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妍
(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大學時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高校的“三進”(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就是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教育青年大學生,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使其在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過程中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辦好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quán),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1]。
高校師德水平的高低與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教育管理、校風學風、學生成長成才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師德關乎學校的未來發(fā)展。黨建工作與師德建設互相影響、緊密相關。黨建能夠推動師德建設,師德反之可以促進黨建,將黨建和教學有機結(jié)合、齊抓共管。
1.1 高校黨建與師德建設具有內(nèi)在統(tǒng)一性。高校黨員教師的先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體現(xiàn)在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之中。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有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忠于真理、無私奉獻的精神,黨員教師應該成為教師隊伍中的模范與表率。
1.2 搭建黨建與師德建設的工作平臺。現(xiàn)在高校實行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制度,教研室主任擔任黨支部書記,黨建與學術(shù)“雙帶頭人”,于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在組織生活中引領擔當。黨建+育師、黨建+教改、黨建+科研等“無縫對接”?!半p帶頭人”的工作是發(fā)揮組織的引領作用,做好師德建設工作,確保每位同志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同志們排憂解惑,讓大家滿懷激情地投身工作。要時時提醒同志們,牢記教育報國的初心,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同時師德考核一般采納黨支部意見,從制度方面為師德建設提供了保證,黨建與師德建設融合在一起。
校風和學風是大學的靈魂和氣質(zhì),它體現(xiàn)著學校文化傳統(tǒng)、管理水平和辦學理念,是學校創(chuàng)品牌、樹形象的重要保證。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校風和學風是大學的立校之本。高校黨建對校風、學風具有引領作用,是學校建設和發(fā)展的核心,它規(guī)范著校風、學風建設及發(fā)展的方向和內(nèi)涵。
為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風、勤學篤行的學風,高校黨建對黨員教師提出明確的師德要求,既要具備為人師表的道德修養(yǎng)、博大精深的學識修養(yǎng)以及勇于探索的科學修養(yǎng),以高尚的職業(yè)精神和道德追求、道德情感去引導影響學生。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嚴謹治學、勤學篤行的優(yōu)良學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在優(yōu)良校風學風的熏陶下,大學生通過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克服社會發(fā)展中的種種誘惑,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求真務實、一絲不茍、鍥而不舍、敢為人先的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強調(diào):“殊不知學習知識與修養(yǎng)品行是受同一學習心理定律支配的。如果我們強為分家,必致教知識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學無術(shù)。所以,我們希望擔任訓育的人,要打破知識、品行分家的二元論,而在知識品行合一上研究些辦法出來?!盵2]這能夠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佐證。高校黨建工作應充分利用高校的資源優(yōu)勢,通過一系列的組織活動、主題教育等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全方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工作。大學生在認同、理解、內(nèi)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自覺外化于個人行動,這是進頭腦所達到的效果。
3.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助力進學生頭腦的進程。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隊伍、理論課教學隊伍、專業(yè)課程教師隊伍、職能服務部門教師隊伍等在內(nèi)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 加強課堂文化建設,打造師生課堂學習共同體。教師可采用對分課堂的形式,選擇多樣性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啟發(fā)學生自覺自主學習。比如啟發(fā)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提問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等,在課堂中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做一位有溫度的教師,推介自己,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傾注心思、密切溝通、走近學生、用心評價。
3.3 利用好實踐教學,將教材理論變活。在課堂實踐、校園實踐和校外實踐三者中激發(fā)學生思想的火花,實現(xiàn)以動促學、以動促教、以動增情、以動增信、以動筑魂、以動增能[3]。學生在親身體驗與動手操作中,活化了理論知識,達到入腦效果。
3.4 營造見賢思齊的和諧校園文化氛圍。依托學生組織,發(fā)揮其在大學生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優(yōu)勢,將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客觀要求內(nèi)化為學生成長成才的自覺意識,并積極宣傳。比如衡水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立足本校實際情況,創(chuàng)立品牌項目“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宿舍”活動。邀請專兼職教師、學生黨員進入學生的主要生活場景——宿舍去傳播新時代、新思想,有力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大學生宿舍、進入大學生頭腦。通過在宿舍中辦講堂、做交流、寫心得、辦手抄報等方式,讓新思想在學生心中扎根。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人才培養(yǎng)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tǒng)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yǎng)的辯證法。把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yǎng)之本,是我國高等教育在長期實踐探索中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和理論創(chuàng)新,不僅符合當前國際國內(nèi)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形勢、新動向、新特征,更是我國在大學人才培養(yǎng)領域向世界發(fā)出的中國聲音[4]?!币虼耍咝R邳h委的領導下,與“三進”協(xié)同育人,使當代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zhì)、有修養(yǎng)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