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真菊
[概要]德育是小學音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在音樂教學中加入感恩情感的滲透尤為重要。音樂教學在情感滲透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所以音樂教師應該對音樂作品中的情感進行分析,并且將音樂中的情感傳達給學生,從而影響學生的品行。教師需要將音樂課堂作為培養(yǎng)學生正向情感的沃土,使學生能夠在音樂課程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案例介紹
小明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脾氣比較暴躁,經常會和同學發(fā)生爭吵,甚至會上升到肢體沖突。對待其他同學和教師都非常不尊重,對待父母也不懂得感恩,經常會無緣無故的向父母發(fā)脾氣,在課堂中表現(xiàn)非常差,教師在上面講課的時候,小明總是會在下面做很多小動作,而且還會出聲打斷教師講課。課堂活躍度也不高,在進行互動的時候,小明從來不參與,總是做自己的事情。小明認為父母以及教師對他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shù)模X得父母必須要滿足他的任何需求,從來不會對父母說謝謝,也不會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學校中也不會幫助同學,只會欺負同學。
二、案例分析
小明課堂的表現(xiàn)差是因為教師對于小明的關注比較少,而且對小明教師總是批評多過于鼓勵,所以激起了小明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小明在音樂課上總是和教師反著做。其次就是家庭原因,家里的父母對于小明太過于溺愛,以至于小明缺乏獨立能力,很多小明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卻總是搶著幫小明完成,而且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父母都能夠為小明找到借口。小明的父母對于小明要求比較低,小明回到家后只需要認真完成工作即可,父母也并不會給小明提供很多鍛煉的機會,回到家后也不會讓小明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小明的脾氣比較暴躁,很少有同學會主動和小明進行交流,其他同學在一起玩的時候小明只能一個人在那里看書,這會讓小明覺得受到了孤立,所以就會變本加厲的欺負其他學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獲得朋友,通過這種方式吸引其他學生的注意,希望能夠成為其他人關注的焦點。
三、案例開展過程
1.在開始講授《真善美的小世界》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想象真善美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世界,在開始想象之前,教師要給學生講授真善美這三個字的含義真是代表真誠,善是代表善良,而美則代表的是美德。在理解這三個字含義的基礎上展開想象。
2.教師可以以自身為例子,幫助學生找到思路。教師可以說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踐行真善美這三個字的,通過自己的例子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然后讓學生回想自己見過的或者是自己做過的相似的事情。
3.如果有學生沒有做過相似的事情,教師則可以換一種提問方式,換成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踐行真善美這三個字,然后引導學生踴躍的回答。在這個時候教師需要提問小明,要小明起來回答這個問題。
4.因為小明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到時可以引導小明回想父母在家中會做哪些事情,那父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幫助父母。同樣也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幫助小明進行反思,可以讓小明把自己當做教師,如果小明是一名音樂教師,當小明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同學都在底下交頭接耳沒有一個人聽小明講課,那這個時候小明是什么心情,從而引導小明思考作為一名學生,在課堂中應該如何表現(xiàn)。
5.之后帶領學生一起學習這首歌,在學習了這首歌之后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后作業(yè),那就是在回家之后將這首歌唱給父母聽,并且要對父母說一聲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然后在下一節(jié)課的時候讓學生分享自己在家中幫助父母做了哪些事情。
6.課后也需要和家長進行交流,將自己的相關作業(yè)告訴家長,希望家長能夠配合自己的工作。此外希望家長能夠多讓學生參與到家庭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幫助家長做一些小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謝謝,讓學生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他人都要抱有感恩之心。
四、成效及總結
成效:經過這次課程,小明能夠主動的幫父母做一些事情,而且也能夠進一步做到換位思考,課堂的積極性也更強,當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小明能夠主動的集中精神聽教師講課,也不會在底下做一些小動作干擾教師授課。小明收到的表揚也越來越多,而且脾氣也有所改變,和其他同學的關系也明顯得到了改善。小明擁有了很多朋友,而且在朋友遇到困難時也能夠主動的給予幫助,對待幫助他的人也能夠主動的說謝謝,對待父母也不再抱著理所應當?shù)膽B(tài)度,而是從心理上感到感恩。
總結:要想在音樂教學中做好感恩情感的滲透,就需要做到對癥下藥,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性格設置教學方案。因為很多學生不是不懂得感恩,只是沒有這個意識,學生對于父母還是非常感謝的,但是因為父母的寵愛,漸漸的習慣了父母的付出。所以教師需要先從思想上幫助學生進行轉變,在思想上發(fā)生了變化之后學生的行為就會隨之發(fā)生變化。此外教師也需要和父母進行交流,將自己的教學方法告訴父母,盡量能夠得到父母的配合,這樣的情感滲透效果才能更好。此外也需要轉變父母的觀念,不能讓父母一味的寵愛孩子,而是要給孩子一些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對于孩子的事情不要大包大攬,不能夠養(yǎng)成孩子的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