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鑫,張連城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 300193;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250)
“元氣”一詞首見于《難經(jīng)》,《黃帝內經(jīng)》中雖無元氣一詞,但有真氣相關論述,中醫(yī)元氣論就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1]。元氣虧虛證可見于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損耗過度,古時多見于勞傷之后、大病之后或久病不愈之后。筆者根據(jù)臨床實踐,總結出一些對元氣虧虛證淺見,以期豐富元氣虧虛證診治。
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2],由腎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其根于命門,受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所充養(yǎng),循三焦通路運行全身,維持全身功能活動。元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運動變化,主要是通過氣機的升降浮沉實現(xiàn)的,其始于腎間,通路為三焦,經(jīng)過了人體的各臟腑、經(jīng)絡及體表組織,激發(fā)各臟腑經(jīng)絡發(fā)揮其生理作用,再循經(jīng)絡下歸于腎如此循環(huán)不停,維持人體生命活動[3]?!镀⑽刚摗吩疲骸肮史蝻嬍呈Ч?jié),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傷元氣,資助心火?;鹋c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脾胃受損,其一運化功能失常,元氣無所充養(yǎng),致使元氣虧虛;其二脾胃樞機功能失常,氣機阻滯,三焦通路不暢,元氣郁滯,再加之情志因素,久而化火,李東垣稱之為“陰火”,元氣阻滯在不同臟腑可出現(xiàn)不同火象,如心火、肝火、經(jīng)脈之火等[4]。元氣虧虛是陰火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由元氣虧虛進一步引發(fā)的氣機升降失司,也會促進陰火的產(chǎn)生。而陰火反過來會阻滯上、中、下三焦氣機運行,導致氣火失調,元氣無法運行全身[5]。故元氣虧虛證外在表現(xiàn)有氣機不調與陰火兩方面。而現(xiàn)代人的元氣虧虛證往往虛實夾雜,可見于產(chǎn)后、大病術后、年老體虛者,此類患者屬元氣損耗,有情志不遂者可兼見氣機郁滯證;亦可見于中青年,此類患者往往工作壓力大,思慮過度,起居不調,情緒波動較多,致使元氣循行過度煩勞,出現(xiàn)元氣虧虛證?,F(xiàn)代研究認為元氣的現(xiàn)代醫(yī)學本質主要體現(xiàn)為機體所有細胞基本功能及它們之間聯(lián)系的有機集合,腎精化生元氣和臟腑之氣的異常會導致衰老及衰老性疾病[6]產(chǎn)生。
元氣虧虛證患者癥狀可 “虛”、“郁”并見,虛證由于元氣不足無法充養(yǎng)臟腑而致臟腑功能衰弱產(chǎn)生,郁證由于元氣循行不暢,局部的氣機不暢而形成。筆者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將典型癥狀總結如下:
元氣根于命門,《景岳全書·傳忠錄·下》說:“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fā)”。元氣虧虛可引起全身性氣虛,故最基本表現(xiàn)是疲乏,精力差;還可見心悸,活動后氣短,也可見失眠,易醒多夢,醒后難以入睡;亦見眼瞼水腫、小腿水腫。盧尚齡教授[7]治療冠心病多從氣治,其中元氣虧虛證患者可見稍事活動即發(fā)并伴胸悶氣急,休息后多可緩解,因元氣虧虛,氣血陰陽皆虛,心脈不榮,心失所養(yǎng)。王平教授也從培補元氣治療老年人失眠[8]。他認為元氣與脾腎最為相關,又常因六淫外犯、七情內傷或實邪阻滯而快速消耗,加快人體衰老,引起“晝不精、夜不寐”,故在治療時以“益腎”、“補中”、“清熱化痰祛瘀以行元氣”為法。
《金匱要略》中提到“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故元氣循行不暢亦會產(chǎn)生一系列癥狀。臨床可見患者怕熱,汗出,容易上火,出現(xiàn)口腔潰瘍或者牙齦腫痛,皮膚干,眼干,口干,脫發(fā),頭皮出油等癥狀。李東垣稱之為“陰火”證,此因元氣循行不暢而致氣機升降失司而產(chǎn)生。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提到“元氣之上行,原由肝而敷布”,肝疏泄氣機,氣機不暢與元氣虧虛可相互影響,共同致病。
綜上,元氣虧虛證患者癥狀繁多,虛實夾雜,難以辯證,但可從脈象入手,其脈可以概括為虛大無力,寸關部浮取可弦、滑、大,沉取無力,尺部多沉而無力。元氣虧虛證需與中氣不足證鑒別,后者也常見疲乏,但其多為一派虛象,甚者中氣下陷,其脈沉而有力。
保元湯為治療元氣虧虛證基礎方,源于李東垣之黃芪湯,其最早見于《博愛心鑒》,處方為:黃芪三錢,人參一錢,甘草一錢,肉桂五分,后據(jù)《景岳全書》補充肉桂劑量?!秳h補名醫(yī)方論》中記載“本方為治男婦氣虛之總方也,保元者,保守此元氣之謂。是方用黃芪保在外一切之氣……加肉桂以鼓腎間動氣,斯為備耳。”現(xiàn)代研究證明保元湯可以保護心肌[9]、改善心力衰竭[8]、提高免疫力[10]等,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使用保元湯治療元氣虧虛證效果很好,尤其可以治療上焦心氣虛、心陽虛所引起的一系列復雜癥狀,保元湯治其根本,黃芪補上焦元氣,人參、甘草補中焦元氣,肉桂補下焦元氣,助全身元氣下歸于腎。但現(xiàn)代元氣虧虛證多產(chǎn)生陰火及郁滯,需在保元湯基礎上進行加味,以制陰火、助元氣下行,故加當歸15g、白芍15g、麥冬30g、車前子15g、川牛膝15g、生龍牡各30g形成治療元氣虧虛證經(jīng)驗方。方中當歸味苦性溫,《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云“其力能升能降,內潤臟腑,外達肌表”。元氣虧虛證之人多內有郁火,傷及陰血,加當歸取其養(yǎng)血、潤燥之力。白芍味酸性寒,《蘭室秘藏》云此方“加白芍藥尤妙,因寒能瀉火,酸味能瀉肝而大補肺金,所補,得金土之位,金旺火虛,風木何由而來克土”。麥冬氣微寒,味甘平,《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云“其可引肺氣清肅下行,統(tǒng)調水道以歸膀胱,因其升降濡潤之中,兼具開通之力”。車前子氣寒味甘,入脾、膀胱、腎經(jīng),能利水竅而固精竅,元氣虧虛證常可見眼瞼水腫或小腿腫或伴見濕熱證,車前子可利水濕促進元氣運行而不傷腎精。牛膝氣平,味苦酸,走陰分,引諸藥下行,助元氣運行。龍骨、牡蠣同用可以收斂浮游之火,《本草思辨錄》云“龍骨攝陽以歸土,牡蠣據(jù)陰以召陽”。全方以保元湯為主,補全身之元氣;當歸、白芍、麥冬三味藥可制元氣虧虛證患者之郁火,養(yǎng)血滋陰,調節(jié)氣機;車前子、牛膝配合肉桂引藥下行;龍骨牡蠣收斂浮游之火,助元氣下歸于腎。亦有學者提出元氣虧虛證治療要補、調、斂相結合[11]。
主訴:失眠1年余。
刻診: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失眠,不易入睡,多夢,易醒,醒后身上疲乏,需要藥物輔助睡眠?;顒雍笮貝灇獯刻煊X得睜不開眼,晨起眼瞼腫脹,平素怕熱,喜冷食,口干,喜飲水,眼干澀,下肢皮膚干,近2-3年覺記憶力減退,脾氣急躁,納少,小便黃,大便干,成球狀,舌淡苔黃厚,脈滑。
既往:高血壓病史5年,糖尿病病史10年
失眠--氣機郁滯證
柴胡18g 黃芩12g 法半夏12g 太子參15g
炙甘草10g 連翹15g 黃芩10g 浮小麥30g
柏子仁15g 棗仁30g 梔子10g 黃精20g
生大黃10g 夏枯草15g 生龍牡各30g 黨參15g
7劑 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
9月7日二診:球狀大便出現(xiàn)次數(shù)減少,睡眠改善不明顯,仍入睡困難,易醒,仍腹脹,排氣可緩解,胸悶憋氣,心慌,無心前胸后背疼痛,眼瞼腫,雙腳踝腫,納可,舌稍暗苔黃,細診其脈,雙寸關脈浮滑,重按無力,尺沉。
失眠-元氣虧虛證:
肉桂10g 炙甘草10g 生黃芪30g 太子參15g
當歸15g 白芍15g 麥冬30g 車前子15g
生大黃10g 生龍牡各30g 棗仁45g 柏子仁15g
白茅根30g 蘆根30g 杜仲15g 川斷15g
7劑 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
9月14日三診:睡眠較前好轉,精力仍欠佳,效不更方,繼服原方14劑。
9月30日四診:睡眠較前好轉,艾司唑侖服用量由2片減少至1片,大便已成形,已無眼瞼水腫,疲乏感較前減輕,納差,覺飯不香,口干,咽干,飲水多能緩解,小便黃,舌淡紅少苔,雙脈較前有力。去太子參加北沙參20,首烏藤20 夏枯草15。繼服7劑。
按:本例患者以失眠來就診,癥狀虛實夾雜,加之平素情志不暢,考慮肝氣不舒,影響氣機升降,日久郁結產(chǎn)生虛火,故治以梳理氣機為法,方以小柴胡湯打底,加黃芩、梔子、連翹佐治上焦浮游之火,浮小麥、夏枯草清肝,棗仁、柏子仁、生龍牡潛降安神,初診后患者僅球狀大便癥狀緩解,《傷寒論》230條中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小柴胡湯可以調暢三焦氣機,但疲乏、失眠等癥狀改善不明顯,二診細診其雙脈輕取浮滑,但沉取無力,是元氣虧虛證典型虛大脈象,患者失眠,兼有胸悶憋氣,活動后氣喘,為心陽虛,元氣不能充養(yǎng)心氣;疲乏,口干,喜飲水,是中焦元氣虧虛,氣機不暢,升降失調,加之平素脾氣急躁,木旺土虛,津液輸布失司;眼瞼腫,雙腳踝腫,為下焦元氣虧虛,腎陽虛水泛?;颊呷菇砸姟疤摗弊C,但其中兼見“郁”證,符合的元氣虧虛證特點,方以加味保元湯,方中將人參改為太子參,加大黃暢通腑氣,白茅根、蘆根走下焦利水以消腫,杜仲、川斷補肝腎,癥狀改善明顯。此病案十分生動地展示了元氣虧虛證虛實夾雜癥狀,說明若是元氣虧虛而產(chǎn)生的郁滯癥狀需從根本論治。同時初診的療效不滿意也提示元氣虧虛證出現(xiàn)的氣機郁滯證僅使用柴胡類梳理氣機藥物氣機運動的本源是氣,元氣本身不足,治病必求于本,單純調理氣機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元氣虧虛問題的。
元氣虧虛證的諸多癥狀,概括起來就是“虛”、“郁”,虛為本,郁為標。隨著現(xiàn)代人體質及生活方式的轉變,疾病譜也隨之改變,人們從勞形轉變?yōu)閯谏?、耗神,亞健康人群越來越多,年齡分布越來越廣,陽氣者,煩勞則張,年輕人過度消耗元氣,日久也會出現(xiàn)元氣虧虛證。臨床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等一些內科雜病癥狀繁多,虛實夾雜,但只要符合元氣虧虛證典型癥狀,尤其脈象符合時,便可使用加味保元湯治療。從元氣虧虛角度可以預防疾病、解決中老年人慢性疲勞等問題,也符合中醫(yī)“治未病”理念,提早治療,盡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