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素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全國小學中越來越受重視。該課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將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等優(yōu)良品德貫穿到學生立德樹人、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所以黨中央將法制教育納入國民義務教育中。而面對新加入的內容和小學生年幼、理解力相對較差的特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再適用。小學政治教師應密切聯(lián)系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可在小學道德與法制教學中使用故事教學法,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打造有趣、生動的課堂,更好地實現(xiàn)《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要求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中小學使用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新版教材。該教材的主要特點在于突出法治教學內容,重點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因此,針對新教材、新目標、新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選擇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知識接受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故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學內容為基礎設計教學故事,通過真實、生動、有趣的故事對所講內容進行解釋或說明,以更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通過一個個鮮明的小故事,學生不會覺得法治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并在心中種下法治的種子。很多專業(yè)、龐雜的大道理蘊含在一個個小故事中,可以極大地減輕小學生的課業(yè)任務,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
一、童話索引——找準學生興趣點
童話故事是小學生最喜歡、最感興趣的內容。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童話人物,甚至會想象自己是童話故事中的人物,這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和較好的教學切入點。學生把自己假想成童話中的人物,就會設身處地地主動思考故事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投其所好”,根據(jù)學生對童話特別感興趣的特點,多用童話故事作為教學案例或素材。這樣能夠極大地拉近學生與教師以及與課程內容之間的關系,極大地節(jié)省溝通和時間成本,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教學“我們愛整潔”一課時,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說教,一味地告訴學生干凈、衛(wèi)生、整潔多么的重要,由于生活中大部分學生不是邋遢、不衛(wèi)生的小朋友,就很容易落入俗套,不僅不能引起學生的聽課興趣,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排斥和抵觸,覺得教師碎碎叨叨、啰唆麻煩,甚至想要和教師“對著干”,這些都不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和課程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教師可以給學生講童話故事《不愛干凈的小花貓》:小花貓因為不愛整潔,原本漂亮的毛上粘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甚至還粘上了油漆,怎么也弄不干凈。小花貓的媽媽只能將小花貓的毛剃掉,小花貓很傷心,但是也沒有辦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原本漂亮的小花貓最終變得光禿禿的?它做錯了什么?”然后找?guī)讉€學生來回答。小學生的視角大多會站在小花貓的角度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從童話中了解到不愛整潔的嚴重后果,從此養(yǎng)成愛整潔、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二、身臨其境——情景化故事教學
美學家施東昌說過:“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藝術,對人的培養(yǎng)是從幼兒期入手,它要求以情動人,通過美的過程產(chǎn)生情緒、體驗煥發(fā)高尚的情感,逐步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痹谑褂霉适陆虒W法的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情景,讓學生參與到情景化的故事教學中。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同時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思考,將教師口中“死”的東西融入自己的理解,變成“活”的記憶。對于小學生來說,課本中的知識和道理往往是十分抽象的,而情景化的教學能夠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專長,組織學生展開情景化表演,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知識。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分配好不同的角色,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表演任務。在學生完成準備工作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并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從旁指導,引導學生演出重點。小學生對新穎的教學活動會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興趣,會十分認真地對待教師交付的任務。準備表演的過程也是學生理解和學習知識的過程。在學生表演完成后,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作出可以量化的、有指導意義的評價。這樣就能通過有趣的表演來激發(fā)和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總結出受大眾認可的、文明的行為方式,有助于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初步形成道德與法治意識。
三、生活教學——整合學生身邊可利用的故事資源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在課堂上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往往會被課堂外的故事所吸引。針對這一認知特點,小學政治教師在設計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積極挖掘校園中、社區(qū)里學生常見的、耳熟能詳?shù)墓适拢瑥倪@些故事入手,引導學生梳理故事中出現(xiàn)的人、事、物,讓他們以自己的視角去評價故事中的好人好事、壞人壞事,從中感受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條正確的評價尺度。生活是最好的課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發(fā)地開拓學習資源,并分享給全班學生。同班學生的年齡相仿,興趣點與關注點基本一致。通過身邊的典型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梳理正確的評判標準,使他們在生活的大課堂上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
例如,針對小區(qū)里的流浪貓,社區(qū)的物業(yè)管理部門認為這些流浪貓嚴重影響了社會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要雇專門的團隊來清理這些流浪貓,而小區(qū)內的愛貓人士聯(lián)合起來反對,認為這樣做是不尊重小動物,而且被清理的流浪貓無家可歸,最終都會喪命。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一時引起熱議。對此,教師不要覺得這樣的事離學生很遠,也不要認為學生發(fā)表的意見微不足道,而要抓住這個寶貴的討論和教育機會,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的學生認為要尊重社區(qū)的管理和規(guī)章制度,有的學生則表示這樣對待小動物太殘忍。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又要保護學生的真善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圖片聯(lián)想——用生動的圖片展示故事場景
故事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合適、有趣的故事,學生豐富了視野、了解到了新知識、認識到了新事物,這樣的課堂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課堂。課堂充滿生氣,學生的參與感強,能夠有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從而達到預期的培養(yǎng)效果。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本是由豐富的圖片構成的,精美程度可以和連環(huán)畫相媲美,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圖片向學生展示了生動的故事場景,符合學生的喜好。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本上的插圖,自己設計一個小故事,給課堂增添更多的活力與生機。
例如,在教學“手拉手交朋友”一課時,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適應新環(huán)境,積極、主動地和其他同學交朋友。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課本上的圖片:剛剛來到新環(huán)境,大多數(shù)學生很不適應。但有的學生天生熱情,他們主動問好、向其他人介紹自己、積極參加教師安排的活動,班里的學生都很喜歡他,愿意和他交朋友。后來,一個班的學生一起吃早飯、活動、做游戲、主動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最后大家都變成了好朋友。通過教師對圖片的講解,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說話、表達自己并不困難,還能夠很快地交到朋友,班級氛圍也能很快地熱絡起來。教師將課本中的圖片編成故事講給學生聽,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內容,也更能吸引學生認真聽課。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將法治作為小學重點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探索和利用新的課堂形式和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故事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夠迎合小學生的興趣與喜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效率和效果,還能給道德與法治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從而讓學生意識到他們不只是在上一門課,更是在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參考文獻】
張華兵.故事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現(xiàn)代交際,2019(21):206-207.
安寶珍,郭雨馨.“兒童哲學”視角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J].教學與管理,2020(02):42-44.
徐波.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故事教學法的運用[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36):6-7.
周玉榮.繪本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9(36):25-26.
夏佳佳.淺談故事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運用[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365-367.
戴妮.談繪本故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使用技巧[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24.
于洋.繪本資源在小學二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