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述了從夏代到民國初年中國各個朝代疆域的變遷及各個朝代地方制度改革的情況,書中附有31 個制度表和27 幅各朝代疆域地圖,是我國第一部公開問世的、系統的歷史地理專著。本書由我國歷史學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顧頡剛及歷史地理學家、我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史念海合著,于1938 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20 世紀30 年代,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編“中國文化叢書”,其中列有《中國疆域沿革史》,約請歷史學家、“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顧頡剛撰述,但其事務繁多,無暇執(zhí)筆,于是受命其學生史念海搜集材料并起草。感于日寇侵凌,國難當頭,顧頡剛指出:“必須詳細論述疆域損益及其演變蹤跡,借以使國人具知創(chuàng)造祖國山河之匪易,寸土皆應珍視,不能令其輕易淪喪?!笔纺詈R源酥甘緸榭蚣茌喞?,制定大綱目錄。顧頡剛還指出:“在論述歷代疆域時,涉及許多地名,應分別列成表格,既清眉目,又可少占篇幅;講地理不能不用地圖,現代地理如此,沿革地理更是不能舍之不用?!笔纺詈T跇I(yè)師的指導下,廣讀群書,博采眾議,斟酌取舍,最終完成《中國疆域沿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