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瑞青
(安陽市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 安陽 455000)
隨著我國畜牧業(yè)現代化的快速發(fā)展,養(yǎng)兔業(yè)也逐漸壯大起來,在養(yǎng)殖過程中,如何提高仔兔的成活率是養(yǎng)殖的關鍵所在,養(yǎng)殖過程中引起仔兔成活率下降的因素很多,如不及時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會給養(yǎng)兔業(y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臨床上仔兔低血糖癥就是其中之一。現如今,仔兔低血糖癥在養(yǎng)兔業(yè)中為常見多發(fā)的病,該病發(fā)病急,病程2~3h,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達100%。為幫助廣大養(yǎng)殖場(戶)在養(yǎng)殖過程中正確診斷和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筆者結合實際臨床工作經驗,探討了仔兔低血糖癥的診斷與防治情況,希望通過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臨產母兔飼喂過多精飼料,特別是富含蛋白質的飼料比例過高,而碳水化合物飼料相對較少,造成外源性糖源攝取不足。
懷孕母兔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使仔兔在胚胎期吸收血糖不好。
母兔難產或產仔過多,使機體內血糖消耗速度過快,正常血糖水平含量急劇下降。
母兔產后缺乳或無乳也可導致仔兔低血糖病的發(fā)生。
病兔突然臥地,全身震顫,流涎,皮溫降低,磨牙,四肢呈游泳狀劃動,驚厥,角弓反張,有時跳起或呈犬臥姿勢,體溫偏低,于短時間內死亡。初生仔兔產后或產后7日齡內,突然不吮奶或吸奶無力,有的生下來就不吃奶,但以生后3~4日齡為多,全身綿軟無力,機體消瘦干癟,全身皮膚涼而發(fā)暗,呈暗紫色或青紫色,并出現皺褶,有的迅速死亡,有的出現陣發(fā)性抽搐,最后于昏迷狀態(tài)下死亡,病程一般2~3h,如不及時治療幾乎100%死亡。也有生后一切正常,能正常吮乳,但多在2~3d內,除出現上述癥狀外,有不同程度強迫爬動,發(fā)出尖叫;有的仔兔拒絕哺乳,可視黏膜蒼白,全身發(fā)紫發(fā)涼,呼吸、心跳較弱,嚴重的蜷縮在一起,側臥不能爬動,全身出現強直性、陣發(fā)性痙攣。
死亡仔兔尸僵不全,皮膚松弛,眼瞼、頸部、胸腹部皮下有不同程度的水腫;胃內有凝乳塊;心肌柔軟;肝、腎、膀胱、腸道等器官無明顯病變。
根據仔兔的臨床癥狀及體溫偏低,突然不吮奶或吸奶無力,有的生下來就不吮奶,全身綿軟無力,消瘦干癟,全身皮膚涼而發(fā)暗,呈暗紫色或青紫色,并出現皺褶,有的迅速死亡,有的出現陣發(fā)性抽搐,最后于昏迷狀態(tài)下死亡,病程一般2~3h,結合死亡仔兔尸僵不全,皮膚松弛,眼瞼、頸部、胸腹部皮下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內臟器官無明顯變化等特征可做出現場診斷。
采血樣送檢進行實驗室化驗,兔血糖正常值為5.5~8.2mmol/l,如果送檢血樣血糖低于正常值即可確診。
球蟲病也主要發(fā)生于幼齡兔,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①急性型,患病兔突然倒地,頭后仰,四肢抽搐,出現神經癥狀,尖叫而死亡。剖檢可見病兔肝臟腫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白色或淡黃色、粟粒至豌豆大的結節(jié)病灶;空腸、回腸、十二指腸和盲腸的腸壁血管充血、出血,腸黏膜上皮因球蟲寄生而壞死脫落,并呈卡他性炎癥。腸腔內充滿大量的氣體和褐色糊狀或水樣內容物。②慢性型,患病兔精神沉郁,被毛粗亂,食欲下降或拒食,喜臥,眼鼻分泌物和唾液增多,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有時糞便帶血,觸摸肝區(qū)有痛感,腹部臌脹,有腹水,眼球發(fā)紫,結膜發(fā)黃,后期出現神經癥狀,多數因極度衰竭而死亡。剖檢可見病兔腹腔有積液,可視黏膜黃染,膽管和肝小葉間部分結締組織增生,肝細胞萎縮,使肝臟體積縮小,質地變硬,形成肝硬化。
實驗室檢查:①直接涂片法:在載玻片上滴一滴50%甘油水溶液,取一塊如火柴頭大的病兔糞便放在其中,然后加以涂布,將硬固部分去掉,涂片的厚度以在涂片下面能隱約看見紙上的字跡為宜,蓋上蓋玻片,進行鏡下檢查即可。如果發(fā)現蟲卵即可確診。②飽和鹽水漂浮法:取5~10g新鮮干凈的兔糞,放到小玻璃杯內,然后加少量的飽和鹽水(每500毫升水加食鹽200g,充分攪勻融化即可),用玻璃棒把兔糞搗碎,再加滿飽和鹽水,然后用雙層紗布將糞液過濾到另一個杯內,靜置15~30min左右,此時,比飽和鹽水輕的球蟲卵囊將漂浮到液面上,取直徑約8mm左右的小鐵絲圈平著接觸液面,蘸取一層水膜,將此水膜抖在載玻片上,然后加蓋玻片進行鏡檢,如發(fā)現球蟲蟲卵即可確診。而兔低血糖癥則涂片鏡檢或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則觀察不到蟲卵。
首先要及時正確地找出病因,然后對癥治療,以補糖為主。
要加強懷孕母兔的飼養(yǎng)管理,特別是懷孕后期的飼養(yǎng)管理,保證懷孕期內外源性糖源攝取充足,以便供給體內胎兒足夠的營養(yǎng)。
要加強產后母兔的飼養(yǎng)管理,使母兔營養(yǎng)充分,保證母兔有足夠的乳汁。
取25%的紅糖水放兔舍內讓產仔母兔自由飲用,來提高母兔體內血糖水平。
對孕期進入30d的母兔至產后3d內,可用25%的紅糖水作為飲水,能減少該病的發(fā)生,并對產后母兔起到溫補作用,尤其是冬季更為重要。
仔兔出生后應精心照料,保暖防寒,必要時采用人工哺乳。對初生不吃奶的、已發(fā)病的仔兔灌服少量溫熱的葡萄糖水,很快就見效,其方法是:用2ml或5ml一次性注射器,取下針頭,將自行車氣門芯膠管套在針嘴上,吸取少量25%或50%的溫熱的葡萄糖液,放入仔兔口內讓仔兔自行吸吮,若個別仔兔不吸吮,可輕輕活動注射針柄,緩緩注入仔兔口內,每次注入1.5~2ml,每間隔2~3h灌服一次。治療期間要特別注意小環(huán)境的溫度,溫度不能過低,應在15~25℃的溫室內灌治為好。
綜上所述,該病病程短,主要發(fā)生于仔兔,死亡迅速,死亡率高,應在早期及時治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對母兔妊娠期間飼養(yǎng)管理不當,因此,在飼養(yǎng)過程中應加強對妊娠母兔的管理,特別是妊娠后期的管理,應注意母兔的營養(yǎng)和保健,防止產后無乳或少乳。仔兔出生后應精心照料,保暖防寒,必要時采用人工哺乳。一旦出現疑似病例,應及時采取急救措施,盡量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