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摘? ? 要]隨著我國電力系統生產運行水平的不斷提高,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優(yōu)勢逐漸體現了出來。基于此,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應在堅持科學應用原則同時,正視當前影響自動化技術發(fā)揮效能的因素。本文就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生產運行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究其具體應用,并提出高效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技術;生產運行;電力系統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21)10–0–02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ower System
Zhang Lia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level of China's power system, the advantages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have gradually emerged. Based on this, relevant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should, while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application, face up to the factors that curren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ower systems, explores its specific applications, and proposes efficient application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production operation; power system
電氣自動化技術作為提升我國生產力水平的重要因素,是現代化電力系統安全、穩(wěn)定和高效運行的有力保障,對社會生產和生活意義重大。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對電力工程和系統設備的自動化監(jiān)測、調節(jié)和控制,在應用的過程中體現出了突出的優(yōu)勢,應在進一步探究其應用的基礎上,完善應用策略。
1 技術應用原則與優(yōu)勢
電氣自動化技術是現代工業(yè)文明科技的代表,主要是在機械運行系統或機械設備中植入電子芯片,實現遠程控制的技術,同時伴隨生產運行系統的數據分析、實時監(jiān)控、保護調節(jié)以及故障排查等。作為典型的綜合性技術,電氣技術不單包含電力工程相關技術,還涉及計算機網絡技術、機械技術以及通訊信息技術,在多種專業(yè)技術和知識領域的合力下,電氣自動化技術已經滲透到機電設備與生產系統的方方面面,在社會生產中有著相當大的適用范圍。
1.1 應用原則
在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不同電氣自動化技術和設備系統的規(guī)律,以確保各連接系統的高度配合,發(fā)揮自動控制技術的多種功能,充分發(fā)揮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在自動化生產中的作用,實現對電力系統各設備和子系統的人性化、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為了確保電氣自動化工程運行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與高效性,必須遵循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原則。
(1)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原則,在應用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結合不同電力系統的生產流程與工序工藝,保證科學的統籌設計。
(2)技術應用的搭配性原則,不同的電機系統和電氣設備要做到良好配合,才能發(fā)揮技術合力的最大值,在良好互動的前提下,確保電氣系統中的各個設備按預定的程序和功能正常運轉。
(3)技術應用到可行性原則,在實際的生產運行中應充分考慮不同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可行性與適切性,充分考慮不同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與不同設備的配套使用效果,從功能、運行、安全性能、操作等方面考慮,保證電氣工程運行的穩(wěn)定、安全與高效[1]。
1.2 應用優(yōu)勢
在電力系統的生產運行中應用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優(yōu)勢有很多,以當前的應用具體情況來看,一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力系統設備監(jiān)測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上。電力系統的運行中需要針對變壓變電設備和斷路系統進行運行全程的監(jiān)控和監(jiān)測,才能實現及時排查故障,調整優(yōu)化系統功能的作用。當運用電力自動化技術時,可以實現對電氣設備運行狀態(tài)、參數信息的進一步精細化判斷,及時發(fā)現故障原因并處理故障,以確保電力系統長期、穩(wěn)定、安全的運作,為社會各領域的生產和廣大人民的生活提供有力電力供應保障。另一方面,還體現在電力運行系統各應用設備的智能化運行管理上,即通過與多領域技術的融合,更好地適配于電氣自動化系統,促進整體運行和管理的智能化、科學化和人性化,保證電力系統長久穩(wěn)定的運行,有效提高了電力系統的整體電能生產效能。
2 影響技術應用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環(huán)境
電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這里主要指的是外界環(huán)境中的自然天氣災害。在自動化技術的運用中,電力系統內部的輸電線路負責傳導輸送電能。然而,在這整個過程中,大多數輸電線路確實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下的,雖然有一定的保護措施,但在長時間的外部氧化或惡劣天氣的影響下,輸電線路的整體性能難免會有所下降,另外,許多意外的物理撞擊也會使線路受損,出現電力系統的供電故障問題。
2.2 設備零件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應用時,也會受電氣系統各設備及其零部件性能的影響。在正式應用相關技術之前,必須要保證一應設備和零件經過國家的技術應用質量檢測,確保符合應用標準。隨著電氣電氣系統的長時間投入生產,難免也會出現影響使用性能的故障問題,例如:運行時間變短或穩(wěn)定性下降,針對這類影響因素,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做好針對不同設備的定期故障排查和設備維護檢修,及時發(fā)現零部件的損耗問題和老化現象,第一時間更換全新部件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2.3 人為因素
除了外部自然和內部系統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電力自動化工程管理和技術等各方面工作人員也是影響技術應用的重要因素。就大多數電氣工程的工作部門來看,組成人員相對復雜,且對操作自動化儀器和設備的人員要求較高,必須要確保合理的人員分配和管理,才能有效避免個別崗位空缺的問題。不僅如此,工作人員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和個人工作態(tài)度也很重要,當前部分工作人員對隱患故障排查工作不仔細,這是導致電力設備故障和局部隱患問題的主要原因[2]。
3 具體應用分析與策略探究
3.1 具體應用
3.1.1 工業(yè)生產
現階段,電氣自動化技術和系統很大一部分應用于工業(yè)生產和制造中,在提升整體生產的效能水平同時,促進了許多行業(yè)的高質量轉型與深化改革。其中,以在輸電線路的運維和檢修最常見,通過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推廣、普及和創(chuàng)新應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各類線路故障的發(fā)生概率,充分彌補了以往線路監(jiān)督、監(jiān)控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提高了面對不同故障的反應時間,全面降低了故障檢修過程中需要花費的各方面成本。不僅如此,在利用電氣自動化技術,發(fā)揮其在監(jiān)督和管理過程中優(yōu)勢的同時,還進一步促成了智能管理平臺,充分借助計算機技術中的數據分析功能,實現了對運行狀態(tài)下輸電線路的實時監(jiān)控,在監(jiān)測到故障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向平臺控制終端發(fā)出警報和提示,確保操作人員能夠及時采取行動,盡快維修。
3.1.2 日常生活
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提升工業(yè)生產與制造效能的同時,最大優(yōu)勢還體現在廣大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提高電能利用率的同時,提升了整體智能化水平。在自動化技術遠程控制功能的幫助下,居民可以實現對家用電器和電閘的遠程控制和功能設置,在發(fā)生意外故障時,能夠自動斷電,提升整體的安全性水平[3]。
3.1.3 變電調度檢測
變電站作為電力系統工程中最重要的設施,承擔著電流和電壓轉換和轉變的重要任務。其作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如果出現故障就會導致大范圍區(qū)域的電力供應斷開,因此,必須提高變電站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保證電力供應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長久以來,傳統的人工變電操作很難保證有效地實時監(jiān)控,基于此,應通過電力自動化技術在變電監(jiān)控調度和檢測的優(yōu)勢,加強對電力系統整體網絡的運行全過程的狀態(tài)監(jiān)管,在全面的故障排查下,確保及時發(fā)現故障和隱患,避免造成多方損失。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最大特點在于結合了計算機控制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可以實現對供電網絡的全面調動,加強對不同區(qū)域供電網絡的自動化協調,保證供電運行過程的穩(wěn)定輸出,提高電力基站的自動化水平,保證定期養(yǎng)護工作及時開展,針對性地解決了在傳統人工檢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2 應用策略
3.2.1 加強保護措施
正如上文所述,電氣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客觀因素的干擾,受周圍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較大,因此,為了確保自動化技術應用的整體水平,必須加強對自動化設備和線路的全面保護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一方面,要加強對電氣信息化技術的運用,確保對電力系統中各設備及其零部件的實時監(jiān)控,提高整體的監(jiān)管效率。另一方面,相關的工作人員還要對電力系統中各設備功能的設置,實現對不同電氣設備的分層管理,并加強全面管理,以此降低事故發(fā)生的概率。
3.2.2 做好檢查與維護
為了確保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有效應用,還要從日常的檢查和維護工作入手,加強對相關設備和設施的保護與維修。以我國的電氣化鐵路工程和建設為例,考慮到其復雜的搭建過程,涉及了不同專業(yè)的零部件和設備,為了避免內部和外部客觀主觀因素對生產運行狀態(tài)的影響,相關的技術人員、運維人員和管理人員還要研究科學的檢修養(yǎng)護技術,針對接觸網容易出現的不同電氣自動化故障做好定期的檢查,做好周期的養(yǎng)護,通過專業(yè)化的檢修和養(yǎng)護,提高電力設備及其部件的壽命和性能,及時更換老化設備和部件[4]。
3.2.3 提高各部門人員素質
隨著我國電力系統運行技術的全面發(fā)展,為了確保電力系統生產運行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必須要保證技術操作人員和業(yè)務管理人員的高素質與高水平。考慮到以往電氣系統故障的人為因素,為了提高新時期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水平還要加強對設備檢修人員的技能培訓,從電力電子技術、信息傳輸技術和電氣融合技術入手,加強對相關檢測技術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相應地還要完善電氣工程各部門員工的崗位責任制度,通過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提高不同崗位員工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大局意識,全面提升電氣工程檢測、運維和管理人員的綜合水平,確保滿足新時期現代化建設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需要。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也要保持與時俱進的水平。為了提高工業(yè)生產和制造的效能,確保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保障的供電服務,相關部門和人員一方面要提高對技術應用優(yōu)勢的全面認識,另一方面還要針對常見的技術應用影響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凱,徐一剛,陳沿宏,等.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中的應用[J].輕工科技,2021,37(10):48-49.
[2] 鮑曉輝.電氣自動化技術發(fā)展現狀及趨勢探討[J].電子測試,2021(17):138-139.
[3] 何亞福,郝祥山,蘇彪.變頻調速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的運用分析[J].鍛壓裝備與制造技術,2021,56(4):75-77.
[4] 楊星.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故障預防與檢修技術探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21,11(2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