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海林
摘 要:《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實施建議中提出: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實施支持性策略;通過綜合性學習活動,豐富生活經驗,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以生活語文課堂《愛探險的朵拉-寶貝山》(以下簡稱《寶貝山》)一課為例,注重“教、學、做合一”,為中重度特殊兒童提供了恰當?shù)牟呗灾С帧坝螒虿呗浴薄扒榫巢呗浴薄盎顒硬呗浴遍_展綜合性學習的語文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適應性和有效性,促進了中重度特殊兒童的綜合能力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語文;中重度特殊兒童;綜合能力
一、問題及背景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仁愛學校是一所擁有學前至中等職業(yè)教育資質的特殊教育學校。由于招生對象程度的復雜性和嚴重性,很難對這些中重度甚至極重度特殊兒童實施傳統(tǒng)的課本教學。剛入學的中重度特殊兒童呈現(xiàn)低口語、運動能力弱、認知弱等現(xiàn)象,如何通過生活語文課堂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即語言表達、認知能力、感知能力,是擺在全體教師面前的難題。
通過近幾年的探索實踐,仁愛學校以《課標》為綱要,開展以生為本的課堂探究,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內容呈現(xiàn)、教學方法選擇、教學評價實施中,根據(jù)學生特質和能力,圍繞教學主題開展實踐活動,整合教學目標與內容,為中重度特殊兒童提供了恰當?shù)闹С?,通過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適應性,促進了中重度特殊兒童的綜合能力發(fā)展。
二、方法思路
結合開展課堂研究的必要性,同時為營造全校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教學業(yè)務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骨干教師、黨員教師的教學示范作用,推動學校教師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仁愛學校自2017年9月開展了以“伙伴三人行”模式帶動公開課展評活動。即一名黨員模范教師或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帶領兩名年輕教師共同開展公開課展評活動。
三、教學實踐
本次就以小學低年級一節(jié)生活語文課——《寶貝山》一課為例,來淺談依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評價的實施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特質和能力,圍繞教學主題開展實踐性活動,提升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幾個策略。
(一)因“才”選“材”,因“材”施教
筆者參考《課標》設計生活語文公開課《寶貝山》,在課程內容設計中,一方面依據(jù)特殊兒童的年齡特點及智力程度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編排內容,另一方面注意到內容的互相滲透、互相結合,使低年齡段的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二)“游戲化”教學凸顯,滿足幼兒玩的天性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設計了極具兒童天性的游戲化教學,帶領全體學生跟著朵拉去探險:抓泡泡、走獨木橋……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均具有教、學、玩的特點,滿足兒童玩的天性。通過這樣的趣味活動,學生注意力被吸引了,在趣味的課堂中提升了他們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與本體覺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情境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給予幼兒玩的場景
《寶貝山》一課在教學場景創(chuàng)設上,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創(chuàng)設了符合本節(jié)課教學活動的游戲情境,為“用手抓肥皂泡”環(huán)節(jié)設置了泡泡屋,為“用腳走平衡木”設置了平衡木裝飾的獨木橋的場景……總之設計的場景均是孩子們看得見、摸得著,能參與的情境。特殊學生喜歡這樣的情境,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被帶入了課堂活動情境之中,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孩子們身臨其境,通過真實的情境進行語言表達、運動等能力訓練,也增添了教學情趣。
(四)“活動化”教學設計,滿足兒童的各種感官
《寶貝山》一課,無論是泡泡樂園抓一抓泡泡、走一走獨木橋,還是課堂上的放松律動等活動,都是利用特殊兒童已有的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他們與我們設計的活動相互作用,進而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因為只有在活動中通過直接的經歷、感知和相互作用,他們才能對學習的價值進行潛移默化的理解。我們要用活動讓孩子們通過各種感官刺激去理解。
(五)實踐反思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要適量。在課堂上老師使盡渾身解數(shù),希望孩子們的目光能夠有意無意注意到。但是孩子們的眼里都是活動器材的布置……教師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都是孩子們平時喜聞樂見的,當老師一下子呈現(xiàn)在課堂中,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是需要適量進行,以免孩子們注意力全在環(huán)境布置和獎勵物上。
四、結論分析
在生活語文課堂中對中重度特殊兒童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要“教、學、做合一”。實驗證明,在中重度特殊兒童課堂中利用“游戲策略”“情境策略”“活動策略”進行綜合性學習的語文實踐活動是行之有效的,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適應性和有效性,促進了中重度特殊兒童的綜合能力發(fā)展,也增加了許多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當然,在對他們進行教學的同時要爭取學生家長的積極配合,家校結合方能充分有效,也才是一個完整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李吉林與青年教師系列談)[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2]樸永馨.特殊教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