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視閾遍及各個領域,其中的英語教學與翻譯研究十分重要。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交流,英語能力和水平也成了考核人才的重要方面之一。目前,英語教學以及翻譯研究還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一步的改進。本文筆者將分析創(chuàng)新發(fā)展視閾下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翻譯研究現(xiàn)狀,并提出改進方式和完善策略。希望能對英語教學和翻譯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創(chuàng)新發(fā)展;英語教學;翻譯研究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China' 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covers all fields, among which English teaching and translation research are very importan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al exchanges, and English ability and level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alent assess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which need further improvemen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It is hoped that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Key word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English teaching; Translation studies
【作者簡介】董靜(1981.02-),女,漢族,貴州盤縣人,六盤水師范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當今社會高速發(fā)展,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斷推進,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這種時代背景對于英語教學和英語翻譯有了更高要求。我們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際人才,從而促進我國在全球的發(fā)展。然而,目前的英語教學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不能在生活中有效應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更不用說適應國際工作。而我國翻譯研究也存在著局限性,需要進一步的調整和改善。
一、創(chuàng)新發(fā)展視閾下英語教學現(xiàn)狀
從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視閾來看,英語教學還存在著如下問題:
1. 英語授課模式和內容單一。許多英語課堂的授課模式為教師在講臺上通過PPT講解知識點,缺乏和學生之間的高效互動,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而教學內容也有所欠缺,只注重對課本內容和的單一講解,讓同學們了解語法、單詞,背過課文和練習習題。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但無法了解許多文化以及語境。只有靈活運用英語文化的內涵,才能更好地進行文化交際。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這“教”與“學”失衡的狀況,教師的灌輸大于學生自主的學習。長此以往,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枯燥乏味,也就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2. 不重視對學生口語的教學??谡Z教學的不足是國內英語教學的一大弊端。許多教師注重學生的書面成績,對于學生的口語學習缺乏正確的引導。而許多學生也因為對自己的口語水平缺乏自信,不愿意張口說英語。這樣一來,學生越來越沒有大聲說英語的勇氣,口語水平也越來越差,甚至有可能成為“啞巴英語”。
3. 不能實現(xiàn)聽說的有效結合。在實際的課堂 教學中,許多學校在聽說結合方面也有所欠缺。對于聽說材料的選擇,學校和教師也有著局限性,僅僅應用教材配套的錄音而沒有進行拓展訓練。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境,聽說結合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只有讓學生更深入地領悟英美文化、開拓思維和改進學習模式,才能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二、創(chuàng)新發(fā)展視閾下翻譯研究現(xiàn)狀
在翻譯研究方面,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翻譯技術不斷改進,新科技的研發(fā)提高了翻譯業(yè)的生產力。在翻譯實踐方面,實現(xiàn)了在翻譯實踐層面,實現(xiàn)了從純人工翻譯到人工翻譯與翻譯技術的結合;在翻譯研究層面,實現(xiàn)了從基于主觀經驗到基于客觀數(shù)據(jù)的方法上的變革;在翻譯理論層面,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拓展了翻譯研究的范疇。然而,目前的許多翻譯技術和翻譯研究缺乏對具體語境的考量,重視技術與理論的誕生大于實踐。翻譯的最終受用者是人,因此應注重人的主體性。
中國在翻譯理論研究上還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盲從教條主義。對于西方翻譯理論能否適用于中國翻譯,中國翻譯界看法不一,因此出現(xiàn)了兩種草率看法:全盤接受和徹底否定。對于西方理論的研究,許多研究者也僅僅停留在引用、介紹或者價值判斷階段,而缺乏對其理論深層次的探討或者對其局限性的分析。這樣一來,不利于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借鑒西方理論。而對于我國自身翻譯理論的研究也缺乏創(chuàng)新性,大部分研究都僅僅陳述和歸納原有的理論,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和邏輯,這樣不利于我們在構建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翻譯理論。
翻譯研究內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國目前的翻譯研究中,語言學層面的翻譯文本研究以及語言轉換研究占了主導地位。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的一些翻譯研究者還停留在較為初始的階段。西方的許多研究者將翻譯與美學、哲學、心理學、文化、社會研究相結合,實現(xiàn)了研究的跨學科和多學科的交叉及整合。因此,我國目前的翻譯研究還有著很大的進步和發(fā)展空間。
三、創(chuàng)新發(fā)展視閾下英語教學改進方案
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水平,從而在學習、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用到英語,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貿易。時代在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和信息化體現(xiàn)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新技術的進步,線上授課已經變得十分方便。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便利,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運用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學生即時資源共享,構建多元互助學習關系。師生的溝通不僅僅局限于線下的課堂,也可以通過線上的多種APP,實現(xiàn)了溝通的即時性和高效性。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出問題并得到指導,教師也可以及時解答問題、了解到學生的困惑和進度,從而改善自己的教學計劃,極大地提高了英語教學的效率。
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為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借助英語影視作品來提高學生的語感。英文電影、電視劇、電臺、廣播電視等中包含許多地道口語表達以及文化。通過觀看這些影視作品,學生可以進一步體驗和了解英語語境、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同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多多閱讀英美文學原著,加強對文化以及英語本身的理解和思考。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更深入地進行英語學習,這在無形中提升了跨文化交流能力,成為符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時代的英語學習者。
將學生分成小組練習口語。教師應多給學生口語交流的機會,而將學生分成英語口語交流小組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問一些值得思考和研討的問題,鼓勵和激發(fā)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增強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思辨能力、英語應用能力,這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口語水平。
舉辦英語趣味活動。英語辯論賽、英語話劇、英文常識競賽、英文歌唱比賽等,都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這些活動的準備和進行中,學生能夠學習相關的英語知識和英美文化知識,在趣味中實現(xiàn)了對知識的鞏固和應用。這種創(chuàng)新對于英語教學的改進很有借鑒意義,可以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的自主性,從而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教師自身也應不斷學習和進步,追求和進取,積極參與英語學科調研,不斷適應與時俱進的新標準和新要求。而英語教育面臨的眾多問題,其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的欠缺,也不僅僅是一線教師或者學校層面就能夠完全解決的。在這點上,應引起各個相關部門和層面的認識。對于培養(yǎng)國家亟需的國際人才,英語教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應從教育改革方面探討英語教學問題,尋求英語教學的改革方向。在改革方案的制訂和實踐中,上下級的配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結合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英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等。在教育資金上,也應往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面傾斜,鼓勵和支持高新科技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最終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成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四、創(chuàng)新發(fā)展視閾下翻譯研究發(fā)展策略
對于翻譯技術,我們要辨析地分析其所帶來的優(yōu)劣,反思技術開發(fā)的效用,使其真正地便利我們的生活,提升譯者的工作效率,從而最終實現(xiàn)翻譯技術和翻譯工作者的良性互動。在改進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總結和積累經驗,為之后的研究鋪路。
對于中西方之前的翻譯理論,我們應用哲學的方法和辨析的眼光看待。我們要重新審視和學習西方的翻譯理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以深度思考。并對中國的傳統(tǒng)翻譯理論加以分析,努力改善其中的局限性,而不是一成不變。而對于我國的優(yōu)秀翻譯理論,我們要繼承和大力發(fā)掘其中的精華。這樣一來,中國的翻譯研究就可以更長效和有效地發(fā)展。
研究的領域也要拓寬多學科、多方向,使翻譯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語言學,應與社會、文化、哲學、心理學等領域相結合。通過學科交叉和整合,翻譯研究可以實現(xiàn)廣度和寬度的雙向拓寬發(fā)展。同時也應當加大對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增加資金和技術支持,使研究者們的研究能夠順利高效地開展。
五、結語
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理念和技術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與各國交流日益頻繁,英語教學在人才培養(yǎng)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翻譯研究水平也影響著跨文化交際的效果。然而,我國目前的英語教學還有著一定的欠缺,學生缺乏英語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應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英語在實踐中的應用,引導學生體會相應的語境,學習和理解語言文化,從而不斷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水平,成長為符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時代的國際人才。翻譯研究也需要進一步的改善,我們應重新審視西方翻譯理論,加以分析和思考,并繼承我國優(yōu)秀翻譯理論中的精華。翻譯研究的領域也要拓寬,向多學科和跨學科方向發(fā)展。這樣一來,我國的翻譯研究就可以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修婷婷,唐欣欣.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范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00+123.
[2]李晗佶,陳海慶.翻譯技術研究現(xiàn)狀、問題與展望[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04):112-118.
[3]石照霞.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融合的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6):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