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巍
摘要:在課改背景下,以美育人的基礎理念被融入教學中,為教學指明了方向。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教師可以在閱讀指導中結合不同的視角浸潤美的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充分地感知美、品悟美、積累美、重構美,還可以在美的浸潤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诖耍疚膶膭?chuàng)設教學情境浸潤、融入文章朗誦指導、由淺入深閱讀鑒賞、情感資源引發(fā)共鳴視角具體闡述開展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美育;策略
引言
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不再是傳統(tǒng)的智育引導,更需要結合多個視角分析,結合美育、體育等多個視角浸潤教學,從而在實踐引導中打造適合學生成長的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在語文世界遨游。閱讀素材中包含著很多美的元素,如果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以美為基礎開展教學指導,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充分地感知美的存在。那么,應該如何開展閱讀教學才更利于美的浸潤呢?筆者認為有必要結合以下幾點展開探討。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浸潤,引導學生感知美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豐富多彩的情境可以讓學生置身情境中思考,產(chǎn)生豐富的情感共鳴,并在結合實際思考探索中理解文字中的美。因此,在開展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閱讀素材分析,選擇一些圖像、音頻、投影等相關的輔助素材,引導學生將知識融入到教學指導中,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指導學生,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中感知美。
例如,在講解《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充分理解其中包含的豐富情境,組織學生感悟文字之美,教師可以結合閱讀素材中的內(nèi)容分析,主動融入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在教學開始階段,可以先播放音樂《滾滾長江東逝水》引入,組織學生在音樂中閱讀思考,喚醒學生對古人的懷念之情,并在感知中營造良好的學習體驗。當學生在音樂中閱讀思考之后,教師再結合本文中呈現(xiàn)出的亂石穿空、卷起千堆雪等營造畫面感引導學生,從而在音畫結合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感知古戰(zhàn)場的壯闊之美。
(二)融入文章朗誦指導,帶領學生品悟美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反復誦讀更利于學生品悟語文素材中的美。尤其是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帶領學生主動讀、專注讀、仔細讀,并在閱讀中欣賞美、品悟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文章分析,為學生營造閱讀氛圍,帶領學生在閱讀中 感受文字呈現(xiàn)出的畫面感,促進學生品悟美。
例如,在講解《故都的秋》時,為了帶領學生感受秋的迷人景色之美,教師可以播放與秋天有關的音樂,如《秋日私語》,帶領學生在音樂中誦讀品悟美。首先,教師先領讀,然后學生個別讀。教師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導之后,再組織學生齊讀和默讀,同時,針對不同的階段融入配樂指導。在反復誦讀中,讓學生能更加全面地品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由淺入深閱讀鑒賞,鼓勵學生積累美
在閱讀教學中,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分析鑒賞,可以幫助學生懂得閱讀素材中包含的豐富情感。這時候要秉持“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要求引導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出覺得美的素材抄寫下來,從而在閱讀鑒賞中積累美,為寫作奠定基礎。
例如,在以《紅樓夢》為素材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nèi)容,挖掘閱讀素材中的美點和關聯(lián)點,組織學生結合課內(nèi)外素材先閱讀后鑒賞,從而在不同的閱讀素材中感受美的存在。為學生更好地感知美,還需要結合個性化閱讀指導、閱讀方法點撥、閱讀積累探究等多個視角,帶領學生結合文章不同的主角的性格特征美的呈現(xiàn)思考,融入閱讀素材分析、提問、瀏覽、思考美、歸納美、積累美等,讓學生在主題閱讀中隨著教師按部就班地引導思考問題,感受閱讀素材中美的存在,并在教師營造的分享課堂中分享記錄下的美,繼而為學生后續(xù)自主閱讀感知打下基礎。
(四)情感資源引發(fā)共鳴,寫作指導重構美
情感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結合閱讀素材中不同形象、內(nèi)容等指導學生分析思考,并主動挖掘閱讀素材中蘊含的思想情感美,可以讓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陶冶。這時,再組織學生探討分析重構美,并以文字、口語表達等方式表達美,將有助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組織學生閱讀《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后,教師可以本文的謀篇布局,先帶領學生閱讀體驗“大堰河”這一人物形象,從而在感受文字結構美的過程中,帶領學生加深對母愛的認識。然后,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情況分析,以母愛為主題,重構文字。通過邊閱讀邊體會情感,引發(fā)共鳴,邊寫作重構素材表現(xiàn)美,促進美的內(nèi)化。
結語
綜上,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素材無處不在。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結合教材分析,在完成基礎閱讀引導目標的同時,主動思考適合學生成長的美的浸潤策略,從而實現(xiàn)精神的洗禮和情感的共鳴,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繼而為社會輸出更多高素質(zhì)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依迎新.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30):2-2.
[2]邱季玲.如何實施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語文天地,2020(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