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韋
(黃岡市中醫(yī)醫(yī)院 外二科,湖北 黃岡 438000)
泌尿系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按發(fā)病部位可分成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及尿道結石等,其中,以腎結石及輸尿管結石較為常見[1]。泌尿系結石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突發(fā)性腰部疼痛、尿急、尿頻、尿痛及尿液顏色渾濁,部分病人還可能在排尿時出現(xiàn)血尿或砂石情況,嚴重者可引發(fā)尿路梗阻、尿路損傷及感染性疾病的嚴重并發(fā)癥,導致腎功能受損,威脅生命健康[2-3]。泌尿系結石的發(fā)病人群以20歲至45歲的青壯年為主,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該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對我國公民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為了進一步探討泌尿系結石治療的有效方法,本文對中西醫(yī)結合方法的治療療效加以分析,取得較好效果,如下所示。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泌尿系結石病人為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9例;年齡23-69歲,平均(45.23±5.13)歲;其中,腎結石11例,輸尿管結石16例,其他7例。實驗組中,男26例,女8例;年齡22-67歲,平均(44.67±4.86)歲;其中,腎結石12例,輸尿管結石17例,其他5例。將兩組病人的臨床資料加以比對,其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本研究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組所有病人經(jīng)過臨床檢查和癥狀觀察后確診,符合泌尿系結石的臨床指征,年齡18-70歲之間,能夠遵醫(yī)囑接受治療,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診斷為其他的系統(tǒng)結石者,因病情嚴重需采取急診手術治療者,處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患有其他對C反應蛋白水平產(chǎn)生影響和無法遵醫(yī)囑治療的病人。
1.2 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即使用鹽酸消旋山茛菪堿注射液(生產(chǎn)企業(yè):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707)行肌肉注射,每次10mg,每天1次。如果病人有感染癥狀,可按實際病情予以左氧氟沙星針劑(生產(chǎn)企業(yè):河南雙鶴華利藥業(yè)有效公司;國藥準字H19980192)行靜脈滴注,每次0.2g,每天2次,連續(xù)3天。對于年紀比較大的病人,應該適當調(diào)整輸液的速度,以免輸液的速度過快使病人不耐受,在結束治療后可適當進行跳高運動,若病人有嚴重的疼痛感,可予以復方雙氯滅痛注射液(生產(chǎn)企業(yè):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公司;國藥準字H1990253)行肌肉注射,每次2 mL,每天1次,連續(xù)2天。
實驗組在西藥基礎上予以中藥排石湯加減治療,藥方組成為:牛膝15 g,瞿麥、萹蓄、海金沙、冬葵子各20 g,滑石25 g,車前子、雞內(nèi)金30 g,金錢草40 g。之后隨癥加減,若有氣虛癥狀,加黨參與黃芪各20 g;病程較長可加杜仲15 g,熟地20 g;氣滯這可加木香、沉香各10 g;疼痛嚴重加延胡索10 g、川楝子15 g;有血尿情況則加生地15 g,小薊和藕節(jié)各20 g。以上方劑用水煎煮取汁300 mL,每天1劑,早晚服用,連續(xù)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情況,顯效:病人的癥狀得以基本消失,經(jīng)B超檢查可見結石陰影基本消失,各項生命體征均恢復正常;有效:病人的癥狀及疼痛感明顯減輕,結石的數(shù)量減少,直徑縮??;無效:病人的癥狀體征和治療前比無明顯改變??偗熜轱@效率與有效率的總和。同時觀察兩組尿紅細胞計數(shù)、結石排出時間及滿意度評分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錄入SPSS 21.0軟件加以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及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s)、%表示,對比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對照組治療后臨床總療效是73.53%,實驗組總療效是94.12%,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尿紅細胞數(shù)、結石排出時間及滿意度評分對比。實驗組尿紅細胞計數(shù)明顯比對照組少,結石排出時間也比對照組短,滿意度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尿紅細胞數(shù)和結石排出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尿紅細胞數(shù)和結石排出時間對比(±s)
分組 例數(shù) 尿紅細胞計數(shù)(個/ mL)結石排出時間(d)滿意度評分(分)對照組 34 16.35±4.20 18.69±3.72 81.61±5.82實驗組 34 8.61±2.71 7.13±1.25 93.71±4.28
泌尿系結石作為常見疾病,在疼痛發(fā)作前病人一般無明顯的表現(xiàn),多在劇烈運動、勞動或長時間的顛簸后導致腰部劇烈疼痛后發(fā)現(xiàn),常伴有排尿困難及疼痛表現(xiàn),病人還可伴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腹脹等,嚴重者還可能出現(xiàn)血尿情況[4-6]。泌尿系結石在我國發(fā)病率在5%-15%左右,一旦發(fā)病將給病人帶來巨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應激,所以,尋找及時有效的治療手段很有必要[7-8]。
中醫(yī)將泌尿系結石納入“砂淋”、“血淋”范疇,多因腎虛、濕熱下注及血瘀氣滯致病,當病人長期食用辛辣肥膩食物時,可使尿液煎熬過久使殘留雜質(zhì)凝結為砂石,引發(fā)泌尿系結石[9-11]。中醫(yī)治療以補腎溫陽、活血化瘀及利尿行氣為主,選擇排石湯加減治療,方中金錢草有利尿通淋和滑石通竅之效,萹蓄及雞內(nèi)金能利水滲濕和活血化瘀,冬葵子及瞿麥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車前子則有利水通淋的作用,海金沙能清利濕熱,滑石可利竅通淋,牛膝可活血化瘀,諸藥聯(lián)用,能夠?qū)σ蚪Y石所致局部水腫、粘連、炎癥等進行有效和解及抑制,起利尿引流和增強尿液對結石的沖刷力度之效,從而化堅消石,促使病人順利排出結石。而鹽酸消旋山茛菪堿注射液有解除平滑肌痙攣和松弛平滑肌之效,與中藥聯(lián)用可促使結石更順利排出,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取得較理想效果[12-14]。
本研究,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實驗組在西藥基礎上予以中藥排石湯加減治療,對照組治療后臨床總療效是73.53%,實驗組總療效是94.12%(P<0.05);實驗組尿紅細胞計數(shù)明顯比對照組少,結石排出時間也比對照組短,滿意度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證明中西醫(yī)結合方法在泌尿系結石的治療中可取得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加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