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慶
桃果實套袋后,果實由紙袋保護,管理過程中用藥減少,藥物殘留量低,因此果實外觀和內(nèi)質(zhì)好(圖1、圖2),市場售價高,同時這一措施具有節(jié)本增效和優(yōu)化環(huán)境的作用,近年已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果農(nóng)的認可。
1套袋前的準備
1.1疏花疏果
疏除病、殘、次、密及背上果和基部果。一個枝條上有兩個以上果時,同側兩果間距不小于10厘米(圖3)。
1.2選擇果袋
從幾年使用效果來看,國產(chǎn)袋的效果不比外國的差,而且價格相對便宜;雙層袋效果優(yōu)于單層袋。雙層袋中,內(nèi)黑外淺黃雙層袋的綜合效果最好;單層果袋中以外灰內(nèi)黑果袋好,且投入成本較雙層較低,雙層袋一般0.08~0.1元/個,單層0.04~0.05元/個,因此很多果農(nóng)都選擇國產(chǎn)單層袋,比如晉州市八里莊果袋廠的海河果袋、石家莊趙縣楊戶開發(fā)區(qū)鑫茂廠的果袋、晉州市三木助劑紙品廠的德棟利源果袋等,效果都不錯。
2套袋時間
套袋時間應在定果后(謝花后7周)第2次生理落果后、硬核期立即進行,有桃蛀螟危害的果園要在桃蛀螟產(chǎn)卵前進行。套袋過早易折傷果柄或因袋重致使果柄彎曲,引起落果;如套袋過晚,果實外觀品質(zhì)得不到有效改善。
套袋前全園應噴施1次殺蟲殺菌劑,藥液干后立即套袋,如10%吡蟲啉5 000倍液或20%滅掃利2 500倍液+碧穗(戊唑-噻唑鋅)1 000倍液或龍燈福達(環(huán)氟·戊唑醇)2 000倍液。套袋應選擇晴天,霧天或幼果表面有露水時不能套袋,若果面有水,套袋后后期易出現(xiàn)日燒。適宜時間為晴天9—11時和15—18時。
3套袋技術
套袋順序按先上后下、從內(nèi)到外,關鍵點是既要封嚴袋口,又不要壓傷果柄。選定幼果后,小心地除去附著在幼果上的花瓣及其他雜物,左手托住紙袋,右手撐開袋口,手執(zhí)袋口下2~3厘米處,袋口向上或向下,套入果實,套上果實后使果柄置于袋的開口基部(勿將葉片和枝條裝入袋子內(nèi)),然后從袋口兩側依次按“折扇”方式折疊袋口于切口處,將有細鐵絲一端折疊在沒有鐵絲那端外側,然后向下90°折疊,捏緊即可(圖4)。
4套袋后管理
4.1肥水管理
4.1.1施肥套袋桃園要加強肥水管理和葉片保護,以維持健壯的樹勢,滿足果實生長需要。桃對氮、磷、鉀的需要量比例約為1∶0.5∶1。幼年樹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則易引起徒長。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強樹勢。桃果實中鉀含量為氮的3.2倍,增施鉀肥,果大產(chǎn)量高。結果樹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結合土壤深耕時施用,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4 000千克左右,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壯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實硬核期施入,早熟品種以施鉀肥為主,中晚熟品種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鉀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
葉面噴肥。結合噴藥進行葉面追肥,可用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0.3%~0.5%硫酸鉀、生物菌肥等輪換噴施。中晚熟品種在7—9月份每月噴1次300~500倍液的氨基酸鈣或氨基酸復合微肥來防治苦痘病等。在6月下旬、采收前40天和20天各噴布1次稀土微肥,或噴布光合微肥、農(nóng)家旺等微肥,以提高套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此外,桃園需經(jīng)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時排水,防止積水爛根。
4.1.2灌水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澆水,重點在萌芽前、硬核期、果實第2次迅速生長期、果實采收前2~3天、落葉后封凍前。
4.1.3排水桃樹怕澇,一旦漬水,會造成桃樹無氧呼吸,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最終導致桃樹死亡。一般情況下,雨季淹水一晝夜樹便淹死。雨季要搞好排澇,防止園內(nèi)漬水成災。
4.2夏季修剪
6月中旬以后,采取疏除、短截和摘心等措施處理新梢。對背上枝、過密枝、徒長枝和外圍過旺枝等無用枝,采取去強留弱的辦法疏除。夏剪結束后,在7月20日前(大連地區(qū))葉面噴施植物生長延緩劑如PBO、多效唑等,可抑制旺長,促進花芽形成。
4.3病蟲害防治
套袋前1~2天全園噴一遍殺菌劑和殺蟲劑,以有效地防治爛果病、蚜螨類等病蟲害。藥劑包括噴克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套袋后,防爛果病和桃小食心蟲的藥不打,只打防葉部病蟲害的藥即可。
4.4摘袋
摘袋一般在果實成熟前10~20天進行,在果實成熟前對樹冠受光部位好的果實先進行解袋觀察,當果袋內(nèi)果實開始由綠轉白時,即是解袋最佳時期。桃成熟后及時采摘,統(tǒng)一堆放并撤袋選果(圖5)。
(作者聯(lián)系電話:1504063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