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梓軒 鄭新薇 楊圓斌 洪若瑜 陳雨潔
【摘 要】人民幣國際化使我國金融體系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而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后,原油和人民幣之間的種間關系如何演化仍不明確。本文使用2012—2019年期貨、現(xiàn)貨、匯率等相關數(shù)據(jù),以虛擬變量回歸進行新原油期貨上市前后對比,利用種間關系和協(xié)同演化思想探究上海原油期貨和人民幣的互動關系以及演化方向。結果表明:原油期貨與現(xiàn)貨市場存在“捕食”和“偏好”的互動關系,但是捕食關系會相互轉化;同時與外匯市場在未來將呈現(xiàn)期貨“捕食”外匯的互動關系,即掠奪外匯市場的價格,反向人民幣幣值會“捕食”期貨價格,原油現(xiàn)貨和外匯市場種間關系呈現(xiàn)多樣化。
【關鍵詞】種間關系;協(xié)同演化;上海原油期貨;人民幣
一、引言
金融衍生品和貨幣經濟是近年經濟研究的熱點話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fā)展使貨幣政策的制定、操作和傳導面臨全新的挑戰(zhàn)和選擇,亦是我國人民幣國際化實踐中面臨的重大問題。
基于國內外形勢都有利于大宗商品,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于2018年3月26日正式掛牌交易。從文獻中可知,原油期貨會影響匯率的風險溢出效應,并對物價形成沖擊,造成股市波動,影響油價(謝赤和吳曉,2001;石先進和趙志君,2016;王奇珍和王玉東,2018;李志斌和張維,2014)。
從宏觀數(shù)據(jù)來看,原油主連sc9999累計總手達到112,340,654手,累計交易金額51,883,092,510,000元,成為亞洲市場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貨合約,僅次于紐約和倫敦兩大老牌基準市場的交易量,躋身全球交易量前三。由此可見近兩年該期貨勢頭正盛,可猜想與該期貨相關的其他市場會遭到沖擊。本文基于此,探究原油與人民幣之間的種間關系,尤其是它們之間的協(xié)同演化。
相對于側重研究國際原油期貨和匯率、物價以及現(xiàn)貨之間關系的眾多文獻,本文在兩方面做出嘗試。一是在研究中納入上海原油期貨,以往文獻集中于研究匯率等對國際原油期貨變動的反應,忽視了國際原油期貨是以外幣計價,對人民幣的匯率影響不夠直接,也很難反應我國的金融實情,例如石先進和趙志君(2016)研究發(fā)現(xiàn)國際原油價格因素對我國的宏觀經濟具有顯著的沖擊影響。二是引入生物學“協(xié)同演化理論”和“種間關系”,將生物學“種間關系”“協(xié)同演化”應用于供應鏈企業(yè)知識、產品優(yōu)化、估計隨機者行為等研究近些年層出不窮(董志強和李偉成,2019;張鵬等,2016;VivianaAmatietal.,2019;LopesRLetal.,2019等)。本文將對擴展的Lotka-Volterra模型(李建勇等,2016)進行修正,用修正后的模型衡量系統(tǒng)中各市場相互作用強度,判斷各市場之間的“種間關系”,繪制時序圖探究各市場協(xié)同演化的趨勢。
本文的研究,將于以下兩方面對金融穩(wěn)定做出貢獻。(1)為今后通過金融衍生品有效調節(jié)人民幣匯率和物價提供了模型支持。當然也為投資者提供對現(xiàn)貨、期貨、匯率的預測途徑,有利于他們在套期保值、對沖風險方面取得成功;(2)為加快我國的原油期貨,以及后期可能上市的原油期權適應市場,削弱新衍生品對金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沖擊提供了理論支持,需要我國進一步修訂期貨合約,宏觀調控期貨收益,減弱多方競爭的趨勢。
實證研究表明,新原油期貨的的加入促使了匯率和CPI的提高,未引起PPI的改變;原油期貨與現(xiàn)貨市場存在“捕食”和“偏好”的互動關系,但是捕食關系會相互轉化;同時與外匯市場在未來將呈現(xiàn)期貨“捕食”外匯的互動關系,即掠奪外匯市場的價格,反向人民幣幣值會“捕食”期貨價格,但是原油現(xiàn)貨和外匯市場種間關系呈現(xiàn)多樣化,與假說不符合。
二、理論模型與假說
本文利用生物學原理來審視整個系統(tǒng)。資本市場是金融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李建勇等,2016)。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物種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關系,兩個種群的相互關系可以是間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上述的相互作用類型可以簡單地分成生物學的中性作用、正相互作用和負相互作用。
新的原油期貨上市后,投資者為購買期貨合約,勢必會儲存一定數(shù)量的人民幣,引起匯率的下降,造成外匯市場的波動。對于購置或者生產原油的行業(yè),他們會根據(jù)預估原油價格的漲跌,來選擇購買還是拋售原油期貨合約,例如若持有現(xiàn)貨空頭的交易者擔心將來現(xiàn)貨價格上漲,于是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期貨合約,做多頭套期保值。
金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構建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反復選擇的過程(李建勇等,2016;徐諾金,2005;匡國建,2005)。上海原油期貨就好比是一個新的物種來到原本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當中,勢必會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那么該期貨也一定會影響我國的金融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是其相關聯(lián)系統(tǒng),這就代表會出現(xiàn)新的反復選擇。從常理判斷,原油現(xiàn)貨、股票、外匯不會被淘汰,那就需要新原油期貨和其他各市場一起共同做出改變適應金融環(huán)境。故此再引入?yún)f(xié)同演化的思想,協(xié)同演化是兩個相互作用的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發(fā)展的相互適應的共同進化。一個物種由于另一物種影響而發(fā)生遺傳進化的進化類型。故構建市場間相互作用指數(shù),假定相互作用指數(shù)為正,說明市場是正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指數(shù)為負,說明市場是負相互作用,兩者之間以競爭為主。故此本文利用協(xié)同演化的思想,來觀察上海原油期貨市場上市后與人民幣的演化方向。
基于以上的模型理論和分析,本文提出如下1個有待檢驗的假說。
假說1:上海原油期貨“捕食”或者“偏害”外匯市場,和現(xiàn)貨市場將形成“偏害”或者“捕食”的互動關系,且協(xié)同演化態(tài)勢會加強。同時原有市場受到沖擊,但有向之前相互作用關系演化的趨勢。
三、 研究設計
(一)樣本和數(shù)據(jù)
本文收集了自2012年1月4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共1945條日度數(shù)據(jù);2018年3月26日至2019年12月31日原油主連sc9999收盤價共433條工作日日度數(shù)據(jù);2018年3月26日至2019年12月31日大慶原油現(xiàn)貨價共454條日度數(shù)據(jù)。
(二)基于擴展的Lotka-Volterra模型對原油價格與人民幣匯率的協(xié)同演化分析
在研究傳導機制過后,本文構建了“期貨—現(xiàn)貨—外匯”系統(tǒng),對其進行協(xié)同演化分析。近些年“種間關系”和“協(xié)同演化”思想被引入探究企業(yè)關系、復合系統(tǒng)轉變等熱點話題(張鵬等,2016;VivianaAmatietal.,2019;LopesRLetal.,2019等)。
本文引入擴展型Lotka-Voltera非線性方程組模型(李建勇等,2016),該模型變量是各板塊的交易額,而本文采用的是各板塊的市場價格,為更好地驗證假說2,本文對t+1期變量和t期各變量做多次模型檢驗,選取AIC最小的模型如公式:
本文將利用修正后的擴展Lotka-Volterra模型衡量系統(tǒng)中各市場相互作用強度,從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以一個季度為小窗口劃分整個研究時段,判斷各市場之間的“種間關系”和協(xié)同演化的趨勢。
四、各市場之間協(xié)同演化分析
(一)參數(shù)估計
本文選取NLS(NonlinearLeastSquare)方法對上述非線性方程組進行估計,使用高斯牛頓方法進行迭代,迭代精度為10-5,共構建了6組18個模型,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大部分高于0.5,實證結果表明,上海原油期貨、原油現(xiàn)貨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之間具有多樣且隨時間變動的互動關系。
(二)各市場種間關系及演化
將各參數(shù)的正負記錄下來,根據(jù)表2探究各市場間的互動關系,見表3本文發(fā)現(xiàn)外匯對上海原油期貨市場持續(xù)保持促進作用,而外匯市場受到上海原油期貨的作用則從促進到中性,再到持續(xù)至今的抑制作用,從而得出上海原油期貨市場將“捕食”外匯市場,意味著有持續(xù)掠奪外匯市場價格的趨勢。我們知道外匯匯率上升,有利中國的出口,但是不利于進口,相反人民幣匯率上升就會有利于進口。就此,本文可推導得知,原油期貨將來可能受到人民幣幣值的“捕食”。
接著可以看到,除II、VI兩個季度,原油現(xiàn)貨對上海原油期貨市場持續(xù)保持抑制作用,而原油現(xiàn)貨市場受到原油期貨市場的作用則頻繁切換于促進、中性和抑制之間。兩者關系經歷了原油現(xiàn)貨“捕食”原油期貨、反向捕食、原油現(xiàn)貨“偏害”原油期貨,再到相互轉化“捕食”關系的歷程,就此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關系復雜且極不穩(wěn)定,主要以原油現(xiàn)貨掠奪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為兩板塊間互動關系。
最后我們發(fā)現(xiàn),在II季度,外匯和原油現(xiàn)貨對市場價格進行競爭;IV、VI季度,原油現(xiàn)貨市場和外匯市場互惠共生、相互促進;其余三個季度,原油現(xiàn)貨市場“捕食”外匯市場,意味著原油現(xiàn)貨會掠奪外匯市場的價格。說明兩者之間的種間關系也不穩(wěn)定,但后期外匯市場可能會持續(xù)保持對原油現(xiàn)貨市場的促進作用。
同時,本文研究期間I、II和V、VI同為2018年和2019年的第三、第四季度,我們發(fā)現(xiàn)原油現(xiàn)貨和上海原油期貨、外匯在全年的第三季度保持了捕食的種間關系,意味著原油現(xiàn)貨在第三季度會掠奪上海原油期貨和外匯的市場價格,但是期貨和外匯從“互利共生”轉向為“期貨‘捕食外匯”;而第四季度中上海原油期貨保持了“捕食”原油現(xiàn)貨的種間關系,而其他的兩組市場均發(fā)生了變化,外匯從促進期貨轉向為被期貨掠奪市場價格,現(xiàn)貨和外匯則從競爭轉向互利共生。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研究表明,上海原油期貨的加入,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原油—人民幣”傳導路徑和與大宗商品相關市場協(xié)同演化途徑及方向。主要表現(xiàn)在探究原油與人民幣協(xié)同演化方向發(fā)現(xiàn),實證研究結果基本驗證了假說,原油期貨與現(xiàn)貨市場存在“捕食”和“偏好”的互動關系,但是捕食關系會相互轉化;同時與外匯市場在未來將呈現(xiàn)市場之間走向期貨“捕食”外匯,即掠奪外匯市場的價格,反向人民幣幣值會“捕食”期貨價格,但是原油現(xiàn)貨和外匯市場種間關系呈現(xiàn)多樣化,與假說不符合。
本文的研究對理論做出的貢獻是:本文利用“種間關系”和“協(xié)同演化”的思想通過考察各市場相互作用和協(xié)同演化方向,這一研究勾勒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宗商品與外匯市場協(xié)同演化途徑及方向,可用于檢驗引入或自創(chuàng)的大宗商品相關政策在我國的可行性,同時為加快我國的原油期貨,以及后期可能上市的原油期權適應市場,削弱新衍生品對金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不良沖擊提供了理論支持。
(湖南大學 金融與統(tǒng)計學院,湖南長沙 410006)
參考文獻:
[1]段軍山,張銳豪.金融衍生品、貨幣環(huán)境與商業(yè)銀行風險承擔[J].當代財經,No.375(2).
[2]郭飛,游繪新,郭慧敏.為什么使用外幣債務?——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證據(jù)[J].金融研究,2018,No.453(03).
[3]謝赤,吳曉.無偏的交叉貨幣期貨市場與匯率風險[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
[4]王奇珍,王玉東.國際油價、美國經濟不確定性和中國股市的波動溢出效應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8(11).
[5]李志斌,張維.DynamicsofSpotPreciousMetalPrice,CrudeOilPriceandRMBExchangeRate%貴金屬現(xiàn)貨、原油和人民幣匯率動態(tài)關系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000(4).
[6]石先進,趙志君.國際原油期貨的收益波動對中國物價的沖擊[J].世界經濟研究,No.266(4).
[7]韓民春,樊琦.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與我國工業(yè)制成品出口的相關關系研究[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
[8]董志強,李偉成.稟賦效應和自然產權的演化:一個主體基模型%EvolutionoftheEndowmentEffectand NaturalPropertyRights:AnAgent-basedModel[J].經濟研究,2019,054(001).
[9]李建勇,彭維瀚,劉天暉.我國多層次場內股票市場板塊互動關系研究——基于種間關系的視角[J].金融研究,2016(5).
[10]徐諾金.論我國的金融生態(tài)問題[J].金融研究,2005(2).
[11]匡國建.完善金融生態(tài)法律制度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5(8).
[12]桂又華,賈健,徐展峰.農村居民儲蓄模型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5).
[13]彭紅楓,祝小全.短期資本流動的多重動機和沖擊:基于TVP-VAR模型的動態(tài)分析[J].經濟研究,2019(8).
[14]吳世農,陳斌.風險度量方法與金融資產配置模型的理論和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9(09).
[15]夏南新.單位根的DF、ADF檢驗與PP檢驗比較研究[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22(9).
[16]Dixit,Avinash.GovernanceInstitutionsandEconomicActivity[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9,99(1).
[17]BrahmasreneT,HuangJC,SissokoY.Crudeoilpricesandexchangerates:Causality,variancedecompositionandim pulseresponse[J].EnergyEconomics,2014.
[18]ChristopherBudd,ChristopherHarrisandJohnVickers.AModeloftheEvolutionofDuopoly:DoestheAsymmet rybetweenFirmsTendtoIncreaseorDecrease?[J].ReviewofEconomicStudies,60(3).
[19]SchottPK.Across-ProductVersusWithin-ProductSpecializationinInternationalTrade*[J].TheQuarterlyJourn alofEconomics(2).
[20]VivianaAmati,F(xiàn)elixSch?nenberger,TomA.B.Snijders.ContemporaneousStatisticsforEstimationinStochastic Actor-OrientedCo-evolutionModels[J].Psychometrika,2019(3).
[21]LopesRL,Gon?aloFigueira,AmorimP,etal.Cooperativecoevolutionofexpressionsfor(r,Q)inventorymanagem entpoliciesusinggeneticprogramm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19(1).
[22]LuX,MenzelS,TangK,etal.CooperativeCo-Evolution-BasedDesignOptimization:AConcurrentEngineeringP erspective[J].IEEETransaction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2018,22(2).
[23]GuanxueYang,LinWang,XiaofanWang.ReconstructionofComplexDirectionalNetworkswithGroupLassoN onlinearConditionalGrangerCausality[J].Scientifi cReports,2017,7(1).
[24]ParkEun-Hyoung,MadsenJosephR.GrangerCausalityAnalysisofInterictaliEEGPredictsSeizureFocusandUlti mateResection[J].Neurosurgery,2017(1).
[25]MinB,MiguelMS.Multilayercoevolutiondynamicsofthenonlinearvotermodel[J]. NewJournalofPhysics,2019,21(3).
作者簡介:馮梓軒,(1999—),男,漢,山東省濱州市,湖南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統(tǒng)計學;鄭新薇,(2000—),女,漢,廣東汕頭,湖南大學本科在讀;楊圓斌,(2000—),男,漢,浙江省寧波市,湖南大學本科在讀;洪若瑜,(2000—),女,漢,浙江省溫州市,湖南大學本科在讀;陳雨潔,(2001—),女,漢,湖南省婁底市,湖南大學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