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瀟瀟
摘要: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它源遠流長,內容廣泛,思想深邃,語言精辟。一首首詩詞就像一面面鏡子,反映社會生活,映照人們的心靈,啟迪人們的心智。青少年誦讀大量的古詩詞,可以豐富他們的文學知識,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中職生更需要經典古詩詞的熏陶,啟迪思維,培養(yǎng)靈感,提高審美。
關鍵詞:經典古詩詞;傳統(tǒng)文化;教學模式
千百年來傳唱不衰的古詩詞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中瑰麗的一景。它是先人智慧的結晶、人文素養(yǎng)的積淀。每一首詩詞里都蘊藏著豐富的學習資源。中職語文教學重視對經典古詩詞的賞析、探究,不僅能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還能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
對于中職生來說,古詩詞較為深奧難懂,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總是興趣缺缺,不愿配合,極大的影響了教學質量。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下,使用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重視傳統(tǒng)詩詞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及教學效率。
一、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存在的問題
在中職教育的課堂里,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停留在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上。課堂上,教師們自顧自的講授知識,并不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課改后新的教學模式正好相反,特別是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開發(fā),很多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的知識,在課前導學案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就能解決。而學生理解不了的知識點,在課前已經反饋給了教師。教師就可以在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及時調整課堂講授的重難點,并將學生帶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古詩詞情景當中。
古詩詞和現代白話文不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理解詩詞的含義,而教師如果不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學生就不能完全懂得詩詞的意思,更不用談去賞析詩詞的意境,體悟作者的情感了。還有一些教師只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 ,忽視了對傳統(tǒng)詩詞的審美體驗,也是不可取的教學模式。
2、學生存在的問題
中職生經歷了中考的大浪淘沙,無緣普高教育。他們普遍語文基礎薄弱,呈現出三大難:文言文、古詩詞、寫作文。學生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參與者,但現在大部分的學生仍然完全按照老師設置的情境去學習,依然是授課的客體,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提高,甚至厭學。中職生都處于青春期,其自律性很差,課堂上不能集中精神聽講,“開小差”的情況經常發(fā)生。這些都是學生無法全情投入古詩詞學習的“攔路虎”,需要教師通過恰當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克服。
二、什么樣的古詩詞教學模式適合中職語文課堂
1、熟讀成誦
處于中職學習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階段,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比較強。在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加強對于古詩詞的朗讀和背誦。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tài),這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于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賞朗誦,理解背誦,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誦讀古詩詞,需要教師給予很好的指導,教師的示范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讀還可以促進背誦。【1】
2、展開想象的翅膀
古詩詞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為其運用了精煉的語言而達到了生動的意境,營造出作者當時的氛圍,讓讀者進入遐想之中。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于古詩詞意境的重現,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學柳永的《雨霖鈴》時,作為送別詞的巔峰之作,作者通過想象、聯想描寫了離別之后的情境。這里的“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2】給學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間,為什么看到“良辰美景”還這樣悲傷呢?教師可以讓學生設想一下,詩人悲傷的原因是什么呢?學生開始積極探索這個原因,這樣一來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歷,逐一想象離別后的情境: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這是“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引發(fā)的思考。在這樣的想象過程中,一方面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學以致用
中國的古詩詞都來源于詩人的真實生活,能夠體現詩人當時的真實感情。因此,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古詩詞的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充滿欲望。在教學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理解詩詞的寫作佳境?!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肥翘K軾被貶黃州后的作品。他21歲中進士,30歲以前絕大部分時間過著書房生活。后仕途坎坷,幾上幾下。43歲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2年有余,職位清閑,心中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游山玩水放松情緒。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磯,寫下了這首千古詞作。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詞作的賞析,對蘇軾生平的了解,結合生活實際達成本課的情感目標:要學習蘇軾放達的情懷,遇到挫折不要抑郁惆悵,要心胸寬廣,才能乘風破浪,看到更遠更美的風景。【2】
4、應當強調美育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入選教材的古詩詞可以說是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結晶和薈萃,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欣賞古詩詞的語言美、聲韻美去認識從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感悟詩人的心靈美,這不僅對于陶冶性情,發(fā)展觀察力和想象力,豐富詞匯很有好處。同時,還能使學生覺得學語文是一種美的欣賞,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中職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凝聚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情感。教師要重視古詩詞的教學,實施有效性教學??梢酝ㄟ^強化朗誦、開展課外活動、古詩詞競賽等方式轉換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熱情,從而達到古詩詞教學的最終目的。【3】
參考文獻
【1】王麗萍,《古詩詞教學研究》2010.10
【2】倪文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2017(5)
【3】王汝飛.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