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
摘要:新時期下,教師應遵循新課標要求開展化學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并構建起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由此提升學生的化學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對學習者來說,將學習知識綜合為聯(lián)系緊密的框架能夠增強學習的條理性與有效性,也有助于良好學習方法的形成。因此,本文圍繞著化學知識體系構建的積極作用以及基于知識體系構建的高中化學教學路徑等方面展開思考與探究,以期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知識體系;構建策略
新課改之后,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由以往的機械背誦元素周期表與物質結構轉為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實際上,高中化學的學習就應該是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發(fā)展自身能力并樹立正確價值觀念與情感態(tài)度的過程。在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認識到化學知識體系構建的重要性,首先帶領學生閱讀教材目錄,使其從整體視角感知化學知識,把握知識點見的聯(lián)系;接著教師應以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認識化學知識并鍛煉其化學能力,逐步構建起化學知識體系;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科學思維整理完善知識體系,由此夯實學生化學知識基礎,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化學知識體系構建的積極作用
1.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高中化學課程知識繁多且理解難度高,實際學習中,學生可能嘗試了多種方法也不能完全吸收轉化化學知識,出現(xiàn)學習負擔重且效率低的問題,長期下去會使學生產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而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能夠讓學生快速調動已有知識儲備學習新知識,通過聯(lián)系新舊知識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發(fā)表自身觀點與想法。同時,完備的知識體系能幫助學生高效解決問題,獲得學習自信心。
2.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高中化學教師應兼顧學生化學知識與化學技能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但因實際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應先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學習效率,確保課堂教學時間的合理應用,并將學生的學習時間延伸至課下,使其在高效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化學知識與技能?;瘜W知識體系的構建則為學生自學能力與學習效率的優(yōu)化奠定了知識基礎,有助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3.轉變學生的依賴心理
傳統(tǒng)高中化學課堂往往由教師主導,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tài),容易對教師及教材形成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意識,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都有所不足。教師對學生化學知識體系構建的引導能夠向學生滲透自主學習的意識,逐漸轉變學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從“等食吃”變?yōu)椤罢沂吵浴?,希望能在化學課堂中習得更多知識,提高自身化學水平。
二、基于知識體系構建的高中化學教學路徑
1.以整體視角構建知識體系
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獨立完成化學知識體系的架構難度較高,若教師將此當作任務交由學生獨立完成,很可能會使學生感到茫然,帶來不必要的學習負擔。因此,教師應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設計好構建知識體系的具體步驟。首先,教師應在復習課中引導學生捋清各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閱讀教材目錄的形式帶領學生探究其感興趣或存在疑問的內容,達到構建并完善化學知識體系的目的。
例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教材目錄,讓學生說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課或一單元,教師再根據(jù)學生說的內容向其提問,使學生在游戲化的氛圍中復習化學知識。接著,教師可帶領學生通過目錄回憶相關知識點,說出各個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由此讓學生正視聯(lián)系,產生構建知識體系的意識。然后,教師便可指導學生根據(jù)目錄繪制思維導圖,嘗試初步構建化學知識體系,并在繪制完畢后與同學交流繪制主題與思路,以此補充完善思維導圖。
2.以實踐活動完善知識體系
當學生初步建立其知識體系后,教師應進一步以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確保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并能靈活使用所構建的知識體系。實踐活動是驗證、完善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讓學生深度探究所學過的化學知識能夠起到良好的鞏固作用。例如,在完善“鐵”的知識體系時,教師可將學生分為人數(shù)均等的若干個小組,讓各小組觀看有關制鐵技術發(fā)展歷程的視頻,同時每個小組組內分配任務,由2-3名成員記錄視頻中的關鍵信息。觀看完畢后,各小組對所記錄的信息進行交流探討,以簡潔的語言復述制鐵技術的發(fā)展史。在學生復述過程中,教師可適時提出問題,強化學生思維深度,使其全面掌握相關知識點。最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查找制鐵相關資料的課后作業(yè),并與小組成員共享資料,在學習借鑒中完善自身化學知識體系。
3.以科學思維優(yōu)化知識體系
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指導其調動科學思維優(yōu)化知識體系,進而樹立學習自信心,能夠主動參與到各類化學實踐活動中,實現(xiàn)自身知識與技能的提升。例如,在優(yōu)化“鐵”的知識體系時,教師可先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以問題為導向帶領學生回顧舊知識:請你說說鐵的結構與性質是怎樣的?你能嘗試畫出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嗎?鐵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有何不同?借助上述問題,一定程度上也能完善學生的相關知識體系。接著,教師可鼓勵學生展示自己構建的“鐵”的化學知識體系,并引導學生從方法與價值兩方面探討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的相關問題,以交流心得的方式提高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積極性與能力。當學生具備一定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后,教師可讓學生構建完善“金屬”的化學知識體系,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與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價值顯著,能夠有效減輕學生負擔,轉變其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引導其逐步樹立起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從而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實際化學教學中應通過以整體視角構建知識體系、以實踐活動完善知識體系、以科學思維優(yōu)化知識體系等策略切實提高知識教學的效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好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運利,王海英.新課程新教材背景下的化學教學思考與實踐[J].江蘇教育,2021(Z3):49-52.
[2]徐維全.高中化學關鍵能力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2021(2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