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萍
摘 要:筆者結合班級的發(fā)展理念,創(chuàng)建“晨曦”班特色班級文化,通過學生共同制定班級公約和參與班級民主管理,班級舉辦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特色實踐活動、感恩活動等七彩班級活動,家校共育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搭建平臺,讓學生在精彩多樣的特色活動中,感受溫暖而美好的班集體氛圍,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班級活動;特色班級;班級文化
一、手拉手兒勤勉耕作,編織彩色童年搖籃
(一)我們把“希望”基因植入文化
班級的名稱——晨曦班,是從一年級開始一直沿用下來的,剛開始征集班名的時候,有學生提議:我們的笑容像小太陽般溫暖,就像剛升起的太陽。教師順應學生的想法,提出“晨曦”一詞,并且解釋其含義恰是初升的太陽。經過學生的一致認定,我們把班級名稱確定為“晨曦班”。
第一次與學生、家長見面時,教師提出自己的育人理念:希望學生能健康積極、樂觀自信和擁有健全人格。班里的家長認同教師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學生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家長和教師一致希望學生如初升的太陽般朝氣蓬勃,希望學生的童年如陽光般七彩美好,希望學生健康成長、樂觀向上。因此,讓每一個學生擁有七彩童年,享有出彩人生的機會,成為我們班級的發(fā)展理念。
每位學生都是班級的小主人,思考我們的班訓、班歌,用手中的筆設計班徽等,同時我們的家長也積極出謀劃策,最終確定了我們的班歌《生長吧,晨曦班》,擁有了屬于自己班級的班徽。
(二)我們?yōu)檎n室添點“色”
為了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學生紛紛動手裝飾課室。會說話的板報墻,由學生根據每期的主題,分小組輪流負責設計,并定期更新。陽光讀書角,整齊地擺放著學生分享的書籍。學生定期從家里帶來圖書,與大家分享閱讀的快樂。學生每天輪流負責圖書角圖書的整理和擺放,自覺地愛護大家的精神食糧。綠色植物角,是學生把自然帶到教室里的小創(chuàng)舉。每年的春天,學生都會響應班級的號召,種下自己喜歡的植物,等到四月的時候,學生把植物帶回學校,積極主動給植物澆水,悉心照料,美化我們的圖書角。
每一次更換教室,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次新的開始。學生會手繪班級的值日表、班干輪值表、課程表,貼上新的個人加分表、小組加分表。班干組織同學在墻上做好裝飾,貼上學習標語。我們班級的教室,都會有一個成長的照片墻,上面記錄著師生參加過的活動,給學生的學校生活增添了不少美好的回憶。
二、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民主制度保駕護航
在班會課上,學生共同制定班級公約。我們的班級公約落實到學生的一言一行,從各個方面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我們的班級公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針對班級發(fā)展提出自己的建議,經過小組成員的討論,最后在班上舉手表決。因此,我們的班級公約隨著時間的推進,變得越來越詳細,也越來越規(guī)范。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級采取民主的方式處理班務。在學習中,班里采取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長組織組員完成日常的課前預習、課堂研討、課后檢查、綜合活動等,班級形成了團結和諧的學習氛圍。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自己的班級自己管理”。在班級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生不停地嘗試,不停地摸索,不停地前行。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生增強了自信心,更勇敢樂觀地面對挫折與困難。在解決問題時,學生也越來越獨立,提升自身能力,收獲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異彩紛呈班級活動,筑建七彩童年生活
為了讓學生能擁有七彩的童年生活,能在有意義的特色活動中成長,五年來,班級舉辦了各式各樣的七彩班級活動。
(一)互尊互賞,傳承文化
在元旦當天,學生給自己最想感謝的人寫一份感謝信,并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為了慶祝元宵節(jié),師生一起分享從家鄉(xiāng)帶來的不同種類的特產。植樹節(jié),學生和父母一起種下希望的小樹苗,為綠化環(huán)境獻出一份力量,每年種下自己喜歡的植物,帶回班級美化環(huán)境;清明節(jié),學生和家長一起緬懷先人,和教師一起外出踏青尋找春天;端午節(jié),班里的學生一起吃粽子,在粽子的清香中品嘗端午節(jié)傳統(tǒng)文化的味道;中秋節(jié),學生一起制作月餅,賞月品茶吃月餅;勞動節(jié),學生一起為可愛的勞動人民點贊,感受勞動最光榮;國慶節(jié),學生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為祖國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重陽節(jié),組織學生參加敬老院的義工活動,敬愛愛老;冬至,學生和家長包餃子煮湯圓,為冬日增添暖意。
在主題班會活動中,學生不僅學習傳統(tǒng)節(jié)日知識,接受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還學會自己策劃和組織活動,如討論活動內容、組織活動形式、選活動小主持、撰寫主持稿、活動場所清潔等。
(二)互信互持,以友輔德
六一游園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帶著獎品滿載而歸。一年級,我們去廣東科技館,學生好奇地觀察科技的世界。二年級,我們去百萬葵園,學生在各種植物和各類小動物中穿梭,在園中流連忘返。運動會開幕式上,學生帶上父母準備的道具出場,運動比賽中,大家都積極參與,加油吶喊,互相幫忙。我們班的學生代表學校參加交通劇比賽,從鎮(zhèn)初賽到區(qū)決賽,一路過關斬將,學生用努力和汗水,換來了番禺區(qū)一等獎的好成績。
(三)互學互助,“活”出自我
為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師生開展了特色實踐活動。一類是學會自理活動,從一年級開始,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生活自理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我會整理、學會清潔、我是小廚師等,利用這些活動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讓學生學會自理,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另一類是動手創(chuàng)作活動,在學校里,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教師開展了一系列的動手活動,如樹葉剪貼畫制作、制作小燈籠、我是小小發(fā)明家等。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不斷地創(chuàng)新自己的思維,從制作發(fā)展到創(chuàng)新,從學習自理到為家人服務,從主觀動手到創(chuàng)作發(fā)明,學生逐漸成長為生活自立、思維創(chuàng)新的人。
(四)互守互愛,立德樹人
在學習生活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儀式感和莊重感。每一個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的感恩活動,教師組織學生為父母精心準備小禮物、制作小賀卡、拍攝感恩小視頻,感謝家長對他們的辛勤付出。每年的迎新年活動中,學生都期待能拿到“幸運大禮包”,帶著新年的期待和快樂開始新一年的努力和學習。班級的日常中,我們每月開展“隱形的小天使”活動,學生隨機抽取一名同學,默默地在背后幫助他、督促他,在活動中,學生互幫互助,一起成長。
四、家校共育滋潤禾苗,搭建平臺綻我風采
“家校聯系”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處理好家與校的關系,會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應當認識到與家長之間溝通的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币虼?,筆者深知教師與家長必須做到相互配合,和諧施教。師生和家長的目標一致,達成共識。五年的家校合作過程中,家長對教師的工作高度配合,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各方面都投入了精力和耐力。
在家里,家長為孩子創(chuàng)造物質條件,培養(yǎng)孩子的個人愛好和特長;在學校里,教師不斷設計活動,讓學生能夠展現自己,培養(yǎng)學生自信。從一年級的朗誦活動到五年級的交通短劇比賽,從不同形式的節(jié)日慶?;顒拥絺€人才藝展示,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特長,發(fā)展個性。
五、情深五年相親相愛,一路汗水一路成長
五年來,在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學生經過努力,各個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在各級各類比賽中斬獲佳績,班集體經常被評為學校的文明班集體。我們班的師生榮辱與共,家長總是說:“感謝老師的陪伴和付出?!逼鋵?,作為一個第一次連續(xù)帶班五年的年輕班主任,筆者想說:“我陪伴學生成長,學生也同樣陪伴了我整個青春?!?/p>
我們晨曦班風雨同舟,攜手共進。溫暖而美好的班集體,精彩多樣的特色活動,讓學生學習立志、學習創(chuàng)造,種下他們的七彩童年夢,為他們創(chuàng)造出七彩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