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摘要:中職的計算機教學是需要老師們把技能和理論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教育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知識理論積累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但是現在中等職業(yè)教育的普遍問題是學生們的基礎比較差,即使長時間學同一個知識,也會在操作的時候出現各種問題,需要老師們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技巧幫助學生們改變現在的局面,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本文就提升中職計算機的教學技能為主,給廣大教育者提供了一些借鑒,希望能夠對老師們教學技能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策略分析;計算機教學;技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4-
現在我們的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科技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和進步,各種各樣的工作崗位都需要求職者們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能,許多社會企業(yè)也極其需要這樣的信息技術人才。中職計算機老師們要了解這樣的社會現狀,為積極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實操人才貢獻一份力量。
一、“紙上談兵”不可取,要進行實操考核
現在的學生們都多多少少的依賴通過背誦知識來取得不錯的考試成績,但是這些都是功利性質的,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不能促進一個學生真正的發(fā)展。學生們要想真正學好一門技術,必定要在掌握了基本知識理論的前提下能夠動手操作,進行實踐活動,才算是真正學會了一門技術。所以老師們要在布置理論理解背誦作業(yè)的前提下,適當的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們進行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的開展原則是有一定要求的。
首先,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參考社會需求的課題,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有了實用性學生們在動手操作的時候就會產生積極性,親自體會到計算機課程帶來的社會影響和意義。
比如在學習“圖片設計與排版”課題的時候,老師們就可以利用這種課題來讓學生們學習自己設計廣告圖片。因為現在的廣告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學生們拿到課題之后就會去日常生活里找到相應的材料,比如街道上的廣告圖,以此帶給自己靈感的同時也能夠在心里認同這項技術是有用的。最后學生們自己設計出來的廣告圖片,如果創(chuàng)新意識強烈,主題新穎,甚至可以在老師們的指導之下申請專利,體會創(chuàng)新帶來的價值。
其次,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具有連續(xù)性和綜合性。老師們布置一項實踐任務往往是比較花費學生們的精力與時間的,不能夠每天都布置這樣的作業(yè)。所以實踐作業(yè)就要布置的少而精,要有豐富的價值和意義,綜合考察學生們的多種計算機技能。這樣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溫習之前學過的技能,達到記憶上的鞏固。
比如在學習“Word”“Excel”“PPT”等基本辦公軟件的時候,老師們就可以綜合起來一起布置一個實踐操作任務,因為這一部分的內容是比較綜合的,每一個辦公軟件在辦公室都很常用,而且彼此會有穿插的地方,可以互通學習。老師們可以讓學生們假裝自己是老師,選擇一個課題設計一套上課用的教案,其中就包含要用到的“Word”來寫教案,用“Excel”來設計班級學生們的花名冊,用“PPT”來制作上課需要用到的課件。這一套就是教師們上課需要用的資料,學生們在練習技能的同時就能夠體驗一把當老師的不易。
二、結合學生們的興趣設計課堂引入點
中職的學生們處在思想轉折時期,是新的邏輯思維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培養(yǎng)學生們對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可以幫助他們更投入的學習知識。老師們可以選擇很多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比如學生們最喜歡的游戲形式。計算機教學形式本身就具有很明顯的靈活性,可以通過許多形式表現出來。當在學習“文字排版”的時候,老師們就可以把這個課題設計成游戲形式,在課前制作一個步驟骰子,每個面都有對文字排版的指令,讓學生們上臺來擲骰子,擲到哪一面就要按照上面的要求對老師課件上的文字進行排版,比如“設置文字大小和字體”、“設置行間距”等等之類的指令。最后通過學生們的共同合作得到一篇排版規(guī)范的文字內容。
這樣的過程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臨場表現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由學生們沒有設計正確,那么可以通過其他學生的幫忙共同完成,既不會讓臺上的學生尷尬,也可以讓全班同學共同認識到這個易錯點。
三、優(yōu)化原有的教學方式,利用情景教學法
在改變以前的教學形式時,老師們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為自己提供教學上的便利,就比如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創(chuàng)造教學的情境,便于學生們看清楚老師們的操作步驟。同時,情境的創(chuàng)造還有其他的形式,給學生們分一下小組,便于課上對一些比較難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需要合作的時候,還可以讓小組合作完成課上的作業(yè),形成課堂上輕松的學習和討論氛圍。
比如從生活中發(fā)現有用的計算機知識,學生們在生活比較常見的應用技能莫屬打印技能了。有很多學生需要打印學習資料進行課前復習,但是并不懂怎么操作。這就涉及到“Word”軟件中的一項技能。老師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里面的放映功能,在課堂上進行操作。包括教學生們怎么打印雙面材料或者彩印、黑白印等等,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們在生活中發(fā)現計算機技術的用處,認識到自己學習的計算機知識是對自己的生活有用處的,就能夠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四、考慮學生個性化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思想。因此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就要考慮這種不可避免的差異性,不能對教學過程進行一成不變的處理,包括作業(yè)的設計也是需要針對大多數學生們的要求來的。
比如老師們在布置線下作業(yè)的時候,要考慮到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們需要解決的問題?;A好的學生可以完成一些難度比較大的作業(yè),而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老師最好先幫助他們把基礎知識鞏固好,再進行下一步。因此,作業(yè)的設計就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由簡單到難,有能力的學生要爭取把最后的作業(yè)做出來,而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只要把前面能夠做對的完成就算是不錯的了。
結語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們要積極提升自己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對于老師們來說,也要盡量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們營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雙方的努力,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不僅是為了完成學生們個人的學習成就,還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推動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陳紅. 淺談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準”翻轉課堂的應用策略[J]. 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4,09:22-24.
[2]牛曉強. 淺談中職計算機有效教學的策略[J]. 無線互聯科技,2012,03:165.
[3]宋巖. 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