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鎮(zhèn)平縣中醫(yī)院(474250)李曉偉
血管性癡呆是由腦血管疾病導致腦功能障礙后得的智能損害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減退、記憶力衰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相關研究指出,血管性癡呆早期具有可逆性,但臨床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案[2]。中醫(yī)理論認為血管性癡呆患者精氣虛衰、氣血失調致使肝火郁結,其治療應補益肝腎、祛瘀活血。血府逐瘀湯包含多種滋陰補陽、活血化瘀中藥,臨床應用廣泛。本研究選取我院血管性癡呆患者分組對比,旨在分析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丁苯酞軟膠囊的治療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選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2月血管性癡呆患者84例,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參照組,各42例。參照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42~75歲,平均(58.46±7.92)歲。研究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40~76歲,平均(57.92±7.88)歲。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根據病史、神經心理學檢查確診為血管性癡呆;患者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類型癡呆;本研究藥物禁忌證。
1.2 方法 參照組給予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99),口服,3次/d,200mg/次。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血府逐瘀湯,組方為:桃仁12g、當歸9g、川芎5g、川牛膝10g、桔梗6g、炙甘草6g、紅花9g、生地黃9g、赤芍10g、枳殼10g、柴胡6g,400ml水煎至200ml,分早晚兩次溫服,1劑/d。兩組均連續(xù)用藥2個月。
1.3 療效評估標準 以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作為參照標準,總分為30分,分值越高表明認知功能越好。顯效:MMSE評分上升>40%;有效:MMSE評分上升20%~40%;無效:MMSE評分上升<20%或未上升。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
1.4 觀察指標 治療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分值0~100分,得分越低表示生活功能障礙越嚴重。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ADL評分)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治療總有效率)以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顯效15例,有效24例;參照組顯效11例,有效21例。兩組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86%(39/42),高于參照組76.19%(32/42)(χ2=4.459,P=0.035)。
2.2 日常生活能力 治療前研究組ADL評分為(46.38±6.59)分,參照組為(45.07±6.73)分;治療后研究組ADL評分為(59.64±7.33)分,參照組為(51.26±6.95)分。治療后研究組ADL評分高于參照組(t=5.377,P<0.001)。
血管性癡呆屬中醫(yī)“癡呆”范疇,中醫(yī)理論認為其病位在腦,其本在腎,病機在于腎氣虧虛、髓海不足,脈絡瘀阻,痰濁停聚,治療關鍵在于補益肝腎、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湯由桃仁、當歸、川芎、川牛膝、桔梗、炙甘草、紅花、生地黃、赤芍、枳殼、柴胡等組方而成,其中桃仁可破血行瘀,當歸可補血和血,川芎可活血行氣,川牛膝通經活血,桔??伸钐蹬拍?,炙甘草益氣復脈,紅花可祛瘀止痛,生地黃可滋陰養(yǎng)血,赤芍可行瘀止痛,枳殼可破氣行瘀,柴胡可和解表里,諸藥合用,共奏活血行瘀、滋陰補血之功效?,F(xiàn)代藥理學表明,血府逐瘀湯可改善微循環(huán),調節(jié)血液黏稠度,擴張血管,且有抗凝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2.86%高于參照組76.19%(P<0.05),表明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療效確切。本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治療后研究組ADL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提示聯(lián)合治療可增強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丁苯酞軟膠囊可保護神經元,可預防腦缺血繼發(fā)性損傷,改善患者記憶力,血府逐瘀湯改善腦缺血區(qū)微循環(huán),達到促進神經功能康復目的;二者聯(lián)合具有協(xié)同作用,可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療效確切,并能增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