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剛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應在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引領和指導下,不斷探索教學改革。數學源自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元素。小學數學是小學生真正認識數學、學習數學的開端,也是他們走進數學世界的入門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積極引入各種生活化策略,能切實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有效實現(xiàn)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
小學數學是學生必學的重點科目,也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為生活服務。由于小學生的閱歷與知識儲備有限,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利用生活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重難點,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靈活應用數學知識,加深記憶,培養(yǎng)數學思想,便于后期的教學開展。
一、生活化教學的內涵及意義
所謂的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教學活動置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利用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主體參加教學活動的動力,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獲得知識,并學會靈活運用。開展生活化教學,將知識點蘊含在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從自身熟悉的環(huán)境過渡到數學知識,不但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更活躍,容易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還降低了數學知識的難度,更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而且生活化教學將課堂數學知識和生活大環(huán)境有機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性,并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這些知識的應用方法,實現(xiàn)了知識的實用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教學情境的生活化
數學教學情境“生活化”,就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聯(lián)系生活學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從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來講,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本,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發(fā)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當我們創(chuàng)設的情境越接近學生生活經驗,與學生的新舊知識之間契合、越關聯(lián),學生學習就會變得越輕松,知識目標的達成度也越高,各種能力的形成也越好。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時,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內容來做深入的分析,切忌生搬硬套。新課標指出,課程不應僅僅理解為教材,而應當看作是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使學生參與活動,增加體驗,獲得發(fā)展。而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不僅教學效率低下,而且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更不能實現(xiàn)學生各種素養(yǎng)的全面均衡的發(fā)展。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寓生活原型于教學過程之中,建立一種開放的、與生活相結合的、生動的課堂教學方式,積極順應時代的號召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這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生活化。
(二)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興趣,增強教學生活化的針對性
由于性格的迥異和相處方式的差異,不同的小學生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他們對于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也有著不同的期望,因此,為了使小學數學學科的生活化教學能夠更加高效和順利,教師要善于了解不同的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興趣愛好,更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和講解,使他們能夠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小學生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為了使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能夠更加高效和具有針對性,教師要善于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學。
比如:在進行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在小學生之間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調查,了解學生們平時的興趣愛好,并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有的學生喜歡漫畫,教師就可以以漫畫為背景提出一些數學問題;有的學生喜歡算術,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計算問題;有的學生喜歡動手操作,教師就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生活化的道具……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小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生活化數學課堂的趣味性,也能更加高效的進行相關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三)有效地將小學數學知識引入到日常生活實踐中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著重考慮學生的學習經驗,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背景,努力做到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推動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生活化,讓學生將生活事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能做到小學數學知識真正地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以生活化的教學氛圍推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高漲。學生如果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保持良好的興趣,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努力做到與日常實際生活相互結合,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來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地感受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推動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比如,當小學數學老師在講解有關圓的認識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以問題的創(chuàng)建來向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可以通過對生活中問題的分析來提升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在具體課程教學的時候,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向學生這樣提問:大家肯定都坐過汽車吧?你們見到的汽車輪子是什么形狀的?有沒有在公路上見過不是圓形的汽車?汽車的輪胎為什么只能是圓形的?接下來,小學數學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讓學生通過以方形、三角形來做車輪的模型,接著在課桌上進行實驗行走,讓學生根據這種情景來想象如果是車中坐著人,人將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這樣的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將變得更加活躍,將改變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枯燥、沉悶的氛圍,這樣課程教學將會掀起一個高潮,學生對于這樣的系列問題將在教學中保持濃厚的興趣。
結束語
總之,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符合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對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推進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參考文獻
[1]?沈春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0(08):2.
[2]?胡梅英.讓生活化教學走進小學數學課堂[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6):106.
[3]?姚會杰.讓生活化教學走進小學數學課堂[J].人生十六七,2018(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