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素萍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小學生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加上這一年來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長時間居家上網課時,由于缺乏自律導致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可自拔,輕視生命的現象越來越多??梢?,教師當前當務之急是對小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在對小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班隊會課堂為主陣地,組織校內外主題實踐活動,利用其它學科的課堂進行滲透生命教育,以及關注學生細節(jié),重視心理健康輔導等落實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塑造健康人格,促進其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生命教育;班隊會課堂;主題實踐活動;課堂滲透;關注學生細節(jié);心理健康輔導
生命教育是教師通過適當的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以達到尊重、珍愛生命的目的教育。有效的小學生生命教育就是教師要以人為本,在了解小學生的生命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針對其年齡和心理特征,采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開展生命教育,讓小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生命觀,提高其生存質量,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和生命價值觀。那么如何有效對小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呢?
一、構建智能課堂的主題班隊會課堂,初步認識生命
班隊會課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主課堂。所以,教師要以班隊會課為主要陣地,利用每節(jié)班隊會課開展生命教育活動,使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動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循序漸進地進行。如何利用班隊會活動,開展生命教育呢?我認為當務之急是構建智能課堂的主題班隊會課堂(互聯網+主題班隊會教學模式)。
1.借助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的珍惜
近年來,中小學生自殺事件層出不窮,已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而小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的教學。故在班隊會課中,我們就巧借智能技術與互聯網,把調查到的對小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現狀和把珍愛生命正反兩面的有關圖片、影像資料展現在他們面前。通過觀看這一切血淋淋的事實,引起學生的共鳴,并啟發(fā)學生討論:為什么小學生將自己的生命看得輕如鴻毛!他們的抗壓能力為什么如此弱呢?然后,集體觀看生命教育意義的影視作品(如:觀看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等),通過影視作品的感染力來引導學生去發(fā)掘生命的意義價值。就這樣,班主任在一個個精心設計的主題班隊會上,通過用多媒體的手段讓學生看到了生命的歷程、父母的辛勞、生命的頑強……同時還通過多媒體手段,生動活潑地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知識宣傳,進行理想、感恩等生命教育,從而逐漸幫助了學生認識、珍惜、尊重、熱愛自己與他人的生命,讓他們從小樹立起安全意識,掌握自護自救的技能、學會了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學會了關心幫助他人,學會了自己與他人、自然和社會和諧相處之道。
2.讓生命教育的班隊會課內容系列、活動化
小學生命教育內容可分為:生命意識教育、生命發(fā)展教育、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的教育。如何合理安排好生命教育主題班隊會課的內容?我認為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年齡與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分年級分學段安排好班隊會課的生命教育的主題及內容,以形成系統(tǒng)的小學“生命教育”體系——使各學段內容各有側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其每節(jié)課都有一個主題內容,并使其系列化。也就是說,實現節(jié)節(jié)班會課都有一個主題內容,并且每個主題內容都緊緊相扣,使每節(jié)班隊會課的培養(yǎng)目標都能實現。同時,還需注重兩點:⑴實現班隊會課的活動化,讓每節(jié)主題班隊會都寓生命教育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活動之中:(2)實現班隊會課的實踐化,讓每節(jié)班隊會都拓展延伸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
通過小學各學段的主題班會課的學習,學生逐漸學會了珍愛、欣賞、成全、敬畏生命等,并提高其生存技能,逐漸學會樂觀地面對失敗、挫折和壓力,促進了學生生理、心理等健康發(fā)展。
二、組織主題實踐活動,加深認識生命
把每節(jié)班隊會都拓展延伸到校內和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中去開展,在組織學生參與主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親自體驗生命的過程中加深對生命教育的內容的認識,從而感受生命的寶貴,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從而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教師可以在校內組織學生開展消防、防震等安全疏散演練活動,舉行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各種文藝匯演活動和手抄報比賽。如開展《禁毒》《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等手抄報比賽,讓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安全使用水電煤氣等科學求生的知識,掌握自我保護意識及技能。在校外,組織學生參加研學和參觀訪問等活動,讓學生了解英雄人物,學習他們頑強的精神。上學期,我們組織六年級學生到新會紅軍活動基地開展“尋找紅軍的蹤跡”的研學活動。我們先讓學生穿上紅軍服,頭戴紅軍帽,緊急集合,讓學生身臨其境,似乎走進了那個抗日戰(zhàn)爭年代,成了一個紅軍戰(zhàn)士;然后傾聽老紅軍講述長征途中的感人事跡;隨后指導員引導學生開展班與班的游戲比賽活動,感受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最后組織學生撰寫《尋找紅軍的蹤跡》,學生在查閱資料、撰寫文章的過程中,認識紅軍戰(zhàn)士的遠大的理想和頑強的革命斗志。另外,教師還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如對《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等著作進行細讀,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主人翁面對困難時的頑強精神以及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使其從小就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三、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升華對生命的認識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靈魂。故教師可以憑借各門學科教材進行滲透生命教育的探索與研究,以便利用各門學科的課堂對小學生開展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有關生命的教育。
在小學學科教學中,特別是《道德與法治》課和語文課都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最好的補充內容。如:《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公民的人身權益是受法律保護的,并了解公民獲得法律保障的途徑;認識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尊重、珍惜、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懂得生命不僅屬于自己,而且還屬于家庭和社會。因而領略到生命的意義——掌握本領,為社會、為國家創(chuàng)造價值和意義;能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個體與社會、國家的關系,從小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而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通過學習主人翁的事跡,特別是通過捕捉文中動情的情節(jié)來賞析,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生命的實在意義與無限的價值。如學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認識了身殘志堅的海倫·凱勒,為她先后完成14本著作而感動。從而教育學生珍愛自己的生命。又如學習《橋》這篇課文,讓我們認識了洪水到來之際,為了村民安全轉移而不惜犧牲自己和兒子的村黨支部書記,他那種大公無私、舍己為人、不徇私情的高尚品質震撼了每一個同學的心,進而讓學生上了一節(jié)生動的生命教育課。
四、關注學生細節(jié),重視心理健康輔導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背松鲜隼弥黝}班會課和其他各門學科的課堂以及利用校內外的主題實踐活動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之外,我們還應當關注問題學生在校園內外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種種細節(jié),并抓住其細節(jié)表現,找到教育他的切入點,與家長配合,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使問題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哪些是對的——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的,哪些行為是錯的——是對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不負責的。通過心理輔導,使其揚起生活的帆,使其心中的自殘與欺凌他人的念頭就打消了,從而逐漸糾正了自己的錯誤的生命意識及行為,把自己的錯誤扼殺于萌芽狀態(tài),起到杜漸防微的目的。
在教育中,我們在觀察、了解學生情況以后,先把班級學生的表現分為共性的表現和個別表現的,然后就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生命教育。如:學生行為存在共性問題的話,我就把網絡上收集到的對學生有教育性的、有啟發(fā)性的材料(包括視頻、圖片文字)發(fā)在班級微信群、班釘釘群等,讓家長、與自己溝通、配合,共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如:在疫情期間,不少學生在長時間居家上網課的同時,由于缺乏自律導致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可自拔,輕視生命的現象越來越多。我經常在釘釘群給學生直播新冠病毒的來源、防疫知識和抗疫英雄最美逆行者的事跡以及沉迷網絡游戲的危性……因而,打消了學生對新冠病毒的恐懼,并響應黨的號召,做好了居家防疫的工作……就這樣,我關注學生的細節(jié),重視對其進行心理健康輔導,讓其感受獨特的生命體驗,從而讓學生感受生命的脆弱與頑強,樹立起正確的生命觀;而對于個別學生獨特的表現,我更注重其細節(jié)表現,并探索其內心世界,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認清生活中的是與非,從而實現透過表面看其內心,對其循循善誘,之后,還指導學生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引導學生自我體驗和自我教育。就這樣,學生通過反省對自己的生命意識及行為,并改進自己的錯誤行為,就漸漸明白生命的可貴,樹立起自己要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得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痹谛聲r期的小學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只要在了解小學生的生命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針對其年齡和心理特征,采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開展生命教育的探索與研究,就一定能摸索出一套對小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最佳策略方案。
【注:本文系恩平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研究項目課題“小學生生命教育的探索與研究”成果(批準號:EPZH19064)】
【參考文獻】
[1]賀文靜,田夏彪.小學生命教育實踐質量提升策略探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9,35(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