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灘
樊錦詩與彭金章相守一生
樊錦詩,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長,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
1963 年夏天,北京大學畢業(yè)后,樊錦詩放棄了去北京和上海工作的機會,毅然去了敦煌,而戀人彭金章被分配到了武漢。他們倆1967 年結婚,分居19 年后,為了親愛的她和她心愛的敦煌,彭金章從武漢大學調到了敦煌,與她一起從事敦煌藝術的保護和研究。
為了敦煌,樊錦詩犧牲了很多,有人評價她:“無愧于敦煌,有愧于家庭。”由于對敦煌的癡迷和貢獻,她被譽為“敦煌的女兒”。
她很忙,從來都不喜歡接受采訪。央視的名牌欄目《朗讀者》想做一期她的節(jié)目,幾次邀請都被她婉言拒絕了。
沒想到,后來,她卻令人意外地出現在了《朗讀者》的舞臺上。朗讀前,她講述了她摯愛的敦煌,她的家庭,她的愛人,她的孩子。每當講到敦煌,她總是眉飛色舞;而講到家庭、愛人和孩子,她卻充滿了歉意。的確,她把畢生精力都貢獻給了敦煌,很少顧及家庭、愛人和孩子。
至于為什么一再婉拒上節(jié)目的樊錦詩最終來到了《朗讀者》的舞臺,主持人董卿透露了一個秘密:“一天,導演非常高興地說,樊院長終于同意了,她愿意來了。為什么呢?因為樊院長的愛人喜歡看《朗讀者》。”
此時,已經80 多歲的樊錦詩老人露出了孩子般的笑臉。她說:“為了我,我先生犧牲得太多,他說‘我們相識在未名湖,相愛在珞珈山,相守在莫高窟。沒有他的包容和付出,我們這個家早就散了。我知道他愛看《朗讀者》,所以我就來了,讓他高興高興?!?/p>
一代大師,樸樸實實,面對公眾沒有一句大話,破例上節(jié)目竟然是為了博得愛人的開心。難怪她對敦煌愛得那樣執(zhí)著、那樣忠貞、那樣深沉,一切皆源于她有一顆用愛鑄就的心。
(摘自2019 年11 月14 日《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