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陽縣人民醫(yī)院(462400)梅東培
創(chuàng)傷性顱骨骨折是臨床常見顱骨外傷疾病,多由于外界暴力所致顱骨斷裂性損傷,目前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但若術后處理不當,易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因此,給予有效護理干預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有重要意義。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是現代化護理新模式,要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全面護理干預,以滿足患者身心需求[1]。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在創(chuàng)傷性顱骨骨折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選擇2017年11月~2019年2月我院創(chuàng)傷性顱骨骨折患者84例,根據入院時間不同分為研究組(42例)、對照組(42例)。研究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24~69歲,平均年齡(46.82±10.27)歲。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6.93±10.16)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均經MRI、CT等檢查確診為創(chuàng)傷性顱骨骨折;患者知情且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嚴重精神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保持病房適宜溫度、濕度;健康宣教;告知術后注意事項;密切關注生命體征等。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1)成立小組,由護士長擔任小組長,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全面護理計劃;(2)心理干預,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其真實情緒,及時解答疑慮,并進行針對性疏導,指導其學會自我調整,提高治療依從性;(3)主動與家屬交流,與家屬講解術后恢復相關知識,爭取家屬配合,針對患者術后出現短暫意識不清等現象,要主動講解并安撫家屬情緒,待患者清醒后指導家屬多給予關愛與支持,增強治療信心;(4)體位護理,指導患者選擇合適體位,并根據不同骨折部位進行適當調整,叮囑注意休息;(5)加強術后飲食干預:術后飲食需清淡,避免刺激、辛辣食物,指導多食用蔬菜、水果、富含高營養(yǎng)、高蛋白類食物,并叮囑多多飲用白開水,以防便秘;(6)預防并發(fā)癥護理:①于患者頭部墊無菌棉墊,并及時更換;②密切關注引流管、引流液情況,保證引流管正常;③加強對呼吸道、耳鼻、口腔等護理;④指導正確咳嗽方式,囑咐患者避免用力咳嗽、打噴嚏、排便,以防腦脊液倒流。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腦疝、肺部感染、顱內感染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23.0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研究組:顱內感染1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38%(1/42);對照組:腦疝2例,肺部感染3例,顱內感染3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9.05%(8/42);組間比較,研究組低于對照組(χ2=4.480,P=0.034)。
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是結合現代護理理論指導,通過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性評估,制定全面性、系統(tǒng)性護理程序,以提高整體服務質量的護理方法[2]。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結合現代護理理論,根據患者健康問題,制定針對性護理程序,有計劃性、科學性、全面性地對患者實施護理,以確保護理工作順利進行,從而解決患者問題,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38%)低于對照組(19.05%)(P<0.05),表明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在創(chuàng)傷性顱骨骨折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顯著,能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谧o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明確護理目標,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措施,保證護理干預細致化、人性化、全面化,從而滿足患者多方面護理需求;通過心理干預、爭取家屬配合等方式,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保證護理干預順利進行;通過體位護理、預防并發(fā)癥等護理措施,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利于術后恢復。
綜上可知,基于護理程序的整體護理干預在創(chuàng)傷性顱骨骨折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顯著,能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