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男
摘 要:近幾年,小組合作模式被廣泛應用于教學的行列中,受到了許多教師和學生的喜愛。這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通過相互間的合作和交流,有效提升自身英語閱讀的水平。就此,重點分析了在教學課堂中小組合作模式應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小組合作;策略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依靠教師的描述來進行授課,學生在講臺下只能扮演聆聽者,不能夠主動融入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模式的廣泛應用,有效改善了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促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那么,如何才能夠有效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效果呢?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模式的意義
小組合作模式,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教師合理有效地分配小組成員,讓學生能夠在小組中進行互幫互助,從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結構化的學習策略,小組成員在一起能夠有效活躍學習的氛圍,增強相互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實際上小組合作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有以下三點。首先,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有許多復雜且基礎的知識,有的學生基礎能力較好,能夠快速流暢地完成閱讀的任務,而有的學生則會被卡在“半路”上,使用小組合作閱讀就能有效改善其中存在的不足,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能夠幫助學習成績比較弱的學生。其次,小組合作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英語閱讀的欲望,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增強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模式實現(xiàn)以強帶弱,一個班級中會存在成績分化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通過均衡小組的綜合水平,來解決班級兩極分化的問題,有效加強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小組之間的成員分配不科學
許多教師在實行小組分配時,總是習慣性地讓坐一起的學生自動組成一個小組,這種分配方式雖然簡便,卻忽略了學生個性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性。甚至有的學生會對自己所處的小組不滿意,進而與組內成員不能友好相處,最終造成尷尬的局面。有的學生則會在熟悉的小組中肆意打鬧,不僅不能夠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還會影響到其他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尤其是課堂上小組合作模式會產生大量的噪音,學生不能夠專心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小組分配時,要注重學生小組成員的科學分配,讓學生能夠在合理的小組中學習相對應的英語閱讀知識。
(二)小組缺乏明確的分工
小組的分配問題不僅受限于人員的性格差異和學習能力,還需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有效的分工。大多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的活動時,不能夠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能夠比較從容地解決相對難的問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就不能順利地進行英語閱讀工作。由于這類學生情況比較特殊,也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因此,教師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工,讓小組合作的模式能夠有效應用于英語閱讀的教學中。
(三)小組合作只流于形式
小組合作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非常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并沒有注重小組模式的應用。每當教師宣布實施小組模式時,引起的回響都是劇烈的,一個小組中每個人都你一句我一句地在交談,但是大多不是關于英語閱讀中的內容,甚至誰也聽不清楚誰在說什么。當教師結束討論后,請學生回答問題,得到的回應又是一片寂靜。這種小組合作的模式僅是注重表面,而忽略了實際的東西。小組中沒有人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作出詳細的記錄,沒有分工。所有人都在自顧自地說著自己的想法,達不到真正的合作。而實際的小組合作模式,應該是能夠使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在相互交換意見中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要能夠真正把握小組交流合作的模式,不能只流于形式,讓學生能夠在高效的小組合作中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水平。
三、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將小組合作模式與課前閱讀進行有效結合
課前準備非常重要。學生能夠通過有效的課前準備,提前理解教師即將要傳授的課程。在日常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有效地積累相對應的英語基礎知識,包括短語、詞匯、句型等,就會導致不能獨立完成英語的流暢閱讀。在小學的閱讀教材中,不僅包含學習過的知識內容,還另外增添了許多新的單詞和句子,這就需要學生擁有豐富的英語知識積累。如果僅僅是教師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學生的授課工作,并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會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因此,教師就可以在英語閱讀課前讓學生進行相對應的小組分配。讓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來進行新單詞、新句式等的學習,能夠在相互幫助、相互探討中琢磨和研究出新的英語知識,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例如:人教版英語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then and now”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先通過對學生基本情況的了解,來進行有效合理的分組。讓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與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穿插在一個小組中,共同執(zhí)行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如本單元的內容,教師就可以讓各小組在上課前去查詢課本中不認識的新單詞,可以利用字典、互聯(lián)網進行查閱,提前了解課本中的知識內容。接著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提高自己預習的積極性。除了本單元的生字詞外,還能了解更多相關的單詞信息。如本單元的單詞包括“race”“ice-skate”“cycling”等,那么學生就可以根據本單元的主題來尋找更多相關的英語單詞,如“gymnastics”“tennis”“volleyball”等這些關于運動類的單詞。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模式,能夠讓學生在相互幫助中提高學習英語閱讀的效率,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水平。
(二)將小組合作模式與閱讀課上進行有效結合
課前預習是教學中關鍵的一個步驟,而課堂中的教學就是整個授課流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經過課前的預習后,學生大致了解該單元所要學習的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充當?shù)氖且龑д撸钪匾娜蝿帐禽o助學生獲取有用的閱讀信息。帶領學生走進閱讀中,驗證閱讀前的想法是否正確,還存在哪些疑問。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如“猜燈謎、詞語接龍、快速搶答等,盡可能地豐富教學的模式,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閱讀興趣,增強主觀能動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英語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then and now”時,就可以利用小組游戲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前都會布置相對應的預習,而在實際上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來檢驗小組預習的情況。如采用詞語接龍的形式來進行小組游戲。首先,教師讓小組成員自行討論自己通過任何途徑找到的新單詞。接著給學生講述相應的游戲規(guī)則,教師出示一個主題,學生則根據這個主題開展有效的接龍活動,游戲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每個小組成員依次站起來回答教師的主題要求的詞語,每答對一個就積累一分,到最后看哪個小組的分數(shù)最多。如:教師公布了一個運動的主題,那么學生就要根據教師主題說出相對應的單詞。這個單詞可以是書本中的內容,也可以是課外的。此外,還可以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組織小組表演課本中的內容,通過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閱讀的材料,加強英語閱讀的語感。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來進行課上的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使其一起分析課后的習題,對不懂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英語閱讀的水平。
(三)將小組合作模式與閱讀課后進行有效結合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過程才能夠有效提高。因而,教師僅憑教材中的內容來進行學生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課上的教學是對學生基礎的培養(yǎng),想要讓學生的閱讀思維也能夠得到提升,還要從課外入手。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依舊可以將小組合作模式引入課后的教學中,讓小組間可以通過課后的知識進行相對應的拓展,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水平。
例如:人教版英語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then and now”的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通過課后的形式來進行一些知識性的拓展。讓學生能夠在課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參與討論。如,教師可以通過制作表格來讓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填制,這個表格的內容可以與上課時的內容相關。該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講述Mike的幾天幸福生活,那么教師在表格中就可以進行有關的提問,如“有關農村的情況”“Mike與新朋友的學校生活情況以及對未來的籌劃是什么”等等,讓小組成員能夠共同探討和回憶學習過的知識內容,將表格填補完成。利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英語閱讀學習,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利用表格加深學生對閱讀的印象,情感方面也會得到更高層次的升華。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模式是正確的選擇。因此,教師要能夠切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有效地將小組合作模式應用于課前、課上、課后,促使學生能夠在多方面的結合學習中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雒秀蓉.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評價策略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20(6):31.
[2]薛梅.“三步互助”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方式探尋[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00.
[3]丁紅梅.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70.
[4]余婷.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措施[J].小學教學研究,2019(27):44-45.
[5]李艷.小學英語教學中高效小組合作學習之探究[J].海外英語,2019(16):198-199.
[6]馮金霞.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J].英語廣場,2019(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