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清
摘要:生活才是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大課堂,只有把學生帶入生活化的交際實踐中,在課堂上再現(xiàn)生活、設計生活、模擬生活,最終把學生帶入生活,真正與生活相融,調(diào)動“真”感受,激發(fā)“真”思維,承擔“真”責任,引發(fā)“真”應對,讓口語交際真實地發(fā)生,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再現(xiàn)生活 設計生活 模擬生活 融入生活
新課標明確提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睘榱税褜W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良好口語交際能力的公民,小學語文從一年級便開設了口語交際課。然而,課堂是“死“的,學生只能從中學到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交際模式存在著表演化、程序化、單一化等缺陷。而生活是“活”的,“活”的人物角色、“活”的情緒變化、“活”的場景等,無不考驗著學生的聽、說、膽量、思維、應變……生活才是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大課堂,只有把學生帶入生活化的交際實踐中,讓口語交際真實地發(fā)生,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再現(xiàn)生活,調(diào)動真實感受
課本中的口語交際專題是許多專家學者經(jīng)共同商議選定的。它們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只是受教室這個空間的局限,以及上課這個時間的制約,學生交際的欲望受到壓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根據(jù)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教師在口語交際課前就應精心捕捉能刺激學生各種感官的生活場景,用手機或攝像機拍攝下來,上課時選擇合適的時機,借助于多媒體再現(xiàn)生活的一幕幕,使學生身處能讓其動情的情境之中,調(diào)動真實感受,情動而言發(fā),不吐不快,大大激發(fā)了他們交流的欲望,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訓練中來。
生活情景的再現(xiàn)不是機械的,它應該不露痕跡、自然而然,迅速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從而引發(fā)話題,推動交際活動的開展。如:在上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課《一起做游戲》時,我先和同學們聊聊大家平時喜歡玩的游戲,激發(fā)學生對交際內(nèi)容的興趣后,話鋒一轉(zhuǎn):“可是有的同學做游戲時卻吵起架來,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快看大屏幕?!蓖瑢W們滿懷疑惑地看向大屏幕,一開始看到大屏幕上出現(xiàn)了自己同學的身影時都激動地喊著他們的名字,繼而看到好像屏幕上的同學滿臉怒氣,一個個才靜下來仔細聽聽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看完視頻,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開了。過了一會兒,我才開口:“同學們,他們?yōu)槭裁闯臣苣兀俊蓖瑢W們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講明了規(guī)則不清是吵架的原因。接著,我讓學生回看視頻,針對爭吵內(nèi)容提出解決方案,制定游戲規(guī)則,鼓勵學生用上連接詞,邊做動作邊把游戲規(guī)則說得更清楚。為了讓交際真正發(fā)生,我讓學生嘗試著邀請小伙伴一起做游戲,在不順利的時候,適時引導他們注意語氣、注意表情、注意禮貌、注意把規(guī)則說清楚,給膽小的同學多點鼓勵……同時,也不忘引領(lǐng)被邀請者做出相應的回應。最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做起了游戲,在游戲中結(jié)束了口語交際活動。
二、設計生活,激發(fā)真實思維
口語交際專題訓練中的“設計生活”指的是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的邏輯和口語交際訓練的目標、要求而精心設計出來的藝術(shù)化、戲劇化的生活情境。這種生活情境比現(xiàn)實生活更集中,更典型,也更引人入勝,在學生完全不知道它是人為設計的情況下,以真實生活的面目呈現(xiàn)給學生。交際的參與者除學生外都是扮演者,他們所進行的交際活動是表演性質(zhì)的,擔負著串連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制造各種難題,不露痕跡地啟發(fā)他們動腦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引導他們尋找不同的人來解決問題的任務。
在設計的生活情境中,各種矛盾高度集中,學生必須激發(fā)思維才能夠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口語交際活動,提升了學生的智慧水平,教會他們在面對復雜的生活狀況時如何通過有條理、有針對性地交流溝通解決問題。這樣的交際活動中,學生還是以本人的身份參與交際,是實戰(zhàn)性的。如:有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學生特別躁動,課間十分鐘總是在過道、操場,甚至是樓與樓之間的狹縫間追、跑、拉、扯,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我抓住這一契機設計了一堂口語交際課。上課鈴聲響后,學生們卻久久不見老師的身影。就在學生們望眼欲穿的時候,我才匆匆忙忙地走進教室,滿懷歉意地說:“同學們,真對不起!下課的時候,隔壁班的幾個同學在鐵門邊玩游戲,一個男同學的腦袋磕在門柱上流了很多血,我正好從那兒經(jīng)過,急忙先把受傷的男生送到醫(yī)務室再趕回來上課。不過,老師的心到現(xiàn)在還放不下呢,你們說這事該怎么處理呢?”同學們一聽,一個個臉上寫滿關(guān)切,紛紛舉手出主意。對于他們的主意,合理的,我給予肯定、采納;不合理的,我引導他們思考、討論。最終,我綜合了同學們的意見,把全體同學分成一個個任務小組,為什么安排任務:有的到辦公室把事情報告給隔壁班的班主任;有的得到了電話號碼,負責通知家長;有的到校長室向校長報告,請校長出面處理此事;有的到醫(yī)務室安慰兩位同學。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事先安排好參與活動的校醫(yī)、家長、班主任、校長會通過“刁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規(guī)范他們的語言,糾正他們的語速、態(tài)度、音量、表情等。所有的任務完成后,學生們興奮異常,很有成就感,在不知是人為設計的情況下完成了口語交際訓練,不但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口語交際的能力,而且增強了安全意識。
三、模擬生活,承擔真實責任
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性格不同、年齡懸殊、身份各異的人與他人交流溝通時遣詞用語、說話風格、神態(tài)表情、語氣音量等都不盡相同。即使是在同一年齡段,每個人由于環(huán)境改變而進行不同身份的切換,如在學校,你是學生;在家里,你是兒女;在旅途,你是旅客;參加各種活動,你可能是小記者、小向?qū)?、小小解說員……稍有生活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隨著身份的切換,與人口語交際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但是小學生卻沒有這個意識,通常是以最本真的童言童語、純真無邪面對任何人,交際中常常出現(xiàn)種種不合時宜的情況卻不自知。
校園內(nèi)的角色模擬訓練使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以很高的速度在提高,但那是處于理想狀態(tài)中的水平,只有把學生帶到生活中,由模擬過渡到現(xiàn)實,所謂“水平”才能轉(zhuǎn)化成“能力”?!坝柧殹笔菫榱恕皩崙?zhàn)”,練有所成之后,我會讓學生化身小導游,帶上遠方來客,游覽家鄉(xiāng)名勝;作為小老師,教鄰居小朋友學拼音;成為交通勸導員,走上馬路執(zhí)勤;投身于志愿者行列,為敬老院老人送關(guān)懷……在這樣的交際活動中,學生的身份在不斷地轉(zhuǎn)換,對象各不相同,每次承擔的任務也迥異,他們除了用上校內(nèi)所學外,還得為完成任務另費一番口舌。實戰(zhàn)生活的口語交際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更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
四、融入生活,引發(fā)真實應對
口語交際課程因生活需要而開設,然而課上得來終覺淺,生活沒有彩排,只有融入生活,直接面對人性的難以捉摸、人心的復雜多變,學生的語言才能因為生活而豐富、因為生活而具有生命力、因為生活而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當學生能在真實生活中自如應對,解決具體問題時,口語交際才能體現(xiàn)出應有的價值。
學生融入生活,在引發(fā)的真實應對中有可能輕松自如,效果甚好,從而自信滿滿;也有可能磕磕絆絆,無法達到交際目的,滿心惆悵,茫然無助。因而,老師一方面定時組織學生對自己生活中的交際活動進行反饋,全體同學進行點評,互相取長補短;另一方面可利用課間、放學等時間與學生交流,針對學生的困惑給予指點,使學生更有信心地投入下一次的口語交際。在完全融入生活的交際活動中,學生是主體,以真實的自己面對真實的生活,所引發(fā)的都是真實的應對,考驗的是他們的真實能力。老師在活動中隱身幕后,只能以一個富有生活經(jīng)驗的長者的身份適時從旁點撥,幫助學生邁過交際活動中遇到的坎,使他們在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路上走得更順、更遠。
教師在課堂上、在校園中巧妙地鏈接生活,讓口語交際教學扎根生活,使學生從“實戰(zhàn)”中得到真實的口語交際體驗,學到真實可行的交際方法。這只是為學生打開口語交際大課堂的一扇門,最終還得讓他們真正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提高口語交際的本領(lǐng),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口語交際往往指向一定的目的,目的萬變,交際不止,學生口語交際的學習將伴隨其一生。
參考文獻:
[1]于姣.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新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2):143.
[2]吳茂揚.生活化口語交際教學芻議[J].文學教育(下),2017(02):7071.
[3]管石華.口語交際“生活化”教學策略淺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4(2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