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
摘? ? 要:大豆是一種很重要的農作物,用途也較廣泛,既可以作為油料生產的原材料,也可以制作成平時常食用的豆制品,而且在榨油之后所剩下來的原材料也可以作為平時飼養(yǎng)動物的飼料,在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但是在現階段我國的大豆不能夠實現完全的自給自足,還需依賴進口,所以要想擺脫掉大豆進口這一嚴重的限制,就需要對生產方式進行改進,從而提升大豆的產量,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大豆帶來的經濟效益。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當前我國農業(yè)已經全面地轉向機械化生產,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勞動力,也提升了工作效率,更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诖蠖箤ξ覈r業(yè)的影響,筆者對大豆高效優(yōu)質機械化種植生產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大豆;高效優(yōu)質;機械化種植;生產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21-0045-02? ? ? ?中圖分類號: S233.75? ? ? ?文獻標志碼: B
高效的機械化種植生產技術包含多個技術類型,在大豆生產和種植過程中一直貫穿始終,從最終效果上看,這項技術也是值得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廣的。和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進行比較,機械化的種植模式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大豆種植生產過程的管理作用,充分地提升大豆種植的生產質量。
1? ?大豆優(yōu)質高效機械化種植生產技術作用范圍
1.1? ?土地處理工作
農業(yè)生產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土地處理。農作物的生長要想獲得一個良好的基礎,就需要將土地處理好??紤]到大豆的生長特性,在種植大豆時就可以選擇在地勢較為平坦、積水較少的土地進行。這樣也有利于進行機械化種植,為大豆的生長提供一個土壤肥沃、容度較低、有機質豐富且能夠儲存水分的良好環(huán)境,這樣更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長。此外,有一個良好的種植床更有利于農作物的種植、灌溉和排水工作,從而減少土壤的侵蝕,更有利于大豆種植整套流程的順利進行。
1.2? ?大豆的播種工作
大豆的播種也是大豆種植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大豆的播種要充分地考慮大豆生長對環(huán)境的要求,還要選擇合適的播種深度,單純地依靠人力進行種植往往存在一定的誤差,不能夠做到對深度的精準把握。但是通過機械化的種植,就可以快速地改善這個問題。大豆的播種包括條播、精量播種及撒播等。通過這些播種方法,可以對播種的速度、深度及力度實現很好的控制,還可以對種子散落的密度做到有效控制,保證種子可以正常地進行生長。通過這些參數可以得知,機械化的種植效益比人工種植要高出很多[1]。
1.3? ?土地地膜的覆蓋工作
大豆的生長需要一個恒溫環(huán)境,而地膜的覆蓋就可以為大豆提供這種環(huán)境,保障豆苗在出土時的質量,同時起到防止病蟲侵害的作用。但是地膜也會經常地遭受到損壞,如很多地膜沒有埋入土壤中,當遇到大風和大雨天氣時,就會引起地膜被大風掀起或者被水浸泡損壞的現象,而且如果要大面積地覆蓋地膜,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勞動效率低下。但是通過機械化的種植,就能夠快速地完成地膜覆蓋的任務,保證地膜的邊緣能夠很好地埋入土壤中,防止地膜出現脫落的現象[2]。
2? ?大豆優(yōu)質機械化種植生產技術應用的意義
2.1? ?節(jié)約人力成本
農業(yè)作為我國的第一產業(yè),從古至今都有著種類豐富的農業(yè)生產工具。而農業(yè)生產工具誕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節(jié)約人力。目前農業(yè)機械化已經在農業(yè)種植方面發(fā)揮出了最大的效用,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了大部分的人力,大幅度地降低了人力成本。目前隨著我國大豆產業(yè)逐漸邊緣化,很多農戶的大豆種植熱情不再像以前一樣高漲,很多從事大豆種植的農民逐漸地將種植的農產品轉移為其他農作物,或者發(fā)展工業(yè)等行業(yè),這就為大豆的機械化種植提供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契機[3]。
2.2? ?提高管理的質量
傳統(tǒng)的農業(yè)在整體上說就是看天氣,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非常大,例如一年的降水量很少,就會對大豆的產量及質量造成影響,進而影響整個大豆行業(yè)。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中不斷地深入機械化種植及智能化的種植技術模式,可通過相應的檢測及具體的數據對天氣條件進行預測,通過這些對大豆的生長水平進行具體的評估,接下來再進行全方位的判斷,從而及時地改善水分條件,對大豆所需要的養(yǎng)料進行及時的補充,對于自然等災害進行相對應的判斷,進而推動大豆的種植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2.3? ?推動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提升經濟價值
大豆的生產和很多的產業(yè)都是息息相關的,如養(yǎng)殖業(yè)、榨油及豆制品的加工產業(yè)等,這些行業(yè)產業(yè)都較依賴大豆的種植?,F在我國大豆還是過度地依賴進口,假如有一天出口國對我國大豆的進口關稅提升,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我國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提升我國大豆的優(yōu)質高產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利于提升我國對大豆進口的依賴情況,更有利于帶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3? ?大豆優(yōu)質高效機械化種植生產技術及使用方法
3.1? ?土地的具體處理過程
土地的處理過程主要有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步是對土地的施肥工作,施肥主要包括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第二步是對土地的翻耕工作,通過對土壤的翻耕對肥料進行全面的覆蓋,從而在后續(xù)的生產和種植中為大豆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料[4]。
而采用機械化種植技術時,這兩項技術和工作就可以進行合并或者采取單項技術對土地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工作。施肥工作可對各種肥料進行全面的排放和施用,通常所使用的方法是將肥料拋灑在地壟中,為接下來的翻土過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后,可以采取翻土的形式將設備的相關設施打入一定深度的地下,再通過具體的機械設備對深度進行一定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采取牽引的方式對土壤進行翻耕,這樣使得整個土地的性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且在翻土的過程中,原來的舊土正好可以覆蓋原有的肥料,從而全面地完成這個工作。在翻土完畢之后就是進行土地的平整工作,這項工作可以借助碾壓設備,并且在平整翻土的過程中再形成地壟,從而為今后的大豆播種打下一個穩(wěn)定的基礎。
3.2? ?大豆播種具體過程
為了大豆的種植,目前已經研制出了多種播種機械,在機械設備的生產過程中可以采取搭載播種器的方法,實現對大豆的播種工作,而且在播種的過程中可以作出適當的調整,從而提升大豆的播種質量。
播種器在進行使用之前一定要對參數進行調整,主要目的是讓大豆的種子可以深入地下3~5 cm的位置,這樣可以讓大豆處于最佳的萌芽狀態(tài)。在控制大豆種子深度的同時,也要對大豆播種的種子個數進行控制,通常播種的數量為2~5顆,這個參數的控制標準以實際的生產質量作為參考,接下來通過對大豆的發(fā)芽率進行測量,進一步確定參數的具體范圍,將所有的項目設施參數全部調整之后,再進行機械化設施的使用環(huán)節(jié)[5]。
接下來就是對大豆播種的間距進行控制,這時就可以采取對機械設備的調整,其中播種器及機械設備之間的控制通常所采取的方法是運用凸輪及相關參數進行,播種器插入土壤之后進行播種,完成對種子的下放,當機械設備可以穩(wěn)定地進行時,可以將播種器從土壤中取出來,再經過一段距離之后將播種器插入土壤中,經過一定次數的循環(huán)往復,從而實現對地壟的播種工作。具體的位置調整可以通過對凸輪參數的調整進行改變,這樣可確保大豆的播種參數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心中的要求,從而大幅度地提升大豆的種植技術和生產數量。
3.3? ?大豆生長管理過程
對于大豆的生產管理過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對大豆的病蟲害情況及生長環(huán)境進行研究。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來說就是通過人力對大豆的生長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及時地對大豆的生長狀況進行監(jiān)督,當大豆出現病蟲害問題時,就可以通過機械設備代替人力提升工作的整體質量。例如當大豆出現某種病蟲害時,在當前沒有找到良好的消滅病蟲害的方法時,只能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完成對病蟲害的防治,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運用機械完成農藥的噴灑,有效地對病蟲害進行查殺[6]。
對于大豆生長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工作,整個過程可以通過對機械設備的使用,對大豆種植和生長的區(qū)域進行研究。例如,當出現干旱現象時,就可以通過機械設備建立全面的滴灌系統(tǒng),為大豆的生長提供源源不斷的水分,以此滿足大豆生長的環(huán)境要求,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環(huán)境對大豆生長的干擾。
4? ?結語
機械化的生產模式對于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非常有利,是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應該對機械化的農業(yè)生產模式進行積極探索,推動機械化的發(fā)展。大豆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之一,為了提升大豆的自給自足能力,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生產模式,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將大豆的生長和生產朝著機械化與智能化的方向不斷邁進,從而全面地推動大豆產業(yè)的發(fā)展,促進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使得我國的經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 1 ] 康忠寶.淺談綠色大豆種植全程機械化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2):35-37.
[ 2 ] 韓麗.大豆種植技術中全機械化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63-66.
[ 3 ] 馮麗娟.大豆優(yōu)質高效機械化種植生產技術[J].現代化農業(yè),2019(5):9-11.
[ 4 ] 林波,汪春濤.大豆機械化種植發(fā)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果菜,2019,39(5):62-64.
[ 5 ] 趙朝森,王瑞珍,趙現偉,等.江西紅壤幼齡果園間作春大豆機械化種植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6(14):248-249.
[ 6 ] 于平,馮淑杰,段浩民,等.試論綠色大豆種植機械化方法研究[J].種子科技,2016,34(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