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晴樂
(開封市金明小學,河南 開封 475000)
中小學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增強學生基本的安全辨識、防范和自我保護、自衛(wèi)能力。這是當前現(xiàn)代化教育形勢下,學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和社會賦予學校的責任。為此,學校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建立一套系統(tǒng)、完善的校園安全管理機制;其次,應該高度重視提升教師的安全知識素養(yǎng)并開設安全知識課;最后,應全面開展各種安全專題活動,并通過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從而全面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
學校是全體師生在校期間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學校安全管理機制是否健全,與全校廣大師生的安全密切相關。為此,完善學校的安全管理機制無疑是保障校園安全的第一步,只有建構一個由點到面、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體系,才能夠為全校廣大師生的安全工作保駕護航。
中小學校是由一個個教學班級組成的,以班級為主要單位,以校長為主要責任人,形成了校長→主抓安全的副校長→教導處負責人→班主任及其他全體科任老師,這樣一種自上而下的嚴密教育責任體系。學校要制定詳細的安全責任和應急預案,與全體師生簽訂規(guī)范的《安全責任承諾書》。管理制度越嚴格、完善,校園安全工作也就越有保障。
學校應成立保衛(wèi)科,聘請專業(yè)保安人員負責校園治安。學校相關部門應制定細致的責任承諾書和明確責任義務,出于對接觸到人員的復雜性和對巡視校園重要性的考慮,還要建立一套詳細的突發(fā)事件應急機制,確保在出現(xiàn)意外情況時能及時與校領導進行溝通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1]221-222。
確保教師的安全責任貫徹落實到人。班主任是班級安全管理最為直接的負責人,日常的安全和常規(guī)管理應囊括諸多方面:學生在校期間的人身安全管理、學生在校時的學習和生活管理、班級和各個功能教室之間相關的安全設施和儀器的管理以及每日的安全臺賬記錄等。除班主任外,每個班級科任教師也都是自己課堂的安全負責人,組織學生安全上好每節(jié)課是最基礎的工作。除此之外,科任教師還要積極配合班級參加早、晚學生進校和放學時執(zhí)勤站崗的工作以及各類大型活動的安全管理等,為學生和校園安全保駕護航。
每個班級堅持安全隱患周排查和每個月小排查兩項工作制度。各班、各技術科負責人每周對所有負責區(qū)域內的人員進行一次小型的安全隱患地點排查,每個月再進行一次大型排查,并及時向負責人員上報排查情況。根據自己所上報的結果,學校應迅速做出反應,必須定期進行情況匯總、問題整改和結果反饋。學校還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檢查制度。例如:可以結合每周的衛(wèi)生清潔活動,在定期開展衛(wèi)生檢查工作的同時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定期向社會公布檢查結果,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再如:教學樓的房間內墻體出現(xiàn)裂縫,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供信息,方便專業(yè)人員前來檢查和維修;樓梯防水層護欄高度太低不能夠滿足要求,需及時做好修整、增高;新建的教學樓有瓷片脫落現(xiàn)象,應及時派人進行修補,等等??傊?,學校的安全責任管理網應全面細致,有了較為完善的管理機制,才能真正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真正合格的教師,不僅僅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安全知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在遇到特殊情況時及時做出反應和相應處理,并能夠在平時教會學生自救、保護等相關知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社會安全意識、風險防范能力。有條件的中小學可以專門配備一些安全教育教師,每周開設一節(jié)安全教育課,系統(tǒng)地為學生講授安全知識。如果學校并不具備開設一套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課程的條件,也應因地制宜,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經常性地對教師進行特殊的專題訓練。學校教師掌握了基本緊急事故處理方法后,才能正確處理各個班級的學生突發(fā)意外傷害事故,以此減少對學生造成的傷害。
目前,教育部專門在網上開設了安全教育平臺,很多省、市也都擁有自己研發(fā)的安全教育知識教材或讀本,給學生免費開設系統(tǒng)化的安全教育課程,這是全面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社會責任心和安全意識的最直接、有效途徑。如果中小學都能夠為學生開設系統(tǒng)的安全知識教育課,以小學為例,每名小學生在校的6 年中持續(xù)不斷地接受安全知識教育,6 年下來,每個孩子都能夠真正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自護、自救知識,那么,學生無論是在校、在家或在其他日常生活場所,發(fā)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就會大幅度降低,這不僅僅對于學校和家長,甚至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更為重要的是,這樣能夠使學生從小就在內心樹立安全意識,持續(xù)學習的安全技能將會讓學生受益終生。如果國家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從小學、初中、高中都要開設安全知識課,那么,接受過如此系統(tǒng)安全教育的年輕一代,將會給國家的未來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保障[1]143-144。
學校只開設安全教育課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定期開展各種豐富多彩、全面細致的安全專題活動。
中小學生在學校的日?;顒又谐霈F(xiàn)摔傷、擦傷等各種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其中大部分可作為針對學生開展安全知識宣傳教育的典型案件,這類重大事故具有現(xiàn)實教育意義,也是很好的教育契機。因此,要把握時機及時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使其樹立安全防范的意識。可以讓事故現(xiàn)場的學生敘述一下當時的場景,情境再現(xiàn),用切身的案件去教育每個學生,使其從心底深刻地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還可以充分利用班隊會時間,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安全知識主題宣傳活動,將有關校園活動安全注意事項的信息,采用各種形式(如自由創(chuàng)編安全歌謠或者是辦手抄報等)傳遞給學生,使他們明白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可能是自己和家庭無法承受的。
交通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但是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普遍比較淡薄,尤其是部分中小學生,在過馬路時不顧前后左右,任意穿行,過馬路時的行走方向和路線都會根據自己的心情而隨意改變,交通事故發(fā)生率極高。因此,學校應組織各個班級經常利用隊課時間讓學生學習有關交通安全知識,看視頻、情景劇、小品表演、安全示范課演練等以及采用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自我保護技術能力和安全自救知識。同時,也可以專門聘請交警擔任校外輔導員,并經常邀請他們到學校開展交通安全知識講解和教育活動。另外,學校也可以在假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慰問烈日下站崗的交警、請當警察的家長給學生介紹典型案例、普及交通安全知識等??傊c警察叔叔近距離交流是學生所向往的,活動效果也比普通的課堂教學更好[2]17-32。
目前,越來越多學生選擇在校進行午餐。所以,學校的食品安全教育應走在前面,防患于未然。例如:學校在保護學生個人衛(wèi)生方面主要強調“五要,六不,兩堅持”,即要勤洗頭、要勤修剪指甲、要勤洗澡、要勤刷牙、要勤洗手;不喝碳酸飲料、不吃三無食品、不共享飲料和水杯、不吸二手煙、不飲酒、不隨地吐痰;堅持隨身攜帶紙巾和水杯。同時,學校也要制訂午餐和飲食安全細則,并通過各種宣傳及評比活動,讓每名學生高度重視午餐的飲食衛(wèi)生安全。
教師在給學生灌輸和傳授安全教育知識的同時,也要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在指導和教授小學生如何規(guī)劃和避險、怎樣預防地震、火災、洪澇、暴雨等各種自然災害可能帶來的各種安全隱患時,可以多次、不定時地組織學生傾聽一些有關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講座和看一些類似的視頻,帶領學生前往消防大隊參觀,并常利用全校集會時間進行全校性防震和減災演習。在進行演習前,教師首先要將這些自然災害的潛在危險性和其預防措施詳細教給學生,如平時怎樣有效地防止這些火災事故的發(fā)生,遇到大型火災或者是地震時我們都應該怎樣逃跑或者自救。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實際操作演習,讓學生認識到這些安全知識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并且通過學習掌握生活中必須具備的安全知識,由此,在遭受危險的情況下盡可能將風險控制到最小[2]34-54。
學生本身就是相對較為弱小的群體,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突發(fā)情況總會不期而至,此時假如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學生就會遭受傷害。因此,學校應該通過各種教育方式,逐漸提高學生的自我安全防范和保護意識,使其在遇到各種突發(fā)情況時都能夠采取有效手段來保護好自己,把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與此同時,提升學生的辨別能力,能夠清楚地辨別是非對錯,面臨誘惑時能自覺抵制[3]。另外,還可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社會經驗,從而加強其自我防范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面對現(xiàn)代社會中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和事情。
學校每學期可以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周”可以是除安全教育課和各項活動外的集中安全教育,可以每學期一次,也可以一個月一次,具體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安排。
“安全教育周”的內容要豐富多彩??梢葬槍δ硞€安全專題開展系統(tǒng)深入的活動,如交通安全主題:周一是認識交通標志,周二是步行安全,周三是騎行安全,周四是乘車安全,周五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安全。也可以一天一個主題進行多項安全知識普及。以逃生避險主題為例:周一是地震自救知識,周二是防溺水知識,周三是火災自救知識,周四是防踩踏知識,周五是防恐防暴知識??傊?,“安全教育周”既是安全知識宣傳,更是強化安全教育。
家庭,是一個孩子最早接觸也是所處地點持續(xù)時間最久的活動場所,家庭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學校應建立切實可行的“學校-家庭聯(lián)合機制”,確保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工作更全面。學校可以制定一系列安全知識教育方面的措施和政策,用定期組織召開學生家長會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力求充分加強學校與家長間對于學生在安全知識教育方面的聯(lián)系,秉承共同為學生服務的價值觀和理念,使家長全力配合學校各種安全管理工作。同時,為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安全管理體系,作為安全知識教育的另一支力量——家長,也應該有意識地針對學校安全知識和管理制度提出自己的合理想法,而后與學校方面進行交流和討論,以便更好地服務和教育學生。
總之,學生的健康與安全是國家和民族繁榮昌盛的基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視、慎終如始,時刻不能掉以輕心。只有從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制入手,全面提升和培養(yǎng)教師的安全知識和素養(yǎng),開設規(guī)范化的安全知識教育課程,全面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安全專題活動,家校結合共育,才能更加全面、細致、切實地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和學生安全教育,從而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并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