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閆莉紅
(項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項城 466200)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好發(fā)于女性,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導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1]。主要表現(xiàn)為表情淡漠,皮膚干燥、及非凹陷性水腫等,嚴重者可出現(xiàn)血壓下降、昏迷、休克等“甲減危象”[2]。治療上主要以甲狀腺制劑終身替代治療和對癥處理為主,中醫(yī)藥治療對于此類慢性疾病往往療效理想,我們運用自擬涼肝清心湯聯(lián)合優(yōu)甲樂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期間收治的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123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61例,男8例,女53例;年齡38~67歲,平均(51.4±6.7)歲;病程1.8~6.2年,平均(3.4±0.7)年;臨床甲減42例,亞臨床甲減19例。觀察組62例,男9例,女53例;年齡36~69歲,平均(52.3±6.9)歲;病程1.7~6.5年,平均(3.5±0.7)年,臨床甲減44例,亞臨床甲減1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成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診治指南》[3]中原發(fā)性甲減的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心肝火旺,氣血虧虛”的辨證[4];同意接受觀察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期在其它醫(yī)療機構(gòu)接受治療者;有其它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中途停止治療者。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優(yōu)甲樂(德國MerckKGaADarmstadt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052,規(guī)格:50 μg/片)替代治療,初始每天用量25~50 μg,以后每2~4周增加藥量25~50 μg,最大劑量不超過200 μg。每日于早餐前半小時將一日劑量一次性服下。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自擬涼肝清心湯:柴胡10 g、梔子15 g、丹皮15 g、當歸12 g、白芍20 g、淡竹葉9 g、夏枯草9 g、玄參9 g、麥冬9 g、酸棗仁18 g、生地15 g、甘草6 g。以上藥物每日一劑,以1000 ml水煎至400 ml藥液,分兩次于每日早晚餐后服用?;颊咧委?個月為一個療程,兩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3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明顯改善,中醫(yī)癥候積分下降超過70%,實驗室相關(guān)指標改善超過3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改善,中醫(yī)癥候積分下降30%~70%,實驗室相關(guān)指標改善10%~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中醫(yī)癥候積分下降不到30%,實驗室相關(guān)指標改善不足10%。中醫(yī)癥候積分:表情淡漠、反應遲鈍、情緒低落、皮膚干燥、顏面浮腫、大便秘結(jié)癥狀,按照從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得0、2、4、6分的原則計算患者得分總和,即為證候積分。(2)甲狀腺功能: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促甲狀腺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3)血清炎性因子: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4)觀察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 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功能比較 見表3。
2.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見表4。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分)
同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P<0.05。
images/BZ_55_1333_1986_2300_2049.png對照組 61 33.84±6.93 17.61±4.37觀察組 62 34.16±7.05 11.34±4.16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功能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甲狀腺功能比較()
同組治療前后TSH、FT3、FT4水平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TSH、FT3、FT4水平比較,P<0.05。
images/BZ_55_1329_2499_2300_2561.png對照組治療前 61 7.16±1.03 1.37±0.21 5.24±1.06治療后 4.68±0.78 3.07±0.43 8.64±1.48觀察組治療前 62 7.25±1.05 1.34±0.19 5.17±1.03治療后 3.29±0.66 4.28±0.53 11.53±1.59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同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IL-6、hs-CRP水平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TNF-α、IL-6、hs-CRP水平比較,P<0.05。
images/BZ_56_258_386_1233_457.png對照組治療前 61 91.84±11.38 51.87±7.61 9.34±1.84治療后 83.57±10.84 43.26±6.87 7.26±1.53觀察組治療前 62 92.25±11.43 52.23±7.72 9.45±1.88治療后 74.39±9.85 38.94±5.29 6.36±1.47
2.5 不良反應 對照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急躁2例,失眠2例,嘔吐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20%;觀察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腹瀉2例,心悸3例,頭痛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1.29%。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P>0.05。
甲減可分為原發(fā)性、繼發(fā)性和周圍性三種類型,以原發(fā)性最為多見,實驗室檢查可見TSH明顯升高同時游離FT4下降,亞臨床型甲減FT4、FT3可正常,TSH輕度升高[5]。甲減患者一般發(fā)病隱匿,病程較長,大部分患者長時間內(nèi)缺乏特異性癥狀,發(fā)病早期可能只有實驗室檢驗發(fā)現(xiàn)甲狀腺功能異常,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代謝率降低和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下降[6]。標準治療方法是每日服用人工合成的甲狀腺激素,此藥可以使人體保持足夠的激素水平,改善甲減引起的癥狀、體征和相關(guān)血清學指標,服用后效果明顯,安全性高。但是藥物服用時間長,有些患者需終身服用,根據(jù)甲狀腺功能不斷調(diào)整劑量。
優(yōu)甲樂中主要成分為左甲狀腺素鈉,可用于甲減的替代治療,藥物中的左甲狀腺素與人體自然合成的甲狀腺素相同,所以人體無法區(qū)分內(nèi)源性或外源性的左甲狀腺素,服用后在外周器官中轉(zhuǎn)化為FT3,然后與FT3受體結(jié)合從而發(fā)揮其特定作用[7]。對照組患者服用優(yōu)甲樂兩個月后,癥狀、體征改善明顯,中醫(yī)癥候積分明顯降低,體內(nèi)TSH明顯降低FT3、FT4明顯升高,血清炎性因子明顯降低(P<0.05),說明優(yōu)甲樂能有效治療甲狀腺功能低下。
甲減雖以虛癥為主要表現(xiàn),但長期服用甲狀腺激素,可導致體內(nèi)熱毒積聚、心肝火旺,久則耗氣傷陰、氣陰兩虛。治療當以清瀉心肝之火,補益氣血,調(diào)和陰陽。本研究運用自擬涼肝清心湯對證治療,柴胡、梔子為方中君藥,柴胡歸肝經(jīng)可疏肝解郁、和解表里、退熱截瘧,梔子歸心經(jīng)、三焦經(jīng)可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丹皮、當歸、白芍、淡竹葉、玄參、夏枯草為臣藥,丹皮清熱涼血,當歸補氣活血,白芍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平抑肝陽,淡竹葉清熱瀉火除煩,玄參清熱涼血、滋陰降火,夏枯草清肝瀉火;麥冬、酸棗仁、生地為佐藥,麥冬養(yǎng)陰生津,酸棗仁養(yǎng)肝寧心斂汗,生地清熱生津涼血;甘草為使藥,調(diào)和諸藥?,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8]柴胡煎劑有解熱、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炎等作用,還可以保護肝功能;梔子中梔子苷、梔子素有解熱、抗炎、鎮(zhèn)靜、保肝利膽等作用;丹皮中有效成分牡丹酚有抗菌、抗炎、降溫、解熱、鎮(zhèn)痛作用;白芍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增強免疫力、抑制水腫、保肝等作用;淡竹葉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酸棗仁中富含維生素C,可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增強免疫力;生地具有抗衰老、消炎、增強免疫力等作用。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中醫(yī)癥候積分、甲狀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自擬涼肝清心湯可以通過解熱、鎮(zhèn)靜、抗炎、增強免疫力等作用提高甲減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自擬涼肝清心湯可通過提高患者甲狀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