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作用于腎上腺素受體的藥物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具有重要的臨床地位。但是由于內容復雜、種類繁多,學生難以理解掌握,是藥理學中的教學難點。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本文擬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詳細探討作用于腎上腺素受體的藥物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腎上腺素受體類藥物;教學方法
作為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藥理學是連接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橋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合理用藥的能力并為今后的臨床實踐打下基礎[1]。然而,藥理學涉及的藥物種類繁多,機制復雜,理論性強,學生學起來枯燥吃力,教學效果不顯著。作用于腎上腺素受體的藥物是藥理學中非常重要的章節(jié),且這一類藥物在臨床應用中非常廣泛,但是由于這類藥物種類多,藥理作用、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相似點多,導致學生理解困難,在學習記憶的過程中容易混淆,所以普遍認為難度很大。如果教學過程不講究方法,照本宣科,會讓學生學起來更加乏味吃力,不利于知識的掌握,只有教學得當,由淺入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預期。
一、聯(lián)系相關學科,復習基礎知識
藥理學以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學科為基礎,而更好地掌握藥物的作用機制、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的前提是熟悉正常的生理進程以及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從而找到藥物的作用靶點,讓學生理解藥物治療的前因后果。腎上腺素受體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與機體內的腎上腺素受體的生理作用相關,課前安排學生復習已學過的生理學知識,掌握受體的分布、效應、調節(jié)等知識點。教學過程中通過串講的方式鞏固相關知識,然后引入新課,以去甲腎上腺素主要通過激動α受體產生作用為案例,可以先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描述α受體分布范圍,明確受體興奮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讓學生根據復習的知識思考并總結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機制及藥理作用。這樣,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構建知識框架,在思考中學習,既復習了學過的知識,又學習了新的內容,并能融會貫通且記憶更深刻。
二、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腎上腺素受體類藥物的理論知識多,這就決定了在課堂教學中,對于藥物的分類、構效關系、藥動學特點等內容以傳統(tǒng)的講授法為主,讓學生掌握重要的知識點。在傳統(tǒng)的講授法過程中,嘗試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對于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在講解藥物的作用機制時,可以結合生活實例讓復雜的機制簡單化,比如以運動時機體的生理變化來講解腎上腺素的作用機制,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在講授中還可以采用引導、啟發(fā)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發(fā)的去思考并得出結論,讓學生根據藥物的作用機制來推導出藥物的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比如講解去甲腎上腺素的時候,根據其收縮血管的機制引導學生推導出在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以及引起組織缺血的副作用。這種教學方式靈活,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自主思考能力,建立科學的思維模式,在其他藥物及學科的學習中形成適合自己的模式。
三、充分應用比較法,強化理解
腎上腺素受體類藥物種類繁多,特別是同類藥物名字相似,作用機制、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相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混淆。應用比較法有利于掌握各個藥物的共性和個性。例如治療哮喘,通過比較得出腎上腺素和異丙腎上腺素作用的不同點在哪里。還可以以列表的方式讓學生對各個的藥物的藥理學作用、臨床應用等進行比較??傊?,通過比較法,讓復雜的內容變有條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理解、記憶。
四、將病案分析融入教學,學以致用
藥理學是臨床學科的基礎,學生除了掌握藥物的機制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應用,而不是通過死記硬背應付考試。腎上腺素受體類藥物在臨床中應用廣泛且重要,因此將病例分析引入教學,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參與,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2]。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腎上腺素對過敏性休克的首選治療,可以引入使用青霉素后出現過敏性休克的病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出現過敏性休克的原因、癥狀、治療進行討論,既了解了整個疾病的發(fā)展過程又掌握了藥物的應用原理,還可以拓展相應的醫(yī)學知識(青霉素引起過敏性休克的原因及預防措施等)。
五、結合實驗教學,促進理論記憶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驗教學是藥理學教學的重要部分,學生通過實驗教學,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加直觀、更加形象、記憶更加深刻。腎上腺素受體類藥物都能影響機體的血流動力學,但其中各個藥物對血壓、心率的影響在整體條件下表現的均不一致,特別是收縮壓、舒張壓、脈壓的變化,如果只通過書本講解學生難以記住,而通過實驗觀察可以加深記憶。在實驗中,學生不僅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還通過對于實驗過程的觀察、實驗結果的分析進一步鞏固了理論知識。
六、布置學習任務,鞏固知識
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后作業(yè)、總結知識點等方式來進行。比如課后讓學生自己對腎上腺素受體類藥物的知識點進行總結來加強學習。另外可以利用微課、對分易等多媒體工具進行隨堂測試,檢驗學習成果。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拓展知識,了解藥物的新用途、新用法等。
總之,通過上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立適合自己的思維模式,加強對腎上腺素受體類藥物的學習,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迎暴.羅景慧.與臨床相結合,改善藥理學教學質量[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2(01):4-5.
[2]何華美.李福濤等.病案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0(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