院四大字已到江州,章琰作為江州知州,率郡官、書院學生迎之,并撰表文致謝。據文末所署,知謝表撰于淳祐十二年九月,時章琰為朝散大夫秘閣修撰、主管沿江制置副司公事、兼知江州主管江西安撫司公事、提舉南康軍兵甲事、節(jié)制蘄光黃州興國壽昌軍馬。

    19.章琰《書御書濂溪書院字石刻下》

    按,《全宋文》未載此篇。此文承接上文,作于淳祐十二年九月后,御書“濂溪書院”四大字刻于石,文載濂溪書院修建始末甚詳:“年深淪廢,越淳熙四年,郡守臣潘慈明,因故址始復為堂。嘉定六年,郡守臣趙崇憲,于堂之旁益以書院,始聚五邑士而教之。又五年,郡守臣丁焴循四書院比,始即濂溪之名奏請為額,距于今天筆煥揚,典文大備,又三十余年矣。”

    20.鄭霖《南安三先生祠記增祠太中程公》

    《全宋文》第341冊載鄭霖文,未錄此篇。據文末所署,知作于紹定六年七月,時鄭霖為從事郞南安軍軍學教授。南安原有三先生祠堂,祠周敦頤、程頤、程顥,后增祠二程父程珦。此文由鄭霖記,儒林郎江南西路轉運主管帳司黃師參書,朝散郎通判南安軍兼管內勸農營田事韓濬篆額,朝奉郎知南康軍兼管內勸農營田事彭鉉立石。

    21.江萬里《吉州鷺洲周程書院記》

    《全宋文》第341冊載江萬里文,未錄此篇。此文作于淳祐元年辛丑七月。

    22.江萬里《古心攝江西倉日行下州縣建濂溪書院牒》

    《吉州鷺洲周程書院記》后附錄江萬里《古心攝江西倉日行下州縣建濂溪書院牒》,牒文主張于江西未設書院諸縣建立濂溪書院,如寧縣、南昌縣、雩都縣、萬安縣等。文曰“伏見本朝大儒濂溪先生周元公,心傳道統(tǒng),為世先覺。平生游官,多在江西。慶歷元年,為洪州分寧縣主簿、曾被堂檄攝袁州盧溪鎮(zhèn)市,四年為南安軍司理參軍。至和元年,改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嘉祐六年,遷國子博士、通判虔州。八年,行縣至雩都,游羅巖,又在吉州萬安香城寺送別虔守清獻趙公,皆有題詠。熙寧五年,始居江州”,載周敦頤江西行跡甚詳,可與其年譜相互印證。

    23.方逢辰《江州咸淳增貢額記》

    《全宋文》第353冊載方逢辰文,未錄此篇。此文可與馮去疾《江州貢士增員記》(詳上文)參看,馮文已表露江州雖增貢額兩員仍不足的心跡,故江州守臣再奏請增額。據記文,咸淳六年,“以江州為濂溪周元公故里,增貢額二人,從守臣請也”。記文論述了江州貢額增加的必要性,以及元公之學在教化士子、為國所用方面的重要性。記文當撰于同年,時方逢辰為朝議大夫、集英殿修撰、江南西路計度轉運副使。記文由朝議大夫、依舊直寶文閣、特授改差知江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營田使節(jié)制軍馬借紫李輿書,由資政殿大學士、通議大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王爚篆額。

    24.郡齋士《濂溪書院上梁文》

    《全宋文》未載此文。此文題后有“郡齋士作”四字,未詳何人。

    25.陳緯《御書門屋上梁文》

    《全宋文補》載陳緯文,未錄此篇。此文乃為濂溪書院御書門屋作。

    以上為《全宋文》補作者七人,補文三十三篇。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唐宋文學編年系地信息平臺建設”【12&ZD154】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1] (宋)周敦頤:《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8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按,本文所補篇目,均引自此本,不再另出注。

    [2] (宋)龔維蕃:《重建先生祠記》,王晚霞校注:《濂溪志(八種匯編)》,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3年,第42~43頁。

    [3] (宋)章穎:《道州故居先生祠記》,王晚霞校注:《濂溪志(八種匯編)》,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13年,第44頁。

    [4] (宋)張栻:《跋濂溪先生帖》,曾棗莊、劉琳:《全宋文》第255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87頁。

    [5] (明)胡宗懋:《張宣公年譜》,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第七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第406~426頁。

    [6] (清)曾國荃:《光緒湖南通志》卷一一一,《中國地方志集成·省志輯·湖南》第八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第53頁。

    [7] (宋)楊萬里:《希濂堂記》,辛更儒箋校:《楊萬里集箋?!肪砥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3096頁。

    [8] (明)黃仲昭修纂:《八閩通志》卷三三“龍巖縣(知縣事)”謂:“傅伯崧,嘉泰初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上冊第955頁。)同書卷五十九“祠廟”條載:“(龍巖縣)靈濟廟,在縣西,又名龍王廟,兩山對峙,中有潭,深不可測。歲旱,禱之輒應。宋嘉泰二年縣令傅伯崧建廟,賜今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下冊第394頁。)據此,嘉泰元年至二年,傅伯崧當為龍巖縣知縣,并于二年建靈濟廟。

    [9]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載:“(嘉定五年)三月八日,知永州沈圻、知邵州傅伯崧并放罷,永不得與親民差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冊第5066頁。)

    [10] (元)脫脫:《宋史》卷四○四《徐邦憲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2231頁。

    [11] 佚名:《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陳骙、佚名撰《南宋館閣錄·續(xù)錄》,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第328頁。

    [12] 佚名《兩朝綱目備要》卷九載:“(開禧二年三月)己酉徐邦憲罷,自知處州入見,請立太子,因以肆赦弭兵,侍御史徐柟劾罷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30頁。)《宋史·徐邦憲傳》謂“又上侂胄書,侂胄惡其言,嗾御史徐柟擊之,鐫秩罷祠”。(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2231頁。)

    [13] (元)脫脫:《宋史》卷四○四《徐邦憲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2231頁。

    [14] (清)謝旻:《江西通志》第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902頁。

    [15] (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南京稀見文獻叢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第677頁。

    [16] (宋)何異:《宋中興學士院題名》,《宋代傳記資料叢刊》第4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第171~172頁。

    [17]按,脫脫《宋史》卷四○四《徐邦憲傳》載“知臨安府。丐祠,知江州”,又據《到任謁祠祝文》所載時間,可確定其到任江州知州時間為嘉定六年。

    [18] (元)脫脫:《宋史》卷四○四《徐邦憲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2232頁。

    [19] (清)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四八,《中國地方志集成·省志輯·浙江》,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第117頁。

    [20] (清)謝旻:《江西通志》第4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437頁。

    [21] (清)謝旻:《江西通志》第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2019頁。

    [22] 李之亮:《宋兩江郡守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第463頁。

    [23] (清)穆彰阿,潘恩錫,等:《大清一統(tǒng)志》第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72頁。

    [24] (元)脫脫《宋史》卷四三載:“(淳祐六年)詔:‘朱熹門人胡安之、呂燾、蔡模并迪功郎、本州州學教授?!?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3冊第835頁。)

    [25] (清)謝旻:《江西通志》第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995頁。

    [26] (清)謝旻:《江西通志》第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017頁。

    [27] (宋)劉克莊:《劉元龍?zhí)珜W博士制》,辛更儒校箋:《劉克莊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2869頁。

    [28] (清)謝旻:《江西通志》第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003頁。

    [29] (明)李賢:《大明一統(tǒng)志》卷五九,《四部叢刊四編本》,北京:中國書店,2016年,第3657頁。

    [30] (清)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中國地方志集成·省志輯·浙江》,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第431頁。

    [31] (清)謝旻:《江西通志》第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499頁。

    [32] (清)厲鶚:《宋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33頁。

    [33] (清)孫詒讓:《溫州經籍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第976頁。

    [34] (宋)潘興嗣:《周茂叔墓志銘》,曾棗莊,劉琳:《全宋文》第69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26頁。

    [35]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八《江州濂溪先生書堂記》末有“(淳熙)四年丁酉春二月丙子記”,《朱子全書》第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41頁。

    [36] 按,記文云“嘉定甲申秋”“又三年”,嘉定甲申為嘉定十七年,則此文蓋作于寶慶三年(1227)。

    [37] (元)脫脫:《宋史》卷四○四《商飛卿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2228~12229頁。

    [38] 彭東煥編:《魏了翁年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0頁。

    [39] 粟品孝:《宋儒度正編纂周敦頤文集的淵源、過程及其流傳考述》,《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年第5期,第8~15頁。

    猜你喜歡
    元龍淳熙宋文
    恐龍群里的“蝙蝠俠”
    《全宋文》補遺四十五篇
    國學(2021年0期)2022-01-18 05:58:42
    《史記》有張材刊本?
    讀書(2017年12期)2017-12-15 10:46:48
    小豬學打鼓
    小樹葉
    葉采《近思錄集解》成書時間小考
    勞鬼大駕
    丈夫的私房錢
    故事會(2007年20期)2007-05-14 15:23:09
    生活的味道
    三體淳熙元寶小平錢
    收藏(2000年11期)2000-06-14 05:12:28
    南充市| 桐梓县| 浦县| 绥中县| 庄河市| 农安县| 潮州市| 扎鲁特旗| 塔城市| 克什克腾旗| 六安市| 保康县| 聂拉木县| 德庆县| 广南县| 石楼县| 横峰县| 黔江区| 岳西县| 湟源县| 巫山县| 德清县| 韶关市| 拉萨市| 祥云县| 西盟| 关岭| 秦安县| 毕节市| 古丈县| 正阳县| 连城县| 平遥县| 沁水县| 津南区| 蓝田县| 息烽县| 安阳县| 龙岩市| 子长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