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娟
【摘要】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成敗取決于閱讀能力的高低?!墩Z文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要完成其閱讀量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實現(xiàn),因為課內閱讀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開闊的課外閱讀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外閱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策略方法
一、培養(yǎng)閱讀習慣
筆者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多年,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每天的閱讀量不小,閱讀過的書籍也很多,但是在寫作時,還是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狀況。歸根結底,就是沒有好的閱讀習慣。有的學生在閱讀時,喜歡一邊聽歌一邊讀書;有的學生則認為閱讀不需要“手”的配合。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在閱讀時,最好是“手”、“腦”并用。用“腦”是指,不光要讀書,還需要對書里的內容進行思考,對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行理順,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探尋作者寫作的真正目的。用“手”是指,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好的詞語或者句子,在專門的閱讀本中用筆記錄下來。做好閱讀筆記,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材料,增長知識,提高閱讀效率。
二、組織學生們進行課外閱讀活動
雖然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綜合能力,但是如果老師一直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們進行課外閱讀,學生們也很容易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這時老師就可以適時地組織學生們進行課外閱讀拓展活動,讓學生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例如,在學習完《守株待兔》后,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在課外進行寓言故事的閱讀,然后組織學生們進行寓言故事講解比賽,看哪一個學生講解的故事最有趣。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力,不斷地提升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效率。
三、加強與學生課外閱讀的交流
閱讀不僅僅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只有在閱讀之后與同學或者教師們進行閱讀內容上的交流才能更加深刻理解課外閱讀的內容,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目的。因此,教師們在安排課外閱讀后,可以要求學生們寫一篇“讀后感”,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與消化閱讀的內容。對于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學生們完成課外閱讀后,教師可通過與學生們進行閱讀交流的方式檢測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和閱讀感悟能力,指出學生課外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和閱讀感悟能力。
四、強化指導
閱讀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對生活、對世界的認知,拓展知識面,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閱讀分為兩種,一種為課內閱讀,是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另一種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進行有選擇性的閱讀,教師應引領學生在課內外閱讀的基礎上了解更多,激發(fā)學習的創(chuàng)造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做到精心安排,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提升課外閱讀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邢紅梅.淺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7(7):137-138.
[2]楊雅欣.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5):140.