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教學作為教育中的重要課程,也是當前必須要掌握的第二門語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教育教學也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英語也不例外,語言順應論就是在英語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中所引用的一種教學理論,語言順應論認為語言使用過程是語言使用者之間對語言詞匯、語境、順序等進行選擇的過程。本文就在此基礎上,對語言順應論進行探究,并結合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其對英語教學的指導。
【關鍵詞】語言順應論;英語教學;指導
【作者簡介】陳倩(1987.12-),女,布依族,貴州人,貴州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語言學、英語教育。
隨著新課程的提出,英語教學改革正在不斷推進,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被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以此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滿足社會發(fā)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而語言順應論就是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引入的一種理論,通過其內涵,發(fā)現其對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影響和作用,隨著該理論的引用,也就成了教師、研究人員所探究的重點,不斷地分析其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語言順應論
語言順應論(adaptation),這一概念最開始來源于生物進化論,隨著對其的研究深入,作為一種視角引入到語用學,引申出語言順應論。語言順應論認為語言使用是語言發(fā)揮功能的過程,是語言使用者根據交際語境的需要不斷地選擇語言手段,以達到交際的意圖。
對于語言順應論的概念,主要是從四個方面體現,分別是語言選擇、變異性、協(xié)商性和順應性。語言選擇的前提條件是語言的變異性、協(xié)商性和順應性。語言變異性讓語言選擇成為可能,確定選擇的局限范圍。協(xié)商性排除了語言的機械表達方式,讓語言的使用具有彈性,就比如在語言使用過程中,雙重否定是否表示肯定就是交際雙方協(xié)商決定的。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協(xié)商并不是一定的,因為交際雙方選擇的不確定,所以其也是可以推翻并調整的。順應性是語言交易最終目的,這里所提出的順應性是動態(tài)的,是一種境界,也可以說是語境和語言得到雙向順應。語言順應性體現在變異性和協(xié)商性之中,這兩者又為語言選擇提供條件和前提。
語言順應論的提出是人類語言的特征體現,也是我們進行語用分析需要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一般對其的研究是從幾個方面出發(fā),分別是:(1)語境關系的順應,是語言選擇中需要考慮的各種語境。我們在語言使用中,語言選擇與語境之間必須要相順應。語境一般被分為語言語境和交際語境,語言語境主要是語言信道和語言上下文。交際語境就包括了交際者和物理世界、社會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等。比如,社會文化世界就是各種社會文化因素、人際關系。(2)結構客體順應,是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對語言各層次的結構選擇,比如語言、語碼、語話的構建成分等,具體就包括了語音、詞匯、語法等。(3)順應的動態(tài)性,在上述內容中提到順應性是動態(tài)的,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需要順應所處的交際語境。在不同的語境,語言也會隨之變動,要和別人交際,就必須要做好結構客體順應。(4)順應中的意識突顯,意識突顯更多指的是語言使用者在意義生成過程中的認知心理因素,也可以說是一種語用意識。而且語言使用者在選擇順應的本質就是基于社會規(guī)范而做出調整的自我監(jiān)控過程。
二、語言順應論與英語教學
1. 當前英語教學現狀。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英語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際貿易的加強,經濟全球化趨勢,英語在我國教育中得到更多的重視,已然成為現代新型人才必須要掌握的第二門語言。英語教學改革持續(xù)推進,正積極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目前,英語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不斷地改進創(chuàng)新。一方面,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不高,很多教師雖然已經采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學的本質還是沒有改變,學生仍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師生都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性。比如,一些課堂活動比較簡單,缺乏操作性和科學性,不僅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而且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學互動差,語言類的學科,重點是對語言的學習應用,但是目前英語教學更多重視語言的學習,而忽視了語言的運用。在教學中缺乏互動,學生的參與性不強,沒有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另外,在英語教學中,除了英語知識之外,其他的交流都是使用漢語,這也是我國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課堂交流用漢語的交流較多,沒有形成有效的英語課堂氛圍。
2.語言順應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首先從語言順論來分析,(1)順應語言,語言順應論講究順應語言的關鍵在于詞匯的可及性程度,也就是語言體系內的概念、思想,表達中兩者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轉換過程,在英語教育中,以我國漢語為基礎,當實現轉換的時候,要相互協(xié)調,需要自動借用、彌補等,以此來實現語言的有效交流。(2)順應社會規(guī)約,是社會文化在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外在表現形式,強調要順應社會生活中的行為準則,規(guī)范語言的言行。而且不同文化背景下有著不同的語言體系,有著不同的屬性和文化審議,在交際中要相互適應和相互尊重。簡單來講,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需要尊重這一差異,了解西方文化的差異,順應社會規(guī)約,做好漢語與英語語言的尊重和適應。(3)順應心理動機,交際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雙方使用語言完成交際,而語言新違規(guī)就是心理動機的表現。一個人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是有意識的表達,這就需要通過修辭的語碼轉換現實。
然后,從英語教學上分析,一方面,英語學習是一種語言學習,師生都應加深對于語言學習本質的認識,注重調整教學和學習的角度方法。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是引導者,而不是控制者,應引導學生去完成語言學習。同時,也需要注重引導學生使用體態(tài)、調整語速,注重交際的關聯程度和語詞的適應性以及語法的合理性,做到語境關系的順應。而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也是至關重要,達到結構客體順應和順應的動態(tài)性。另一方面,英語教學也是對英語的應用。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就需要主動創(chuàng)造有利于構建個人意義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提高使用學習策略的能力。要重視社會的大環(huán)境與自身語言學習的聯系,要把學習融入實際的環(huán)境中。也可以主動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調整語言結構,讓語言能力得到訓練。
三、語言順應論在英語教學重的實踐運用
語言順應論是以順應為基礎,上述分析了該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簡單來講,英語教學對語言順應論的運用,也就是讓英語這門語言達到靈活使用的目的,讓學生可以實現對英語的學習和運用,以提高教學質量。結合上述的分析,語言順應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應該讓其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利用先進的技術,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 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利用語言順應論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在這一理論支撐下,更要重視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一方面,要關注當前形勢的發(fā)展特點,對英語的了解和知識情況,以此來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了解當前社會發(fā)展情況,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注意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并且可以在交流中使用英語,完成英語交流。在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時候引入語言順應論中的語境關系順應、結構客體順應、順應動態(tài)性、順應意識突顯理論,以促進教學理念的改革創(chuàng)新。
2. 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是當前新課程標準之一。對于英語教學,也應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擴展,彌補書本知識的不足之處,擴展學生的視野。因為目前英語教學都是主題性教學,一般都是圍繞一個主題所展開,比如圍繞水果,學習一些水果英語詞匯和簡單的交流,那么就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對內容擴展,比如播放一些圖片和視頻,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的進一步了解英語知識,認識語法等。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推動學生的自主化學習,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教學方案,更好地展開課堂教學。也可以制作微課等,不僅運用于課上學習,也可以傳輸給學生儲存,下來自行學習。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參加英語活動,擴展自己的思維空間。
3.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語言順應論不僅強調了學習的興趣,還重點提出了互動和順應,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結合語言順應理論,實現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
一方面,加強課堂互動,正確認識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引導作用,讓學生實現知到行的轉換,并重點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對于語言類學習,重視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運用。所以,在課堂中要加強互動,通過英語互動,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語境體會和語言轉碼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營造英語教學的語言順應環(huán)境,教師制定教學方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情景,比如通過圖片視頻營造情景氛圍 ,讓學生進入情景中,提高興趣,進而產生語言學習和交際的熱情,自行嘗試語言轉碼和語言適應關系。又比如,可以通過情景模擬,比如自行創(chuàng)設情景互動,學生參與其中,得到語境體會和語言轉碼訓練。
四、結語
本文針對語言順應論對英語教學的指導探究,結合其理論內涵和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語言順應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并討論了實際的運用。在實際的運用中,教師應該重視實際性,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發(fā)展,關注順應的動態(tài)性,做好英語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盧偉宏. 順應論視角下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聽寫策略研究[D].集美大學,2019.
[2]張曉麗.基于語言順應論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9(01):3-6.
[3]叢婷婷.順應論視角下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探析[J].中外企業(yè)家, 2018(34):166-167.
[4]嚴寧蓮.語言順應論對英語教學的指導探析[J].黑河學院學報, 2017,8(11):143-144.
[5]王蒙蒙.商務英語教學之語言順應論觀[J].亞太教育,2015(18): 103-104.
[6]盧靜.從語言順應論看語碼轉換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 2012(05):92+94.
[7]溫軍超.語言順應論與英語習得及教學[J].懷化學院學報,2007 (0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