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圓 寧波大學
民國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人才輩出,其中包括眾多杰出的女性,最著名的莫過于宋氏三姐妹、張愛玲、陸小曼、林徽因、阮玲玉……她們就像是一張張泛黃卻依然不失風采的舊照,久久地吸引著我們的目光。而說到這些女子,她們的形象都離不開一種服裝,那就是旗袍。
民國時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中國傳統(tǒng)紋樣與西方藝術(shù)進行了融合,孕育出許多既有西方藝術(shù)特點又不失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特點的紋樣,可以說民國是一個中西結(jié)合得比較好的時代?,F(xiàn)探討民國時期的旗袍裝飾紋樣。
清代的袍服受封建思想的影響,非常保守,袍服并不以展現(xiàn)女性身材美為目的,而是在有意無意中弱化或者隱藏女性身材的曲線美,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板一眼,非常正統(tǒng)。服裝的裁剪是平面的,折疊的時候很好看、很平整,穿在身上肩、胸都是平面的,這些地方可以完整地展示出圖案紋樣。服裝在造型上可供選擇的地方幾乎沒有,而愛美的女性只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裝飾圖案的追求上,所以整個清朝尤其是晚清,服裝上裝飾紋樣的繁雜程度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極致,連鑲邊也要里三層外三層。到了民國時期,由于自由民主思想的影響,人們的自我意識覺醒,強烈要求與過去的封建思想告別,于是崇尚簡潔,追求個性解放。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清朝的袍服無論是款式造型、裝飾紋樣還是色彩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逐漸演變成了民國時期的旗袍樣式,受到了我國以及世界各國女性的喜愛,并成為一種經(jīng)典模式固定下來。
花草等植物紋樣是民國旗袍上運用得最多的紋樣。這些來自大自然的植物被提煉出來構(gòu)成紋樣元素,與女性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非常協(xié)調(diào),跟動物紋樣相比顯得更加柔和,因而更加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和喜愛。
傳統(tǒng)的牡丹、芍藥、荷花等花卉紋樣深受人們的喜愛。它們多以寫實手法呈現(xiàn),勾勒得更加逼真,但是并不是運用類似國畫工筆暈染的方式,而是多以線條的形式出現(xiàn)。在深藍色或深紫色絲綢面料的襯托之下,顯得非常富貴。中國傳統(tǒng)文人墨客所喜好的梅、蘭、竹、菊等題材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旗袍裝飾紋樣之中,顯示了人們高潔的品格,和整體淡雅的風格成為一體。很多西方流行的紋樣,比如具有浪漫色彩的玫瑰花紋樣在民國時期也受到追捧,但并不是用寫實手法呈現(xiàn),而是以被適當概念化和抽象化的玫瑰紋出現(xiàn)在旗袍上,鼓勵女性追求浪漫的生活。
中國古代對龍、鳳等紋樣的使用是有嚴格界限的,民國時期由于清政府的垮臺,封建思想的禁錮逐漸消除,傳統(tǒng)的龍、虎、豹等象征著權(quán)力和地位的動物紋樣與民國時期崇尚自由民主的思想不相容,因而大大減少了使用頻率。但是鳳紋因為圖形華美柔和,象征著富貴祥瑞,和民國的旗袍氣質(zhì)非常吻合,因而在較早的旗袍中常有使用,有時會跟牡丹紋樣同時出現(xiàn),寓意吉祥富貴。而像喜鵲、蝴蝶這類象征著喜慶美好寓意的紋樣,常與折枝花一起使用在旗袍紋樣中。
清朝的旗袍發(fā)展到后期,裝飾極其煩瑣。到了民國時期,人們似乎有意走向它的對立面,表現(xiàn)之一就是幾何紋樣的運用。受西方現(xiàn)代抽象美術(shù)的影響,出現(xiàn)了許多幾何紋樣。例如,有一種紋樣是抽象幾何圖形的不斷重復,紋樣有點像明清官員朝服上“補子”里的海浪,淺黃、深黃、紅色暖色系線條搭配上零星幾點靛青,既精致典雅又簡約大氣。還有一種紋樣是幾何形的花紋,配色清新淡雅,很像現(xiàn)代的格子。
幾何紋樣很多,如簡單的直線、曲線、波浪線構(gòu)成的紋樣,做成的旗袍簡潔大方。直線條有拉高人的特點,可以讓女性看起來高挑優(yōu)雅;橫線條能夠讓女性看起來更加豐滿圓潤;波浪線顯得活潑生動,滿足了人們不同的需求;鋸齒形、閃電形充滿了活力;各種大大小小的圓點、圓圈圖形,擁有既活潑又甜蜜的感覺;還有萬字紋、菱形紋、網(wǎng)格紋裝飾旗袍,給人的感覺都是獨特的。
幾何圖形既可以單獨構(gòu)成不同的紋樣,也可以構(gòu)成連續(xù)結(jié)構(gòu)的“骨式圖”,再填入各種植物、動物形,或者填入幾何形構(gòu)成紋樣;還可以運用自由透疊、交錯、環(huán)繞等方式排列出新紋樣。簡潔的幾何紋樣猶如一股清新的風,讓人產(chǎn)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清朝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服裝的款式、顏色都有著嚴格的等級要求。其中黃色就是皇家專用的顏色,黃馬甲、黃馬褂不僅色澤亮麗,而且是權(quán)力的象征,普通老百姓是不允許穿著的,違反者會受到嚴厲的制裁。進入民國后,這種制約消失了,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服裝的款式、裝飾紋樣和色澤。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20世紀30年代,哈德門香煙廣告上的摩登女郎就是身著亮黃色豎條紋旗袍,既有時代特色又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折枝花起源于宋代,宋代畫家注重觀察大自然,名家輩出。受其影響,無論是紡織物還是瓷器上的裝飾紋樣,都喜歡運用均衡構(gòu)圖,左右兩邊追求不對稱美,讓圖案更加靈動自然。民國時期自由民主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在紋樣上也如宋朝一樣,突破了傳統(tǒng)紋樣的對稱限制。例如,綠梅圖案枝干遒勁有力,花枝高低錯落,梅花有大有小、有疏密變化,左邊的繁密、右邊的舒朗,顯得隨意靈動而舒展,跟花鳥畫中的折枝花一樣講求變化,點綴在旗袍上,讓旗袍也充滿了生命力,深受知識女性的喜愛。
我國歷代以植物紋樣為主的圖案紋樣中,唱主角的基本都是“花”,如唐朝盛極一時的團花圖案,直接用各種紋樣組合成一大朵花或者類似花的形式。稍后出現(xiàn)的卷草紋也是以花為主,還有折枝花也是這樣。而民國時期的旗袍裝飾紋樣卻反客為主,葉子成了主角,呈現(xiàn)出來的紋樣有些是葉子比花還要大,花占的面積很小,或者花的圖案藏在葉子里面;有些圖案直接用植物的葉子組合成一朵大花;還有一些圖案干脆只有葉子而省略了花,取葉子的素雅清淡,整個圖案籠罩在深深淺淺的綠色之中,讓穿著和欣賞旗袍的人滿眼都是綠意,夏日的時候一片清涼。
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紋樣大多都是以平面為主,體現(xiàn)的是二維空間,主要采用平涂或者勾線平涂的方法。西方繪畫以明暗法進行立體造型,在紡織紋樣上,由于技術(shù)的進步,引入明暗法表現(xiàn)物體的明暗光影變化,傳入后受到那些追捧新事物的女性的喜愛。例如,表現(xiàn)橋,明暗交界線明顯,光影明確,還有對倒影的呈現(xiàn),顯得非常真實。還有些紋樣吸收了西方繪畫里點彩法的技法,運用點的疏密表現(xiàn)光影效果,產(chǎn)生出特殊的效果。
民國女性崇尚思想解放,在生活上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層婦女更多地出現(xiàn)在各種交際場合,尤其是在“十里洋場”的大上海,女性頻繁出入歌舞廳、劇院等場合。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服裝更加簡潔,裁剪上也更加立體,突出了她們優(yōu)美的曲線,過多的裝飾反而是多余的。這些摩登女郎往往選擇靚麗鮮艷的色彩,如中國紅、明黃、高貴的紫色等,所穿旗袍長度及地、高開叉,凸顯了她們迷人的體型,再配上時髦的燙發(fā),這些都讓她們成為時裝潮流的引領(lǐng)者。這個時期出現(xiàn)的艷麗的顏色與晚清時煩冗華麗的風格是有明顯區(qū)別的。
而廣大普通女性在色彩上則多采用純度低、同色系的配色。南方的上??偸且恍赡邸⑺貎?、靚麗而柔和的顏色,而北方總是一些淡湖綠色、姜黃色??偟膩碚f,這樣小清新的配色使民國旗袍總體趨于柔和淡雅。
民國旗袍在外來思想、外來服裝款式、外來紋樣的影響之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依附于旗袍的裝飾紋樣為了適應這一變化,逐漸減少或者拋棄了傳統(tǒng)紋樣的使用,改變了原來的紋樣,吸收了外來紋樣的特色,發(fā)展演變出眾多的新紋樣,改變了長期以來中國傳統(tǒng)紋樣在中國服飾中的主導地位。這些新紋樣配合新式的旗袍,把民國時代的新女性打扮得搖曳生姿,成為中國傳統(tǒng)服飾邁向現(xiàn)代的轉(zhuǎn)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