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偉清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從化希賢小學,廣東 廣州 510000)
項目式閱讀活動因為其任務具體、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顯著等特點被廣泛采用。本文根據(jù)項目式閱讀活動的現(xiàn)狀,設計了幾點策略,其中包括: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建立活躍課堂氛圍、進行項目總結(jié)等。其中每一個設計都是在教育者自身經(jīng)驗的基礎上所完成的。
項目式閱讀活動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該教學形式以學生完成的項目為主,以項目完成的成果為導向。在目前的項目式的閱讀活動中,由于教師過分注重活動的形式,不注重學習的成效和模板達成情況,導致項目式的閱讀活動越來越注重形式卻忽略了本質(zhì)的成果問題。而且在大部分的項目式的活動中,教師沒能注意到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過分地凸顯教師地位,從而忽視了學生起到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憶讀書》一文時,一些教師只是完成課堂的形式,不僅自己為學生念誦了全文,并且只要求學生將課文中的生字書寫了幾遍,根本不注重對文章內(nèi)容的擴充。而且在整個過程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無法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變成了死讀書的“書呆子”。又例如,在學習新的課文《牛郎織女》的時候,大部分教師喜歡通篇講,而不給學生留出自行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教師應該做的只是起到引導學生完成項目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是我們國家傳統(tǒng)的神話故事。它講述了天上的仙女和凡間一個普通人在一起的故事。請同學們帶著幾個項目問題閱讀全文:織女在天上是什么人?牛郎和織女是如何認識的?故事的結(jié)局是什么?”隨后再讓學生自行通讀全文。而如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則只是老師在完成項目,學生根本沒能夠參與到其中去。因此,教師要改變項目式閱讀活動的現(xiàn)狀,首先應該改變固有的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
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是沒有能對閱讀產(chǎn)生足夠的興趣。由于小學生正是建立世界觀和培養(yǎng)個人品質(zhì)的時期,因此自制力往往較差。小學生對于自身感興趣的任務,會很認真去做,但是對于無聊枯燥的內(nèi)容,則很可能會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
因此教師如果想在項目閱讀任務中取得良好的成果,就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課文《太陽》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通過先描述有關太陽演變的物理學背景,再去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科普類的文章一般比較枯燥和無趣,因此教師要通過講故事方式先勾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向?qū)W生提出自主閱讀任務。例如,老師可以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完成的是《太陽》這篇課文的學習任務。在閱讀這篇課文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些有關太陽的知識。宇宙中有一種大質(zhì)量的天體,叫作恒星,而太陽就是我們這個太陽系中的唯一恒星,它為地球帶來了光和熱。如果沒有了太陽,地球就會變得無比寒冷和黑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將會死去。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 萬倍,相當于130 萬個地球那么大,但是太陽在所有恒心的體積中卻也只能算是中等。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帶著一些疑問閱讀課文:太陽那么大,為什么我們看到的太陽那么?。刻柟鈱ι镉惺裁醋饔??”教師通過講述預備知識,讓學生心中對太陽產(chǎn)生了好奇。因為太陽是每天都能夠看得見的事物,學生自然就能夠?qū)ζ洚a(chǎn)生興趣,也就愿意去閱讀文章了。
除了這類科普文章,一些散文也是激發(fā)學生文學興趣的好的例子。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一文時,教師可以先向?qū)W生展示“鳥的天堂”相關的視頻和圖片。教育者曾經(jīng)在課堂上向?qū)W生播放過“鳥的天堂”的視頻,視頻播放出來以后,學生們都被這美麗的鳥和樹的場景震撼了。大部分學生都發(fā)出了驚呼,甚至一些學生還表示以后一定要去那里看看。結(jié)果之后的閱讀的效果也是十分的顯著,這就是學生興趣被點燃了的效果。
自主式的閱讀項目完成以后,接下來教師應該讓學生對項目問題進行討論和回答,建立活躍的課堂氛圍。但是在讓學生進行討論以前,教師最好先向?qū)W生描述文章的背景和相關知識。例如在讓學生閱讀并討論《月跡》一文時,教師先為學生講述有關月亮的知識和神話傳說。教育者曾經(jīng)在課堂上這樣描述過:“月亮是地球的衛(wèi)星,它環(huán)繞地球旋轉(zhuǎn)并為地球阻擋了大量來襲的隕石,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的安全。月亮一般只會在夜晚出現(xiàn),這是因為,人是通過月亮反射的太陽光線觀察到的月亮。而白天太陽光太強,所以人觀察不到月亮。也因此,當太陽和月亮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月亮也會完全消失,這就是所謂的月食現(xiàn)象了。古代人們不清楚這其中的原理,所以編造了天狗吃月亮的神話傳說。除此之外,有關月亮的傳說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下面請同學自行閱讀本文,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描述一下你們覺得月亮像什么?!边@樣一來,在了解了月亮有關科學知識和民俗故事背景后,學生的閱讀效率會提高很多,討論起來也更加具有興致。
又例如,在學生閱讀了《松鼠》一文之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松鼠的外貌是什么樣子的?松鼠有什么生活習慣?松鼠冬天是怎么度過的?”此時,一些細心讀過課文并且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就能夠準確地描述結(jié)果。而一些讀課文時走神、不仔細的學生,要么就會支支吾吾,要么就是說得不對。經(jīng)過和回答的正確答案對比后,這部分學生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返回去再次深入閱讀課文。此外,對于一些性格內(nèi)向,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這也是一次鍛煉自身能力的機會。這就是建立活躍的課堂討論的作用。但是教師也應該注意,一些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仍然可能存在不用心的情況,比如看到老師在面前的時候就假裝在討論,而當老師走開以后就開始了閑聊。除了這一點,教師還應該注意討論的效率問題,既要考慮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又要注意不能讓討論占用了過于多的課堂時間,從而導致后面的教學計劃無法完成。
在互動式討論結(jié)束以后,教師應該對學生項目完成的情況評價后,再繼續(xù)講解課文。例如,在學習課文《鯨》的時候,老師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鯨魚生活在水中,卻說它是哺乳動物?對于學生討論出的答案“鯨魚用肺呼吸,鯨魚是胎生”,教師需要對其做一個總結(jié),讓學生把各種答案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答案。除了總結(jié),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到更高的高度。例如,在學習了《風向袋的制作》后,教師提問:“同學們自己還做過什么手工?”可能一些做過的同學會回答“紙飛機、紙船、紙花”之類。教師可以趁機說:“那么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一個課后完成的任務。請同學們放學后按照書上的方法也制作一個風向袋吧。”這樣,既能夠讓學生鍛煉動手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課后再次閱讀文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又例如,當學習了課文《慈母情深》并討論以后,學生對于課文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時老師提出:“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的母親都為你們做過哪些事情呢?”當提到這種問題,學生們都會很愿意參與回答。根據(jù)教育者的經(jīng)驗,有學生會回答說:“我的母親在我生病的時候送我去醫(yī)院,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庇械臅f:“我的母親每天上班已經(jīng)很累了,但是在下了班以后卻還是給我做飯做菜?!边€有的會說:“我的母親經(jīng)常帶我出去旅行,她想讓我開闊視野,而不是成為只會讀書的書呆子?!鄙踔吝€有的會說:“我的母親對我很嚴格,每次當我考試分數(shù)下降以后,她都會嚴厲地批評我。但是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痹诼牭搅诉@么多的回答以后,此時教師可以說:“同學們的回答讓老師十分滿意,那么老師也希望你們回去能為母親做一件事情??梢允菐湍赣H洗腳,也可以是幫母親洗碗、擦地等?!边@樣,既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中的核心思想母愛,也能夠讓學生懂得感恩回報父母,培養(yǎng)出良好的品德與素質(zhì)。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育過分注重流程,不夠開放和活躍。且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不能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因此,項目式的閱讀活動因為其能夠解決以上問題而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結(jié)合了項目閱讀活動的現(xiàn)狀,設計了三條實際應用策略,為項目式閱讀活動教學方案的完善提供了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