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摘要】近些年來,在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學生的素質教育也開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教師需要及時改進教學模式,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當然,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明白當前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弊端,并且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現(xiàn)狀 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46
在初中階段,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而且,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開始得到更大的突顯。如今,初中語文教師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需要教師積極地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去探索新的、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以此來共同構建高效課堂。
一、關于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導致教學氛圍比較枯燥
在某些初中學校,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手段是比較單一的,而且在教學的組織安排上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很難全方面地關注到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程度,無法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去及時調整教學。再加上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就會導致整體的教學氛圍比較枯燥、乏味。顯然,在這樣的氛圍當中,教師是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對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來說也毫無作用。
(二)沒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實施了很多年,但是某些初中語文教師的觀念依然陳舊,在教學過程中還在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采用“一言堂”“滿堂灌”等方式,信息交流始終是單向的,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有效溝通,導致課堂氛圍很枯燥,學生都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很難提起學習興趣。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很難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發(fā)展,對于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擴散存在很大的限制。
(三)采用的評價體系不夠科學
某些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還缺乏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評價體系存在弊端的背景下,教師很難去課堂教學進行及時有效地追蹤和改進。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難抓住教材當中的重難點內容。還有某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意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依舊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沒有因材施教,導致學生的成績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
二、初中語文教學問題的改善措施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想有效地改變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提高教學效率,初中語文教師就應當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地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比方說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采用多種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當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語文理論知識,還應當通過自身的行為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還應當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打造高效課堂,從真正意義上去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要順應教育領域在新時期的發(fā)展潮流。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教師還需要及時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將課堂真正地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充分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有效地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一言堂”的現(xiàn)象。
(三)積極地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對于課堂質量來說,課堂氛圍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擁有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構建高效課堂,還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還會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某些初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依舊會將自己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沒有注重課堂上良好氛圍的營造,沒有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在課堂上都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積極性不強,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針對這些情況,初中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觀念,采取有效措施去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充分重視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積極性和教學質量的影響,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確保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得到有效發(fā)揮,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吸收和思考教學內容,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困惑,從而促進他們思維的發(fā)揮,從真正的意義上去提高教學效果。
(四)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為了能夠及時、全面地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便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從而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通過科學、有效的評價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存在的問題,進而分析摒解決。教師還需要重視與學生在課后的交流和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積極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教學法,針對課程目標、作業(yè)布置以及課后考核進行分層,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可以在原本的基礎上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一來,就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當然,在日常空余時間,教師還應當積極地去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在學生完成課內的作業(yè)活動之后,可以引導他們去了解課外的一些東西,拓展他們的視野。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從而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三、結束語
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改變當前在教學方面存在的弊端,必須及時轉變自己的觀念,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去構建高效課堂,通過各種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來,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