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穩(wěn)步推進新課程改革,明確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重視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促進語文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升。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學者的關注,文章將針對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教學方法
一、 引言
語文教學是貫穿學生時代非常重要的學科,初中語文是語文學習的進階時期,初中的語文教學難度有所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也在發(fā)展,因此,初中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階段。
二、 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現狀
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和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習內容涌入初中學習階段。但學生學習存在許多干擾,并且學生的偏科現象也比較嚴重,教學的安排也不夠合理,就會導致初中語文教學出現系列問題。
(一)教師教學比重分配不均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寫作的認識不清晰,在時間分配和學習安排中存在一定問題。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足,與教師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個別教師的寫作能力和語文水平不夠,很難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其次,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過于重視教材環(huán)節(jié),對于寫作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比較薄弱,這就導致學生沒有充足時間進行寫作練習,一直發(fā)展會導致學生寫作意識薄弱,然后厭煩語文寫作,作文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學生身上。
(二)閱讀寫作教學分裂
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思想,會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對于閱讀和寫作兩個分裂的主體進行教學。教學中總是會安排寫作課程和閱讀課程,卻并沒有想到要將兩節(jié)課進行融合,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教師在閱讀課講文章,在寫作課講作文,沒有正確認識到寫作和閱讀之間的關系。沒有良好的閱讀基礎,寫作過程中常常無話可寫,這就是兩者分裂開的弊端。語文寫作中借鑒和學習非常重要,閱讀為學生提供資料,幫助學生寫作,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樹立寫作意識。比如,在《荷塘月色》課文的學習中,就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句子,文中許多描寫非常優(yōu)美的句子,對于學生寫作有很大幫助。再比如一些詩歌中的經典句子,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甚至可以進行聯想去寫一則故事。但是,教師沒有將寫作和閱讀兩者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無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是無稽之談。
三、 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原則
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教學原則,應用在閱讀和寫作中也有一定的規(guī)范,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有一定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
(一)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是促進所有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活動。教師在教學中,也要邀請所有學生參與。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對于文章的理解不同,正所謂“一千個文章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正是如此。一個題目可以從許多角度理解,然后著手去寫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共性,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發(fā)展的特性。在特性問題中,給予學生指導和鼓勵。在共性問題中,要解決學生們的問題,推動學生前進。只有學生共同參與,才是真正意義上進行的教育活動,課堂的教學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讀寫內容一致
閱讀和寫作進行一體化教學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對于寫作教學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寫作其實是一個很難表達的東西,有些學生文字理解和表達能力很好,可能天生就會創(chuàng)造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和文章,但是有的學生成長較緩慢,對于外界的感知較慢,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讀寫一體教學原則。首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進行寫作訓練,選擇與寫作相關的閱讀內容進行教學。只有兩者有一定聯系,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好地進行轉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索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對于素材要進行篩選,必須要貼合核心價值觀,給予學生正向引導。閱讀的文章要有一定意義,對于寫作教學有良好的切入點,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先讀懂后練習
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對于閱讀和寫作環(huán)節(jié)都非常重要。教學要求學生要能夠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就要會“讀”文章,并且能夠“讀懂”文章,這一點非常重要。學生在閱讀文章,并且掌握了文章的寫作技巧之后,能夠很好地進行文章的寫作遷移,將寫作技巧應用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如果一篇文章學生閱讀后不知道講了什么,無法體會到作者的感受,學生在寫作運用中就會出現失誤,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所以讀懂很重要。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對于文章中的內容多多閱讀,感同身受,從而更好地運用在寫作中。
四、 初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
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閱讀任務,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學生在擁有足夠充足的寫作素材時,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一)教師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理念,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拋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中的弊端,接受新時代教學理念中的優(yōu)點,將兩者進行融合,再根據學生的發(fā)展特性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教學,雙方融合后的一體化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學習。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對于一堂課或者一個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對于課程安排要有所規(guī)劃。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教學素材,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將寫作和閱讀的相關素材進行整理。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融入音樂素材,在寫作中,詩歌引用很精彩,短小精悍的詩句總能帶有很濃厚的情感,讓人動容。而歌詞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用課外知識,借用學生有興趣的相關知識,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動腦去思考如何寫出優(yōu)美的詩句、文章,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其次,教學引導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教師足夠了解學生的想法,才能給予學生更加貼合自己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推動學生發(fā)展和進步。
(二)素材積累,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開的,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寫作能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亦是如此。學生如果在寫作中沒有素材可以借鑒,腦海中沒有相關閱讀內容作為支撐,學生的寫作任務也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多讀多看多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從而進行記憶。教師可以開展課外閱讀課程,或者借助學校的活動進行相應安排,讓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句子,并且運用到寫作中。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摘抄本,然后每天或者每周,讓學生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匯或者句子,然后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分享,并且談一談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筆記提出要求,比如學生在記錄時用不同的筆作為標記,紅色、黃色、藍色等,分別用來記錄摘抄內容,比如寫人的、寫景的、寫物的等等。
其次,教師在學生記憶過程中可以進行材料的歸類,更方便學生記憶和應用。比如表現親情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比如表現無畏的文章:《丑小鴨》;比如表現信念和理想的文章:《音樂巨人貝多芬》,這些系列文章都具有其特殊的感情,學生將這些故事應用到寫作中,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發(fā)展。當學生在描繪一個人高潔的時候,就可以應用到詩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簡單幾個字就可以將文章主旨升華,提高整個文章的寫作水平。
(三)以讀促寫,提高寫作能力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閱讀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起到以讀促寫的作用。教師在課堂的閱讀環(huán)節(jié),要先對寫作文章有一定了解,然后進行相關文章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文章的續(xù)寫和改寫,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感悟能力。語文寫作初期是一個借鑒學習的過程,初中生由于對生活和社會的接觸較少,所以生活的體驗感較少,在寫作中難免無法引起共情。所以學生要多多閱讀,來彌補學生生活中的體驗感不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借鑒相關的閱讀素材進行寫作,這里的寫作是指寫作技巧,比如語文中常見的倒敘結構、插敘結構等等,從而避免對于故事的平鋪直敘。比如,對于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學習中,就是通過記敘的方式進行描寫,在文章描寫中就有一段過渡,是通過臺詞進行了時間地點的轉化。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反復推敲的過程,學生的寫作也要細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些意境優(yōu)美的詩歌,讓學生感悟其中華麗的詞藻所傳遞的情感。比如《星星變奏曲》中,文字運用就非常唯美,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再比如對于《背影》中,對于父子情的描寫,橘子一物就具有象征意義。這種象征手法也可以應用到學生的寫作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yè),比如模仿《背影》來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對于母親的感情,同時要用到象征物進行寫作。這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幾種選擇,比如“玫瑰花”“雨傘”等物品來刺激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從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高。
(四)以寫促讀,提高閱讀能力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遷移的學習能力,因此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首先,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一定要選擇積極向上的文章進行閱讀寫作教學,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避免讓學生接觸那些低俗的文章。例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這一篇文章之后,可以讓學生寫一篇家鄉(xiāng)的春天,讓學生能夠結合在《春》中學習到的寫作手法以及自己的情感來寫這篇文章,這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水平,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其次,在鍛煉學生寫作練習時,可以多多地采用寫讀后感等方式來提高寫作能力,因為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之中有所依據,促進學生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同步提高。
五、 結語
讀寫一體化是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閱讀與寫作同步進行下,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自身文字表達的能力,同時學生在寫作時也深刻體會到閱讀的重要意義,以讀促寫的同時做到以寫促讀,使閱讀和寫作真正達到融合。
參考文獻:
[1]張程圓.在閱讀中感知?在寫作中遷移:試論初中語文寫作教學[J].新課程,2018(7):25.
[2]楊茂.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讀與寫,2019,6(34):35.
[3]李利芹.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讀與寫,2019,16(21):67.
作者簡介:王蘇云,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沭陽縣懷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