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沛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在學校教育中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詳細的研究,對于目前情況下在我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過程德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給予了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進一步地提高我國德育工作進一步向前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教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學校教育
新形勢下的高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首先要注重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這是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具體指導精神,由于受幾十年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在教學過程當中絕大多數的教師都只注重于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缺乏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在這一時期很多的教育從業(yè)人員擔心會因為重視德育教學工作,從而導致學習成績出現下滑現象,影響學業(yè)成績。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德育教學目標的貫徹實施,同時也與德育教育的初衷和理念背道而馳。作者總結高中階段的德育教學經驗歸納出以下幾點問題有待提高。
一、德育教育目標不明確
在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多數的高中班主任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缺乏明確的目標,從而使得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目前情況下,大多數的班主任工作,在德育教育方面都只是注重于對于學生的情感層面的引導,缺乏在實踐生活中的指導以及規(guī)劃,班主任在針對德育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采用德育教育的主要載體——班會,進行有效地開展。在班會中要讓學生更加明確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傳統(tǒng)模式下的喊口號式的德育教育通常會因為教師的反復說教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叛逆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總是喜歡與教師的教導“反著來”。喊口號式的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學的步驟以及具體執(zhí)行流程,最終的效果也不盡人意。
二、德育教育理念過于陳舊
新形勢下的德育教育,同時也需要根據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作出相應的調整。我國的德育教育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理念過于落后,且不及時的更新這是德育教育沒有最終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例如,班主任在針對愛國主義精神進行宣講的過程當中,往往忽視了新時代下的愛國主義精神,只是組織了較為簡單的愛國主義文體活動,通過采用多年前的愛國志士的真實案例進行情感上的熏陶。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們由于年代過于久遠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師應該利用學生們在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拉近德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進行德育上的熏陶與感染。
三、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現實意義
班主任是整個班級學生在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在高中班主任的管理過程當中,針對學生融入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長。在高中階段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對于高中生的自身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其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過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較好的形成規(guī)則意識,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能夠清楚地明白,什么是底線,對于新時代下德育教育思想的貫徹,能夠讓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校園生活中以及未來的社會生活中以自律自強的精神嚴于律己,更好地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得到成長。針對高中階段的德育教學。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明確德育教育與智育教育的開展是密不可分的。例如,一個思想道德品質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自然能夠抵抗一些不良的信息以及社會風俗和其他制約性因素的影響,自主地投入到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學生的個人總體水平,有利于高中生懂得感恩、熱愛生活。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能夠較深遠地影響著學生的個人品德素質,通過班主任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在當下的生活中發(fā)現美、感悟美。對于不同道德品質和性格的班主任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較大的差別。只有班主任在教育的過程當中刻意地引導學生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才能培養(yǎng)出與人為善為他人著想的學生。他們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美、感悟美、感恩于當下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并將這種精神投身于學業(yè)的發(fā)展過程當中。
四、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積極性
班主任是一個特殊的角色,它既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是教學的執(zhí)行者。在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處于核心的地位。班主任同樣也扮演著榜樣的角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班主任要做到言傳身教開展榜樣性示范工作,讓學生更好的受到熏陶。班主任的言談舉止都直接的影響著班級的風氣以及學生的態(tài)度。班主任應該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使日常管理與德育教育相互融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德育教育目標同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開展德育教育。同時,以班級學生的德育和習慣問題為基礎落實德育工作。
(二)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活動,內容與形式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一般是在15歲到18歲之間,這一時期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厭煩枯燥無味的教學形式。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活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采用創(chuàng)新性的手法,結合新形勢下的時代背景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應該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注重細節(jié)問題的處理。除此之外,高中班主任還應該進一步地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通過有效的溝通進一步的了解學生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所面臨的困惑。針對那些在高中階段所產生的不良問題,對于學生應該給予及時的正確引導以及情感上的安慰。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鼓勵的形式使高中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開展自我批評與自我教育。使其能夠更好地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結束語
教書育人是作為一個教師的天職,處于高中階段的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當中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采用新形勢下的教育素材,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入。同時,作為一個教師,班主任應該言傳身教、嚴于利己,在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過程中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該關心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狀況,尊重和理解學生的想法,對于那些在德育培養(yǎng)的過程當中出現偏離的學生進行及時且正確的引導,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德育教育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南平.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徑探析[J].考試周刊,2020(88):19-20.
[2]?劉強.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價值討論[J].教育界,2020(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